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5日23:00 來源:中國江西網
疫情之下,有人為農產品滯銷而發愁,有人卻陷入土特產供不應求的“幸福煩惱”。在江西萬年縣,39歲的農民葉軍生一邊挖筍一邊直播,每次能收到近千斤訂單;在撫州市南城縣,47歲的養殖主裘啟仁化身直播主,土雞與雞蛋賣脫銷……像他們一樣,僅在淘寶平臺,已經有全國各地上萬個帶貨農產品的“鄉間直播間。”
莫道春寒尚料峭,危中有機天地寬。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度給經濟社會發展按下“暫停鍵”,農業難免受到波及,部分農產品出現了滯銷。有收成、缺銷路,成了部分群眾和當地政府的“心頭煩”。不過,在危機面前,部分農民另辟蹊徑,借助直播、抖音等現代技術,把農產品“搬進”網絡,讓土特產“洋”起來、走出去,打開了銷路,還淌出了一條走向現代農業的探索之道。不僅是開直播、“云交易”,在今天的中國鄉村,一個個農業現代化場景令人驚嘆:機器人靈巧地采摘黃瓜,無人機噴灑農藥,動力排灌機在田間灌溉,通過手機云端隨時了解養殖狀況……越來越多的新型農民化身“時尚達人”,在農村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播撒金色的種子。
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農民素質的高低,決定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未來。現代化農業建設,需要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熟悉市場的新型農民充當生力軍,實現從“地里刨食”到“地里刨金”的嬗變,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要讓新型農民留得住,首先要補齊鄉村治理的短板。隔著屏幕“云簽約”,離不開網絡設施的覆蓋與完善;足不出戶能交易,離不開高效、便捷、惠民的物流支撐。要讓農村留住人、農業吸引人,首先要補上道路、電力、水利以及文化、衛生等設施的短板,強了基礎,才能增活力。其次,要盤活農村“沉睡資本”,深化農村土地制度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疏通新型農民大展身手的“堵點”,讓他們能干事、干成事;再次還得建立適合農業特點的金融體系,讓錢往農村里流,給新型農民干事創業注入金融活水。
新型農民群體的壯大,離不開政府的培育與扶持。一方面,相關部門加大力度,充分利用各種現代教育手段和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對農民開展有針對性的生產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尤其在信息咨詢、技術指導、經營培訓等方面提供指導,幫助農戶了解市場、開拓市場、適應市場,促進一批有技術、懂管理的“莊稼漢”轉型;另一方面,應大力發展農業職業技校教育,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勵引導農業類大中專畢業生深耕“三農”領域,創造條件讓正在接受培養的農業人才回歸農業和堅守農業。在疫情期間,各大農業學院號召返鄉學子把田間當課堂、把論文寫在大地上。這既結合專業所長助力春耕,又讓學生學有所用、用有所悟,加深對三農工作的理解,培植了對三農工作的深厚情感。當然,市場是最好的向導。培育新型農民,企業不能做看客。涉農企業要為普通農戶提供專業服務和生產托管等全程化服務,完善訂單帶動、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機制,共同參與新農民、農技員的培養、培訓。
新型農民的成長,還得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心態。毋庸置疑,鄉村缺少城市的繁華與喧囂,在生產生活上便利性有著一定的差距。加之干事創業之路并非都是坦途,必定有著許多的曲折與顛簸。無論是從“象牙塔”走向“泥濘地”反哺農業的大學生,還是對土地有著深厚情感立志轉型的“莊稼漢”,對創業之艱、轉型之難要有著充分的心理預期,要秉持著“抓鐵有恒踏石留印”的精神,懷著“干一事成一事”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切不可“遇事心就慌、遇難就畏懼”而導致前功盡棄。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放眼望去,農村為新型農民尤其是年輕一代農民提供了廣闊天地,新型農民大有作為。只要農民熱情更高、干勁更足、現代農業技術本領更強,未來的鄉村一定更美好。
文/徐衛清
6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農民李宏(左)和兒子李鵬博在育苗大棚里查看辣椒育苗情況。新華網 曹楨攝 6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沙圪堵村農民李清云在廠房里查看稻米加工情況。
疫情之下,有人為農產品滯銷而發愁,有人卻陷入土特產供不應求的“幸福煩惱”。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只有熱愛祖國,青年才能找到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
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代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描繪了一幅壯麗圖景。由傳統農民向新型農民轉變,不只是外在“身份”的轉變,更是深層次內在思維方式的轉變,要由農耕文明時期的小農經濟思維升華為信息時代的商業文明思維。
這為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根本實踐遵循,也為我們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指明了工作重點和方法途徑。“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