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2日15:58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心靈的守護
——記火神山醫院感染三科二病區護士長張瑤
■解放軍報記者 高立英 通訊員 王 煜
張瑤近照。中國軍網記者 高輝 攝
火神山的夜很靜,心電監護儀嘀嗒地發出生命的律動。
一次在感染三科二病區巡查時,張瑤發現走廊里有個老人顫抖的身影,連忙迎上前去。走近一看,老人額頭滲滿了汗珠。
原來,老人隨身帶著尿袋,尿管纏到一起引發堵塞。辨明情況后,張瑤很快幫助老人解決了問題。得知老人曾是一名空降兵,她接著說:“我是咱們科的護士長,也是一名空軍。”
老人一下打開了話匣子:“我一直覺得空降兵是最勇敢的,今天才感覺你們比空降兵更勇敢。”勇敢,張瑤從沒想過這個詞會用到自己身上,“這是患者對我們最高的褒獎。”
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張瑤教老人使用微信,讓他與孫子視頻通話。視頻過后,老人情緒明顯好了很多。但張瑤感覺老人似乎還有什么話想說,幾經詢問,老人不好意思地說:“我餓了。”
那時,已經過了病房送飯時間。醫院給醫護人員備了一些方便食品,張瑤趕忙拿給老人。看他吃完、心滿意足地睡下,張瑤才離開病區。
張瑤近照。中國軍網記者 高輝 攝
走出“紅區”,一個念頭在張瑤腦海里閃現:雖然醫院里物資比較齊備了,可還是難以滿足有些患者的需求。
張瑤時常跟隊員說:“平時要注重從細微處觀察,不能漏掉一個危險信號。護理工作沒什么竅門,就是發現問題和快速解決問題,并把每一件看似瑣碎的事情用心做好。”
很快,病區一角的“戰‘疫’加油站”開張了。桌上擺著食品、報刊、生活用品等,患者可隨時取用。
張瑤穿著防護服。中國軍網記者 高輝 攝
那天,張瑤像往常一樣帶著護士查房,遇到科室主任李飛正彎腰查看患者病情,汗水順著他的護目鏡邊緣流了下來。出了“紅區”脫下防護服,李飛坐在電腦前研究病例,嘴里不停地念叨:“有什么好辦法?”
發覺張瑤站在身后,李飛扭過頭對她說:“要不我們將中醫、西醫、護理結合一起,做一個套餐療法吧!”說干就干,他們很快提出新冠肺炎套餐療法“2+3”模式——“2”是西醫療法加中醫療法,“3”是心理護理、康復護理和營養護理。
因為隔離時間較長,一些老年患者易發生肢體廢用綜合征。張瑤帶領隊員們成立“高齡關愛小組”,一遍遍為老年患者做肢體功能鍛煉,幫助他們預防下肢靜脈血栓;一勺勺把飯菜送到老年患者嘴邊。那一聲聲噓寒問暖,把溫暖帶到老人心里;那一包包愛心藥囊,幫助老人促進睡眠,增強免疫力……
針對一些病人不配合治療的情況,張瑤還牽頭組建“心靈守護小分隊”,拍攝制作新冠肺炎患者心理干預全流程服務劇本,為治療患者心理障礙提供生動樣本。
張瑤穿著防護服。中國軍網記者 高輝 攝
護士霍軍麗引導拒絕用藥的老奶奶按時服藥,護士王利娟替病房一對鬧矛盾的夫妻打開了心結,護士馬婷教會“焦慮伯伯”呼吸調節……在張瑤和隊友的用心守護下,78名患者因心理原因引發的軀體癥狀和情緒問題得到及時改善。
一次,一位即將出院的小伙子對張瑤說:“你們就像‘哆啦A夢’一樣,住進了我心里!”張瑤說:“我們愿意用澎湃而細膩的‘心力量’,守護好每一名患者。”
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準,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在圓滿完成承擔的武漢火神山醫院、武漢市泰康同濟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確診患者醫療救治任務后,采取民航包機和鐵路運輸投送方式,陸續離開武漢完成回撤。
看到用藥時機成熟,張瑤一個眼神,3名護士迅速上前:調整呼吸機、摘面罩、輕扶老人、喂藥,一整套動作如行云流水。了解實情后,張瑤成立了“五星體驗”護理小組,明確患者從入院、治療、出院、隔離再到回家,所有流程納入心理疏導全程。
張瑤,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女隊員,一名穿軍裝的白衣天使,一名心理學女博士。” 在秦瓊和戰友們的及時搶救和周到護理下,許多重癥患者轉入普通病房,離出院的日子也越來越近了。
2月16日實施所有小區全封閉管理,社區工作人員身兼數職:信息員、采購員、快遞員、宣傳員、心理咨詢員……從開展全民體溫監測以來,蒲潭社區采取上門排查與自查自報相結合的方式每日對社區2783多戶、約9000居民體溫進行登記排查。
7月9日,滬港兩地中學生代表在臺上交換彩繪星星造型的藝術品。7月5日至10日,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17所中學的近500名中學生跟隨帶隊教師和志愿者在上海參訪,并與上海的近500名中學生結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