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6日20:43 來源:來源:南方網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強調,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上了一堂團結合作的功課。這如同中國“三個和尚沒水喝”“三只螞蟻能搬米”的民間故事一樣,三個和尚之所以“沒水喝”,是因為互相推諉、不講合作,而三只螞蟻之所以能把一粒米“輕輕抬著進洞里”,則是團結合作的結果。人類社會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面對疫情兇猛沖擊,最重要的是團結,最緊迫的是合作,唯有團結合作才能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挑戰。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病毒不分國界、不分種族,全人類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戰而勝之。”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習近平主席將其比作是一場大考,不僅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中國的抗疫斗爭,還親力親為,密集開展元首外交,與各方領導人共商抗疫大計,“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引發強烈共鳴,發出的中國聲音、提供的中國方案、分享的中國經驗,被贊為“為各國防疫工作樹立了新標桿”,為全球戰疫奏響了“大合唱”。
在這首“大合唱”中,展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情懷。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真誠倡導者,也是忠誠的踐行者。秉持這種理念,中國在全球率先打響抗擊疫情的“第一槍”,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展現出硬核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為在全球戰疫中唱響團結合作之歌發揮了重要的“領唱”作用,凸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所蘊含的真正價值及其彰顯出的強大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領力。
在這首“大合唱”中,展現了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大國擔當。疫情之下,唱不了獨角戲。從主動通報疫情、分享病毒信息,到及時公布診療方案、分享抗疫經驗;從加強技術交流、團隊合作,到物質援助、派遣醫療專家團隊,“中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為各國抗疫爭取了寶貴時間”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說的,中國政府為抗擊疫情采取了卓有成效的舉措,不僅控制了國內疫情,也為保護世界人民健康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向遭受疫情的國家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為國際社會樹立了良好典范。
在這首“大合唱”中,展現了天下為公的大國魅力。“天下為公”是中國看待世界發展的獨特視角,也是中國參與國際事務的基本原則,更是中國戰勝疫情的有效處方。“讓合作的陽光驅散疫情的陰霾”,中國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不失時機、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世界工廠”火力全開,“中國援助”與“中國制造”為全球抗疫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讓團結合作最有力的“武器”得到有效發揮。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說過這樣一句話,病毒已經發起進攻,我們必須加入人類抗擊病毒并最終取得勝利的大合唱中。時下的中國,正在為這首“大合唱”填詞譜曲,用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守護著人類幸福安康的夢想,攜手抗疫,共克時艱,春天已在枝頭上。(南方網林偉)
“聽完李書記的宣講,我作為師范類英語專業大二學生,能夠做到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畢業以后為甘肅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四川,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四川省委宣講團分別走進省內多個市州和高校、消防等單位,開展全會精神宣講。
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保障黃河安瀾上持續發力,筑牢人民幸福的安全防線。奏響大合唱、建設幸福河,需要我們在弘揚黃河文化上用心用情,構筑人民幸福的精神家園。
河南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臺長崔為兵,河南黃河河務局副局長姚自京,東方今報社社長胡楊,惠濟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焦健等多位領導蒞臨現場,并共同開啟了儀式。啟動儀式結束后,采訪團將探訪黃河灘公園,見證黃河之美和生態保護成果;參觀黃河博物館,感受黃河文化獨有的魅力;
今年,中原文博會正式升級為省級展會,10月16日-19日,共有來自全國27個省區市的企業齊聚河南鶴壁,整個展會規模之大、規格之高、范圍之廣為歷年之最。來自青海、四川、河南等沿黃九省區的26家博物館帶來了各具特色的精美文創,在文博會上一同奏響“黃河大合唱”。
在河南,有一種投身脫貧、扶危濟困的攻堅力量在匯聚,有一種助力脫貧、無上光榮的價值信念在傳遞,有一種參與脫貧、人人可為的巨大激情在點燃,脫貧攻堅真正從扶貧部門的“獨角戲”轉變為社會各界的“大合唱”。團省委聯合14家省直單位實施“八方援”河南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行動,搭建起青年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
對黃河的治理保護已成為重大國家戰略,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今天的黃河,歲歲安瀾,天高水闊,林草豐茂,沿岸百姓脫貧致富,早已沒有昔日“百里不見炊煙起,唯有黃沙撲空城”的景象。
9月25日,順著九曲黃河一路向南,“游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黃河線一行,走到了黃河岸邊,近距離感受氣勢壺口,任浪花飛濺,觸及大河之魂。壺口,正是黃河鏗鏘激越的心臟,是黃河澎湃不休的呼吸,是黃河永恒搏擊的脈動。
9月24日,黃河文化高層論壇在鄭州舉行。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考古學家劉慶柱,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甲骨學家王宇信,分別以《黃河文化與中國不斷裂的文明史》《黃河文化與甲骨文》為題作主旨報告。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提煉新時代黃河精神顯得尤為迫切。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正能量,如同黃注一樣充分爆發,形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勢不可擋之力。
習近平主席說:“為人類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早就作出的莊嚴承諾。2020年5月2日,在吉布提布法醫院,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與吉方人員就大規模檢測、無癥狀感染等問題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