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9日13:46 來源:映象網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關心、重視青年成長,在多次講話中勉勵新時代中國青年,“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河南的青年群體,對夢想的執著與努力,造就了這片熱氣騰騰的中原大地。映象網特推出《向上吧!河南青年》五四青年節特別策劃,以“戰‘疫’青年”“河南好人青年榜樣”“青年企業家”等青年人為主,以“靠譜青年”“有志青年”“敢夢青年”等為關鍵詞,探索河南新青年的精神內核。
【人物檔案】
姓名:王化龍
年齡:33歲
職業:河南鄭特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
映象網記者王韶卿 文/圖
王化龍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電力行業,2010年成立了河南鄭特電器有限公司。“創業初期,也是比較艱辛,技術經驗比較缺乏,業務也不精通,好多事情都是憑著一股闖勁去做,也經受了不少坎坷。”
“第一次去拜訪了客戶,金額大概有一百多萬。但在交流中由于自己不懂技術,他們說的內容我真的是一臉懵。出來后,我真的后悔,覺得自己的知識特別匱乏,從那時我懂得了技術才是一個企業的根本之道。”初出茅廬的王化龍在經營上不斷碰壁受挫,王化龍就靜下心跟著技術團隊在車間堅持學習了三年,企業到2013年開始才稍稍有點起色,慢慢打出了一片天地。
2014年左右,王化龍的公司只做變壓器,產品單一化,經營非常困難。經過幾年努力,直到2017年公司開始孿生電力工程,高、低壓成套設備,電表箱,封閉母線等產品。“我們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跟著國家的一路一帶走出去了,我們已經在肯尼亞和盧旺達分別有了工廠和分公司產品也遠銷到了東南亞及非洲。”
今天的河南鄭特電氣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一家專業從事電力工程安裝及變壓器制造及修理,箱式變壓器、干式變壓器試驗,高、低壓成套設備及電器產品配件生產集于一身的專業性公司,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較強的自主研發設計能力,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售后服務體系。
“經過不斷地科技創新,我們衍生出了很多產品,我們已經做到了從生產到銷售到安裝到維護到電力技術分析到售后的一條龍整體服務。目前,我們已經做到了110kV的高電壓變壓器,河南做到這樣的高電壓的企業不超過五家,我們就是其中一家。”王化龍說“我們始終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客戶的口碑比跑多少次都重要。產品可能會出問題,我們做到了365天,7x24小時全年無休的為客戶服務。”
企業發展,科技創新是關鍵。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王化龍企業生產的變壓器都已實現一級能效,成套設備都已實現精細化、精小化。“變壓器這個產品再去創新很難,只能在空載損耗和負載損耗上改進,這兩個方面是直接影響用電質量和能效標準的。原來一臺變壓器自身損耗有100瓦,經過改進已經降到60瓦,直接節約40%,降低了無功率浪費。目前,10KV、35KV、110KV都已經做到一級能效,既能省錢,又節約了能源。”
河南長垣是全國衛材生產基地,被稱為“衛材之鄉”。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全面爆發,全國衛材需求量特別大,很多企業加班加點加線生產口罩等防疫物資,用電量也是非常巨大。
“疫情剛剛爆發,我們就接到長垣很多衛材企業打來打電話說需要加設生產線,需要用電設備特別急。我心里知道,電力是第一生產力,掛了電話,我就號召員工提前返工,做出變壓器和成套設備,為衛材企業生產口罩保駕護航。”
大年初五,王化龍廠里大員工就積極回到崗位開始工作,三班倒,日夜不休,加快生產速度,原來十五天生產出來的設備,四五天就制造完成送到了長垣衛材生產第一線。不僅是是口罩生產企業,王化龍也積極支援防護服生產企業、護目鏡生產企業,為衛材大量生產提供保障。
“那段時間,真的是很困難,但是看到衛材企業生產線生產出來的物資支援到了抗疫一線,我很自豪,也算我為抗疫盡了自己的微薄之力。”王化龍說。
2014年至2015年間鄭州京廣快速道路工程快速推進,由于施工單位把電纜挖斷,直接造成變壓器繞組損壞,修復最起碼需要七天以上。“得到消息后,我直接把新設備送到施工現場,讓施工方先使用,緩急電力的燃眉之急。這樣的事有很多,在工程推進過程中,如果有我需要我的地方,我都會幫助他們,減少損失。”
“我認為青年企業家是當今社會的中流砥柱,沒有企業精神也做不了青年企業家。青年在學習,也是在貢獻。正如總書記所說,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青年企業家也必須這樣做,才能把一個產品、一個企業做好,回報社會,回報國家。”王化龍說,“當今的青年要樂于奉獻、樂于付出,社會對我們有恩,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報社會。
“五四精神很重要,當代年輕人和年輕企業家應該把老一輩的革命精神延續下去,發揮我們中華民族無私奉獻的精神,吃苦耐勞的品格。作為一名青年企業家,把自己的產品做到品質更好,質量更優,售后服務更完善,用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去回饋社會,回饋祖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王化龍說。
據多位王遂舟先生的朋友和曾經的亞細亞員工處傳來的消息,王遂舟于2020年9月15日在上海開會時突發腦溢血離世。在亞細亞人三十周年大聚會上,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參加活動并獨家對話了王遂舟,聽這位中原商海的標桿人物講述復出后的打算。
“我只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盡可能的幫助即將或已經輟學的學生實現順利就業,盡到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談起自己辦駐馬店市科技學校的初衷,黨進有說不完的話。
新時代的榜樣青年是有擔當的,哪怕是默默無聞,再平凡的崗位,也能有出彩成績。作為濮鶴高速的一名收費員,周海濤正是這樣一個平凡的榜樣青年,從最初的生疏到如今的堅守,他的肩膀越發沉穩。
今年31歲的劉凱川,在滎陽市人民醫院工作已經9年。工作中,他潛心研究影像專業知識,努力提高檢查診斷水平,是全院為數不多的“雙證”執業醫師和影像技師。2月22日,他作為滎陽首位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踏馬出征”。
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讓中國人都牢牢深記的春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有這樣一群“逆流而上”的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他們穿梭在各個小區樓院宣傳防控知識、嚴守卡點監測、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關愛和溫暖.....
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戰“疫”中,我們時常能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年輕,沒有孩子,沒有后顧之憂,我更應該上一線!”但實際上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而河南省兒童醫院東院區呼吸科王靜,就是其中一位。
快速公交站務辦南三環班組組織年輕站務長組成青年志愿者服務隊,以鄭州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走上公交站臺、街頭開展以“弘揚青年志愿精神共創文明鄭州形象”為主題的志愿者活動,倡導市民大眾做文明人、行文明路、講文明話,共同為鄭州創文工作貢獻力量。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出彩河南人”之第二屆最美大學生宣傳推介活動結果出爐,10名大學生獲此殊榮。4月27日晚,“出彩河南人”之第二屆最美大學生頒獎典禮在鄭州舉行。
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出彩河南人”之第二屆最美大學生宣傳推介活動結果出爐,10名大學生獲此殊榮。4月27日晚,“出彩河南人”之第二屆最美大學生頒獎典禮在鄭州舉行。
在河南有這樣一位剛剛三十歲卻已經成為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人,他就是河南省首批十名“中原大工匠”中最年輕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