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8日15:50 來源: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青年人才在鄭州申領首次購房補貼,現在只需要在鄭好辦APP上認證身份即可,不需再提供申請表、戶籍本、婚姻證明、學歷學位證書、購房合同及摘要、完稅憑證等6項業務要件。
4月8日上午,鄭州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鄭好辦”APP便民服務“一件事”10個事項。
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陳黎平說,為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實現“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標,鄭州市通過重塑審批流程、整合申請材料,實現了青年人才購房補貼“一件事”主體服務。
2月18日“青年人才首次購房補貼”通過河南省政務服務網實現“網上辦”;3月30日通過“鄭好辦”App實現“掌上辦”。真正做到了讓申請人只需面對“一門、一窗、一網”。
人才儲備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激發人才活力,幫助他們成就事業,也是政府的責任。前期在市政府的統一要求下,市大數據局、市政務辦、市房管局和各相關職能部門組建了“一件事”專班,以提升群眾辦事效率,打造服務型、數字型政府為目標。
就民生熱點、難點事項統一梳理、列出鄭州市要打造的“一件事”清單,然后確定事項流程和梳理方案,集中研討解決業務流程和系統打造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最后由市大數據局和市房管局進行系統的重塑和對接開發,并進行了多次的調整測試,確保了青年人才首次購房補貼“一件事”服務事項按時上線和平穩運行。
“一件事”套餐的推出,不僅意味著鄭州市民辦事更加便捷,同時也代表著鄭州市向打造“數字型政府”、“服務型政府”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現在青年人才首次購房補貼“一件事”上線后,申請人只需通過手機或者電腦,提出申請即可,實現了在線辦理“零跑次”,最大程度提升了辦事效率。
據了解,“掌上辦、網上辦”實現后,婚姻、戶籍、繳稅、學歷等信息可通過大數據實時共享查詢。減少了申請表、戶籍本、婚姻證明、學歷學位證書、購房合同及摘要、完稅憑證等6項業務要件,現僅憑在鄭好辦APP上身份認證一下即可辦理。
記者從鄭州房管局房地產市場和產權交易管理中心了解到,自“智匯鄭州”人才政策發布以來,從2018年1月至今,該中心已受理青年人才購房補貼6670件,累計補貼金額3.53億元。在此提醒:如有需要上門辦理青年人才首次購房補貼批量件的企事業單位,可撥打電話67889283。
新華社濟南11月7日電 題:“萬盞燈”窯火不滅,青年匠人點亮古鎮新夢 雖然高大的廠房取代了“饅頭窯”,但忙碌的廠區燈火通明,仍是名副其實的“萬盞燈”,點亮古鎮的街巷。
記者今日從鄭州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了解到,自“智匯鄭州”人才政策發布以來,截至目前累計共辦理市內五區青年人才購房補貼6187件,累計補貼金額逾32000萬元。
隨著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對青年人才需求的加大,多地返鄉大學生數量呈增多趨勢。這些富有干勁、擁有新知的大學生或扎根山村創業帶富,或投身村級組織擔任脫貧專干、村“兩委”成員,正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生力軍。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共受理市內五區青年人才首次購房補貼1881件,累計補貼金額9997萬元,非鄭州戶籍人才購房2297件。”13日,鄭州房管局房地產市場和產權交易管理中心相關責人對記者說。
鄭州三年來為青年人才發放生活補貼46.36萬人次》 截至6月底,鄭州已為青年人才發放生活補貼28批、46.36萬人次,共計4.65億元。從2018年元月到2020年6月底,全市已申報青年人才生活補貼5.83萬人,其中本科畢業生3.38萬人,碩士畢業生2.19萬人,博士畢業生0.26萬人;“雙一流”高校畢業生2.1萬人,國境外高校畢業生0.15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與2017版出臺的《鄭州市青年人才首次購房補貼發放及非鄭戶籍人才購房實施辦法(暫行)》相比,“新辦法”再增利好。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鄭州市房管部門開始多頻次、小范圍利用“房管藍”便民服務車播放視頻影像,進行政策宣傳。
5月21日,據鄭州市政府消息,日前,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通知,鄭州市青年人才首次購房補貼發放及非鄭戶籍人才購房實施辦法出爐。通知明確,鄭州市青年人才首次購房補貼標準為:博士每人10 萬元,碩士每人5萬元,本科畢業生每人2萬元。
近日, 中國各地出臺措施,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鼓勵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為保障青年人才住有所居,上海今年將新增公共租賃房1萬套,鼓勵各區加大人才安居補貼發放力度。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是當前的重要工作。近日, 各地紛紛出臺措施,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幫助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鼓勵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