2020年05月17日20:36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把“六保”作為“六穩”工作的著力點,穩住經濟基本盤,是當前的重要工作。針對各項目標,從中央到地方,紛紛打出政策“組合拳”。
數據一:近八成。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目前,全國春播糧食進度較好,已完成意向面積近八成,同比快4.1個百分點。在我國,春播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和薯類,面積達9億多畝。當前正是春播關鍵時期,各主產區正多措并舉,保面積,穩產量。
數據二:12.6萬億元。春播加速,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保市場主體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也在明顯提升。從小微企業貸款情況看, 4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2.6萬億元,同比增長25.1%。截至4月末,普惠小微貸款支持了2815萬戶小微經營主體,同比增長21.9%,呈現出“量增、面擴、價降、結構優化”的特點。
數據三:近50萬。從“六穩”到“六保”,就業都位于首位,是重中之重。今天是第30個全國助殘日,今年貧困殘疾人就業幫扶活動今天啟動,各地將集中開展系列專項活動,積極支持貧困殘疾人就地就近就業,助力貧困殘疾人就業脫貧。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目前貧困殘疾人數量已從700多萬減少到2019年底的近50萬人。
數據四:70多萬人。湖北省是勞務輸出大省,受疫情影響,黃岡市內無法返崗人員有75萬,當地通過“集中輸出一批、本地吸納一批、開拓新崗位一批、托底安置一批”等措施,目前已經將超過70萬人送上就業崗位。此外,為幫助湖北省務工人員特別是貧困勞動力就業,山東省已提供了2515個就業崗位。
在世界經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的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如何也為國際社會所強烈關注。世界銀行9月28日發布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形勢報告就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2%,比6月初預計的1%上調1個百分點。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切實惠企利民,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服務金額同比增長4.8%,高于全部企業購進金額增速1.1個百分點。
10月底,各家銀行陸續披露了三季度經營業績。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小微及民營企業的生存及經營情況與就業、民生息息相關,是銀行業助力實體經濟恢復和“六穩”“六保”大局的重要方面。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切實惠企利民,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服務金額同比增長4.8%,高于全部企業購進金額增速1.1個百分點。
“加”——充實復工復產隊伍 在六安市舒城縣杭埠工業園區,記者見到園區入口處貼著兩張顯眼的招工啟事,上面顯示安徽精卓光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優先招聘作業員、檢驗員、儲備技術員。了解到這一情況,舒城縣委、縣政府立即行動,構建政府幫招工作機制,將園區重點企業招工任務分解到各鄉鎮。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與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北京市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進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居民收入實際增速轉正,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后,由上半年下降0.7%轉為增長0.2%。
由降轉升、由負轉正,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明顯,是我國經濟運行疫情后持續穩定恢復的印證,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由降轉升、由負轉正,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明顯,是我國經濟運行疫情后持續穩定恢復的印證,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義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速由上半年的下降1.3%轉為增長0.6%,年內首次轉正。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這個0.6%,實屬難能可貴。
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0.7%;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增長1.8%;進口10.41萬億元,下降0.6%。通過改革創新,促貿易便利、降企業成本、促新業態發展、保重點產品進口、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這些穩外貿穩外資政策的落地見效,是外貿回穩向好的勢態關鍵因素。
10月13日,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八督查組抵豫開展督導檢查工作,并在鄭州召開對接會議。督查組組長、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主持會議并講話,省長尹弘出席會議作表態發言。尹弘對督查組一行來豫實地督查表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