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6日13:09 來源:央視財經
MLF“降息”20個基點
4月15日,央行按慣例開展每月新作中期借貸便利(MLF),本次1年期MLF新作規模1000億元,中標利率2.95%,較此前下調20個基點(BP)。這是繼3月30日逆回購利率“降息”20個基點后,時隔僅半個月,又一政策利率“降息”。
央行年內第三次降準今起實施
今天央行除了新作1000億MLF外,也是最新一次降準首批落地的日子。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
4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于4月15日,也就是今天,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這距離3月實施的普惠金融定向降準不到1個月時間,也是今年央行的第三次降準。
今日為實施該政策的首次存款準備金率調整,釋放長期資金約2000億元。考慮到今日無逆回購或MLF到期,當天共實現流動性凈投放3000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4月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也有望下行。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
你會關注
來源:央視財經(ID:cctvyscj)綜合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券商中國
監制:駱群
本文編輯:王一涵
在看點一下 大家都知道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使用存款保險標識(見上圖)。為規范存款保險標識的使用,央行制定了《存款保險標識使用辦法》,就存款保險標識的規格、材質、使用范圍、禁止情形等事項作了明確規定。
記者據銀保監會11月30日發布的金融許可證信息統計發現,近兩年來退出的商業銀行網點已超過6280家。總體上看,今年裁撤的商業銀行網點中,國有銀行占比最大,比例為37%,而股份行占16%,農商行和城商行分別占比27%和8%。
在金融監管部門重拳整治市場亂象的情況下,結構性存款規模持續壓降,相關業務風險正得到進一步控制。所謂“結構性存款”,簡單說就是“存款+金融衍生品”,即商業銀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產品的存款。
老年人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個別商鋪掛出“不收現金”標識牌……日前網絡上曝出的這些信息,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數字鴻溝”問題。李偉表示,央行高度重視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將從現金管理、支付服務、普惠金融三方面入手,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切實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務的滿意度。
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貨幣政策方面,報告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國新辦26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有關情況。李偉表示,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人民銀行也將組織有關金融機構改進服務,運用一些移動設備延伸我們的服務觸角,主動上門或者遠程辦理金融業務。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負責個人信息保護政策的中央行政機構“個人信息保護委員會”25日以臉書擅自使用用戶信息為由,對其處以6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978萬元)的罰款,并進行刑事控告。
11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人民銀行將從現金管理、支付服務,普惠金融三個方面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發布公告稱,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8000億元,利率與前次持平。早間,銀行間市場質押式回購利率紛紛下行,非銀機構間流動性也表現寬松,上交所國債質押式回購利率普遍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