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5日16:58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盡管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對外貿進出口造成一定沖擊,但我國外貿發展韌性強,企業的適應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疫情對進出口的影響是暫時和階段性的。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不可避免給經濟帶來短暫的較大沖擊,對外貿易和外商投資自然也不例外,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6%,也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經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國疫情形勢總體上得到有效控制,積極向好態勢不斷拓展,黨中央適時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出臺政策組合拳推動有序復工復產,深入推進“六穩”,加快經濟恢復步伐。中國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更彰顯出堅定擴大開放的自信、誠意和擔當。
中國全力穩外貿顯示自信與定力。毋庸置疑,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圍內的大流行趨勢,短期內難免會使全球經貿增長面臨一定壓力,中國外貿企業的復工復產和也將受到一定影響,但中國外貿產業鏈結構完備、競爭力較強,與全球供應鏈的合作緊密穩固;中國外貿企業新興市場開拓能力不斷提升,對新興市場出口占比提升3.7個百分點至51.8%,集成電路、汽車等部分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更呈現出逆風增長的態勢,大宗商品等進口保持增長、新業態新模式活力充沛,等等,諸多積極因素的支撐表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國吸收外資的綜合競爭優勢沒有改變,韌性強、潛力大、后勁足的中國外貿長期向好的態勢沒有變、也不會變。
中國穩外貿顯示開放決心與誠意。近些年來,我國一再宣示堅定擴大對外開放的政策立場,并且持續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越是遇到困難越是要擴大改革開放,靠更大力度的市場化改革和更大力度的對外開放,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中國政府接連出臺措施,從減免滯報金和滯納金、關稅保證保險及加工貿易核銷、結轉、內銷等業務延期等方面進一步降低進出口環節通關成本,各地通過建立快速響應網絡對外資金融機構提供一站式注冊咨詢服務和管家式企業服務、以 “點對點”“線連線”“屏對屏”方式實現招商不止步、服務不掉線……非常時期優化營商環境的招商、安商、穩商非常舉措,既增強了外商長期投資經營的信心,也顯示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充分誠意。
穩外貿基本盤顯示非凡大國擔當。全球化時代,供應鏈深度融合,產業鏈環環相扣,任何環節出現運行不暢,關聯的上下游企業都會受影響。作為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中的地位舉足輕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嚴峻態勢,中國政府在有力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采取積極、果斷的政策措施加快有序復工復產,不遺余力穩外貿、穩外資,既是為了有力有效對沖疫情對自身經濟的負面影響,更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干擾,把疫情對世界經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是為穩定世界經濟作出貢獻,再度用務實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世界共同繁榮發展,彰顯出負責任大國的使命擔當。
隨后在9月中旬,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今年11月15日,東盟十國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15個國家,正式簽署RCEP,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達成。
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0.7%;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增長1.8%;進口10.41萬億元,下降0.6%。通過改革創新,促貿易便利、降企業成本、促新業態發展、保重點產品進口、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這些穩外貿穩外資政策的落地見效,是外貿回穩向好的勢態關鍵因素。
今年以來,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一手著力推廣‘智慧海關、智能邊境、智享聯通’合作理念,一手全面深化疫情應對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0.7%。“今年以來,海關總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從辦理申報到領到出口退稅款,僅用了1天時間。“退稅所需時間越短,企業就可以更快拿到退稅款,從而有助于緩解資金壓力,減少資金占用成本,間接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海關累計免除了1.37億元因疫情未能及時報關的進口貨物滯報金,通過關稅保證保險改革為3113家企業擔保稅款2584億元。
當前,疫情沖擊下的世界正在深刻變化,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我國外貿發展環境嚴峻復雜。據海關統計,6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5.1%,其中出口增長4.3%,進口增長6.2%;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
一季度,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2.07萬億元,同比增長3.2%,高出中國外貿增速9.6個百分點,占比達到31.4%,比重超過三成。李魁文表示,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顯著增多,中國外貿進出口面臨的困難加大。
記者從商務部12日舉行的網上例行新聞發布會獲悉:隨著密集出臺的各項穩外貿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各地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呈現加快態勢。在進出口方面,疫情的影響也是暫時和階段性的,“重點外貿企業復工率近100%”就詮釋出中國經濟的定力。
(記者杜海濤)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盡管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對外貿進出口造成一定沖擊,但我國外貿發展韌性強,企業的適應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疫情對進出口的影響是暫時和階段性的。對疫情期間企業因延遲復工造成手(賬)冊超期核銷的,企業可向主管海關申請臨時延長手(賬)冊有效期。
海關總署今天(3月10日)從減免滯報金和滯納金等四個方面推出新措施,進一步降低通關成本,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外貿穩增長。因疫情原因在繳稅方面存在困難的企業也可向申報地海關遞交書面申請延期繳稅,并提供最長3個月的繳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