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6日09:44 來源:人民日報
IMF最新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出現萎縮,并發出呼吁
核心閱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將對世界經濟帶來嚴重沖擊,其影響程度將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面對這場公共衛生和全球經濟的雙重危機,IMF強烈敦促各國強化多邊合作,共同推動疫情后全球經濟的復蘇。
4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將萎縮3%,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目前,全球疫情何時得到遏制仍存不確定性。IMF認為,若疫情能在今年下半年消退,相關抗疫措施逐漸放寬并配合一系列政策支持,2021年全球經濟依然有望反彈至增長5.8%。IMF指出,強有力的多邊合作,對于遏制疫情蔓延和全球經濟復蘇至關重要。
“多重因素導致全球經濟大幅放緩”
IMF表示,自1月份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以來,全球經濟形勢急劇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對經濟活動造成巨大沖擊。為遏制疫情蔓延,多數經濟體采取了“隔離、區域封鎖、社交疏離”等措施,這些舉措帶來的經濟沖擊通過貿易和產業鏈擴散到貿易伙伴乃至全球。假如疫情在今年第二季度達到峰值并在下半年消退,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這與今年1月份3.3%的增速預測相比,大幅下調了6.3個百分點。
“這是在很短時間內IMF做出的大幅修正。隨著各國為控制疫情而采取必要的措施,許多國家面臨包括公共衛生危機、金融危機在內的多重危機,它們以復雜方式相互作用。”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塔表示,這是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首次同時陷入經濟衰退,預計今年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收入將出現下降。據估計,此次疫情在2020年和2021年對全球GDP造成的累計損失可能約為9萬億美元。
具體而言,IMF預測2020年發達國家經濟將萎縮6.1%,如果疫情在下半年消退,2021年有望增長4.5%。發展中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體今年將萎縮1.0%,明年有望增長6.6%。吉塔·戈皮塔表示:“目前疫情及經濟走勢仍不明朗。全球經濟能否在2021年出現反彈復蘇,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疫情防控的結果。”
“多重因素導致全球經濟大幅放緩。”IMF研究部世界經濟研究處處長馬爾哈·納布爾對本報記者表示,一是疫情造成經濟活動中斷;二是外部需求疲軟和供應鏈中斷造成的全球溢出效應;三是爭相購買避險資產和借貸成本上升帶來的相關金融壓力。此外,對于資源出口型國家而言,需求疲軟造成的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跌,給相關國家的公共財政和外貿帶來壓力。
IMF認為,由于部分行業受到沖擊嚴重,政策制定者實施了大量有針對性的財政、貨幣和金融市場措施,以支持受影響的家庭和企業。在整個疫情防控階段,應繼續提供這種支持,以盡量減少經濟嚴重衰退期間投資乏力和失業可能帶來的持久創傷。馬爾哈·納布爾強調,持續有效和溝通良好的政策行動對于提振商業信心和加強經貿活動至關重要。
“中國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令人鼓舞”
IMF多次表示:“中國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令人鼓舞。正確的政策舉措能有效對沖和減緩疫情帶來的沖擊,發揮重要作用。”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多次表示:“中國經濟具有較強韌性,通過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中國經濟正在重返正軌。”在最新報告中,IMF預測中國經濟今年仍將保持增長。
IMF當天還發布了《全球金融穩定報告》,IMF金融顧問兼貨幣和資本市場部主任托拜厄斯·阿德里安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得益于及時采取有效的“組合拳”應對疫情沖擊,包括嚴格的公共衛生健康措施,以及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等,“中國經濟秩序正快速恢復正常”。
馬爾哈·納布爾認為,中國在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政策反應迅速,幫助保護受影響的民眾、企業和最困難群體,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由于貿易環境的變化,中國經濟要注意面臨來自外部需求減弱的挑戰。
“多邊合作對全球經濟恢復健康至關重要”
“今年全球經濟下滑的幅度存在相當大不確定性,疫情結束后全球復蘇的力度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馬爾哈·納布爾認為,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衰退和收入下降后,對危機蔓延的擔憂可能會對民眾的消費支出造成壓力,由此減緩復蘇進度。
“多邊合作對全球經濟恢復健康至關重要。”吉塔·戈皮塔認為,各國急需強化合作,助力經濟恢復健康,避免全球化進程和經濟復蘇受到損害。
