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1日16:19 來源:光明網
疫情期間,為減少人群聚集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各大醫院均減少或暫停了常規門診,老年人的慢病治療和管理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老年人居家如何合理用藥?
不可擅自減量或停藥
如果您需長期服用慢病治療藥物,請務必按照醫生制定的方案規律用藥,不可因為正在服用的剩余藥物不多而擅自減量或停藥。目前,各大醫療機構相繼開展了遠程在線復診開藥、“無接觸”配送或延長開藥療程等服務,老年慢病患者可根據情況選擇。
特殊用法藥物要知曉
服藥時間需記牢
老年人胃腸功能退化,大多數藥物宜餐后服用,以減輕胃腸道不良反應。此外,降壓藥一般應晨起服用,但因個人血壓情況不同,服用時間應以醫囑為準。
藥品儲存得知道
養成定期清理家中小藥箱的習慣,特別應注意藥品有效期,過期藥品不可再使用。此外,開封后藥品的使用期限也會有所變化,如:滴眼劑開封后不能超過4周;瓶裝片劑開封后一般不得超過6個月等。多數藥品應在室溫條件下密閉遮光儲存,避免受潮變質。特殊情況,如胰島素的存放,應特別注意:未開封的胰島素,須在2~8℃的冰箱冷藏保存;已開封使用的胰島素,應放置于室溫保存,不可再放入冰箱,并且需在1個月內使用。
不良反應必關注
居家抗“疫”期間,由于常規返院復查間隔可能延長,服藥時應特別關注藥物不良反應。在此,藥娃特意為您總結了常見慢性疾病藥物的相關不良反應。這些反應一般較為輕微,但若出現明顯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請立即停藥,用適宜的方式聯系或咨詢醫生或藥師,必要時返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關注藥物儲備,提前看診備藥,注意不良反應,居家抗“疫”,可以的。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光明網科普事業部聯合發布
年初陪母親進城看病,進醫院大門掃碼不會,就診卡自助充值不會,連在醫院食堂買好的飯也因手機支付不會又放下……父親要強一輩子,每每提起這段,懊惱說還不老就寸步要靠孩子,沒想到活這么窩囊。三五天一升級,一年半載一迭代,智能技術的快速更新,讓人有點目不暇接,對很多老年人來說則無所適從。
幫助老年人跨過移動支付這道“門檻”,首先需要金融機構從產品設計層面入手,切實提升移動支付產品的便捷化程度。我們相信,只要各方協同發力,真正把老年人的需求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夠讓他們享受到更方便更充分的金融服務。
幫助老年人跨過移動支付這道“門檻”,首先需要金融機構從產品設計層面入手,切實提升移動支付產品的便捷化程度。我們相信,只要各方協同發力,真正把老年人的需求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夠讓他們享受到更方便更充分的金融服務。
2020第七屆“互聯網+健康中國大會”5日在濟南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副司長蔡菲在會上介紹,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同時,給一部分老年人帶來了困擾。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據估計,我國慢病患者約有3億人,高危人群高達5億人。
2020第七屆“互聯網+健康中國大會”5日在濟南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副司長蔡菲在會上介紹,信息技術飛快發展的同時,給一部分老年人帶來了困擾。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吳良有表示,據估計,我國慢病患者約有3億人,高危人群高達5億人。
老年人去交醫保卻被告知“不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個別商鋪掛出“不收現金”標識牌……日前網絡上曝出的這些信息,再次引發社會關注“數字鴻溝”問題。李偉表示,央行高度重視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將從現金管理、支付服務、普惠金融三方面入手,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切實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務的滿意度。
責任編輯:武曉東 SN241
不少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盧向東介紹,方案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7個方面20條具體措施。
中新社記者 張興龍 攝 國新辦26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有關情況。李偉表示,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人民銀行也將組織有關金融機構改進服務,運用一些移動設備延伸我們的服務觸角,主動上門或者遠程辦理金融業務。
堅持傳統服務方式和創新服務方式“兩條腿”走路原則,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還要保留傳統的服務方式。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簽約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保留并暢通這個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