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3日15:24 來源:映象網
近期,媒體和社交平臺上又流傳著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一些猜測,諸如“新冠病毒人造論”“新冠病毒起源于實驗室”等。
然而,國際權威機構及多數病毒學、免疫學領域學者均表示,這些猜測缺乏科學支持,迄今為止所有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并非人為制造。
首先,現有科學證據已表明新冠病毒的特征是人為操作不可能達到的,只能是自然進化的產物。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等機構參與的國際團隊3月17日在英國《自然·醫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分析比對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多種冠狀病毒基因組數據認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與人體細胞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效率之高,是人類基因工程所無法達到的。此外,新冠病毒獨有的分子架構也排除了它是實驗室合成的可能,因為人們找不到一個類似的已知病毒分子架構來構建這種新病毒。
“通過將(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與(其他)已知的冠狀病毒毒株相比較,我們可以確定新冠病毒起源于自然過程。”領銜研究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副教授克里斯蒂安·安德森在一份公報中說。
其次,新冠病毒某些進化特征并非獨有,科研人員在自然界可以找到相似進化事件,也進一步支持了它起源于自然的結論。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機構研究人員3月發布的一篇預印本論文說,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兩個蛋白質亞基S1和S2之間的裂解位點有多個氨基酸插入,他們從云南蝙蝠體內所獲冠狀病毒毒株的S1和S2亞基之間也存在類似插入,這表明自然界完全可能出現此類插入。
第三,科學家已在野生動物體內找到了與新冠病毒十分接近的冠狀病毒毒株,表明這類病毒存在自然界宿主。迄今已知的與新冠病毒親緣關系最近的冠狀病毒是從云南蝙蝠體內分離的RaTG13毒株,與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一致性達96%;此外有研究顯示,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親緣關系也比較相近,尤其是在幫助病毒入侵細胞的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上與新冠病毒相似度高達97.4%,表明穿山甲可能參與了新冠病毒的進化與傳播。
參與前述國際研究團隊的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病毒學研究人員愛德華·霍姆斯日前發表聲明說,冠狀病毒通常存在于野生動物中,并經常“躍遷”到新的宿主身上,這是對新冠病毒起源最可能的解釋。他說,野生動物中冠狀病毒的數量、多樣性和進化情況均支持新冠病毒是自然進化產物的觀點,確定新冠病毒的確切來源需要對自然界中的動物進行大規模采樣檢測。
此外,認為新冠病毒源于實驗室的理由也很牽強。法國發展研究所熱帶病毒學專家埃里克·勒魯瓦說,法國病毒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耶等人認為新冠病毒源于實驗室的理由是,新冠病毒基因組的某些片段與艾滋病病毒基因組的片段一樣,但實際上某種病毒與其他病毒攜有同樣的微小基因片段很常見,因為基因組非常龐大。勒魯瓦介紹,他們通過特定算法對比新冠病毒與其他病毒的基因組后發現,如果所關注的基因片段越微小,就越會發現新冠病毒與關系很遠的病毒攜有相似的片段。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法德拉·沙伊卜21日說,世衛組織目前正與兩種“大流行”斗爭,分別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虛假信息大流行”。多名專家也強調,要警惕“新冠病毒人造論”“新冠病毒起源于實驗室”等謬論背后的政治目的。
法國免疫學家、新冠疫情科學委員會負責人讓-弗朗索瓦·德爾弗雷西表示,新冠病毒源自實驗室的假設是“一種不屬于真正科學范疇的陰謀論觀點”。澳大利亞樂卓博大學流行病學副教授哈桑·瓦利指出,有些人出于政治目的利用有關謠言,“我們必須小心,不要給謠言生存空間”。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下屬“帕斯捷爾”流行病與微生物學科研所副所長亞歷山大·謝苗諾夫認為,有些人聲稱新冠病毒源自人工制造“是為了掩蓋其衛生系統的無能或抵御疫情方面的過錯”,這類說法實際上欲蓋彌彰。(參與記者:張瑩、張家偉、郭陽、陳晨、劉曲、欒海)
10月22日,黃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排查工作中發現武商量販店黃州店嚴重違反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第24號通告有關規定,違規銷售兩批未經疾控部門檢測的冷凍冷藏肉類(海產品)。
10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發布消息稱,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
《耶路撒冷郵報》多家外媒剛剛轉引葡萄牙足協消息,葡萄牙足球運動員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C羅)新冠病毒檢測陽性。
進口食品檢出新冠病毒 中國海關采取緊急措施
又有進口海鮮外包裝檢測出了新冠病毒,這次是魷魚產品,地點在吉林省。
因從印度尼西亞進口1批凍帶魚1個外包裝樣本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根據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印度尼西亞PT.PUTRI INDAH(注冊編號為CR010-02)水產品生產企業產品進口申報1周,期滿后自動恢復。
“武漢大學新冠病毒重癥科主任彭志勇醫生半年多來通過對多起死亡病例解剖、化驗和分析得出結論:新冠病毒是SARS病毒+艾滋病毒的總和。凡是患過新冠肺炎的人,即便核酸檢測成陰性,病毒也沒有完全消除,仍在較長時間內成為無癥狀病毒攜帶者,能夠像瘟疫一樣傳染給別人”。
今年我省出臺了《河南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方案》,強化對全省各地核酸檢測工作的技術指導。那么目前我省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冷鏈食品核酸檢測,以有效防止新冠病毒污染冷凍冷藏食品?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新聞發言人羅樂宣介紹了“8·14”疫情的排查檢測情況,基因組溯源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提示該疫情由香港輸入的可能性大。
8月26日,成都市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例,其中1例系既往無癥狀感染者訂正,新增出院2人。新增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6人,1名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