IMF呼吁各國強化多邊合作,希望各國政府加大醫療健康領域的投入建設,保證醫療物資的貿易流通順暢,共同研發疫苗和藥物,讓所有國家都能共享成果。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評論說,IMF警告稱,新冠肺炎疫情正在使全球經濟陷入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各國政府和衛生官員只有共同努力、團結合作,才能防止出現更糟糕的結果。如果政策制定者不能協調全球應對疫情,經濟衰退可能會延續到2021年。
《華盛頓郵報》刊發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和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的聯合署名文章稱,從歷史上看正是國際合作的失敗讓大蕭條肆虐全球,文章呼吁IMF、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和各國央行通力合作,采取積極措施維護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健康。文章表示:“正如通過早期大膽的措施可以最有效地控制疫情一樣,我們必須迅速回應,共同行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越是關鍵時刻,越需要國際社會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發揚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伙伴精神,團結應對、共克時艱,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信心、增添力量。
馬爾哈·納布爾強調,強化多邊合作對應對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十分重要。他建議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尋找疫苗和治療方法,同時確保基本醫療用品和設備的跨境運輸沒有障礙,并向低收入國家提供多邊援助。“合作解決貿易爭端,降低扭曲的貿易壁壘,將極大助力全球經濟復蘇。”
(本報華盛頓4月15日電)
當地時間2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中方舉辦的第五次“1+6”圓桌對話會閉幕之際發表聲明,肯定中國的抗疫成就與經濟復蘇,并稱這將使全球共同受益。格奧爾基耶娃認為,首先,我們需要攜手合作,繼續通過債務減免和新的融資為最脆弱的國家提供援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日前在財新峰會上的講話中,呼吁國際社會重視抗擊疫情對經濟復蘇的意義,并肯定了中國在控制新冠疫情方面的努力。格奧爾基耶娃呼吁各國接下來加大公共投資,并致力于實現更具包容性的國際貿易。
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了全球眾多企業參加,外媒普遍關注了各國企業在進博會上搶抓商業機遇,謀求廣闊合作前景的表現。據烏克蘭廣播電臺報道,由烏克蘭駐華大使卡梅舍夫率領的烏克蘭代表團參加了第三屆進博會。
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深秋的黃埔江畔,中國向世界發出開放合作的時代強音。進博會“磁吸力”背后是中國龐大消費潛力。進博會“磁吸力”背后是中國共贏發展誠意。進博會“磁吸力”背后是中國經濟韌性活力。
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了全球眾多企業參加,外媒普遍關注了各國企業在進博會上搶抓商業機遇,謀求廣闊合作前景的表現。外商的積極參與,體現了外國伙伴對中國進一步開放和融入世界經濟道路的高度信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杰弗里·岡本4日表示,中國經濟正從新冠疫情中快速復蘇,進一步推進結構性改革有助于提升中國經濟韌性,促進更為綠色、更加包容的經濟增長。
10月30日,《新聞1+1》連線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共同關注:“十四五”,看2020以后的中國。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 IMF原副總裁 朱民:消費提高的空間很大,但也不容易。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7%。根據各項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復蘇力度強于預期,全年呈現較為強勁的逐季復蘇態勢,這也是國際機構看好我國經濟的重要原因。
當地時間10月2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一期《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今年亞洲經濟將萎縮2.2%,明年回升至增長6.9%。肯尼斯·康認為,中國經濟迅速恢復增長主要得益于兩個“強有力”因素:一是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二是強有力的支持復蘇的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措施。
——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10月1日至8日,全國郵政快遞業共攬收快遞包裹18.2億件,同比增長53.42%;投遞快遞包裹18億件,同比增長62.51%。中國的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雙雙走在全球前列,這樣的成績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所彰顯的正是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