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村民就業培訓納入日常工作(扶貧手記)

2020年03月12日16:23  來源:人民日報

5034

  2017年,我到托萬克麥蓋提村任駐村第一書記,這個村子距離國境線只有幾十公里,地處南疆阿克蘇地區深度貧困縣烏什縣,人均耕地近5畝,但土壤鹽堿大,糧食收成始終不好。1500多人的村子,貧困人口230多人。

  工作有成效,村民才認可,首先就要解決村民牽腸掛肚的問題。我帶領“訪惠聚”工作隊給村里修了排堿渠、防滲渠,改良土壤,建起了學校,孩子上學問題得到了解決,村民眼看著我們把事情辦到了心坎上,對我們的信任度也越來越高。

  村里要發展,還是得有產業。經過考察,我們發現黑木耳的產品附加值高,儲存方便,管理也相對簡單,比較適合作為村里的支柱產業,同時村里每年修剪核桃樹砍下很多樹枝,可以作為菌棒的原料,用完的菌棒還能回收還田做肥料,形成一個閉環。

  開始缺乏資金,我們就試著把菌棒裝到集裝箱里用土鍋爐加熱滅菌。試驗成功后,說服村民種黑木耳也非易事。我們找了6戶貧困戶試種,免費提供菌棒,手把手地教技術,擔心村民自己澆水掌握不好時機,又給他們安裝了自動澆水裝置,村民只需要等著黑木耳長出來后采摘晾曬,就可以賣給村辦工廠。經過4個月時間,試種的村民收入近7000元,這才帶動了大家的積極性。

  現在,不光我們村戶戶種黑木耳,還帶動周邊鄉鎮發展黑木耳產業,輻射到600多戶貧困戶。村里成立了黑木耳產業孵化園,有先進的菌棒生產廠房,每天能生產2萬棒。我們種的黑木耳通過了綠色有機認證,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村民的收入水平也提升了一大截?,F在,市場上黑木耳的量越來越多,考慮到銷路問題,我請來專家試種其他菌類,也取得了成功,這些新品種將會成為我們的替代產業。

  但是扶貧工作不能只靠單一的產業,需要組合拳出擊。村民們普遍缺乏就業技能,我們就把就業培訓納入了日常工作。我們辦全封閉的培訓班,7天一期,包吃包住,一期40人,培訓內容涵蓋砌磚、挖掘機操作、面點制作、縫紉等,村民們都搶著報名。經過我們扶持,已經有50多人開起了各類小店,月收入都在1萬元左右。

  經過3年努力,我們村現在已經整村脫貧,曾經的貧困戶還開上了小汽車,生活的變化都蘊藏在他們的笑容里。

 ?。ū緢笥浾? 李亞楠整理)

文章關鍵詞:村民 黑木耳 就業培訓 扶貧工作 培訓內容 試種 貧困戶 有機認證 李亞楠 肥料 責編:付琛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馬鞍山村:泥土村變成遠近聞名的旅游村

    11月7日,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馬鞍山村的村委會里格外熱鬧?!薄 ?018年,馬鞍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成,實施“育民、便民、樂民、安民、富民”五項為民計劃,為文旅產業發展凝心聚力。

  • 三位村民破壞村級換屆選舉工作被正陽警方行政拘留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雷剛 萌友 王艷/文圖  近日,正陽縣袁寨鎮某村村民張某峰、張某彬、李某樂因涉嫌破壞村級換屆選舉秩序,被公安機關依法處以行政拘留。

  • 他們,是我們心中“最美”的樣子

    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孫筱和早出晚歸、爭分奪秒,制定企業防疫和復工指南,助力臨港新片區在上海全市率先實現億元以上產值企業、規上企業100%復工;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干部聶永平始終關心村里無房戶老陶一家的生活困難,梳理閑置宅基地,多方籌集資金為老陶蓋起三間新房;

  • 吉林省撫松縣:“村民下山,游客上山” 冰雪冷資源熱起來

    冬日的飄雪沒有將吉林省撫松縣“冰封”,反而讓這里孕育出更多生機。這一場冰雪盛宴只是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依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的積極探索之一。未來,撫松縣還將繼續打通“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和“金山銀山”之間的通道,走經濟與生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發展之路。

  • 不毛之地蝶變綠色家園——石漠化地區云南西疇縣的綠色發展之路

    “山上不栽樹,喝水跑遠路;坡地不壘埂,種糧要貼本;育得青山在,功德傳后代。三光片區涉及興街鎮三光等6個村委會2253戶,石漠化面積30平方公里,是西疇縣石漠化最嚴重地區之一。

  • 辦事不出村 議事解糾紛(建設好村為民服務中心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據了解,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致力于打造功能齊全、服務規范、便捷高效的村民滿意窗口。

  • 彰顯公仆本色 書寫“最美”答卷

    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孫筱和早出晚歸、爭分奪秒,制定企業防疫和復工指南,助力臨港新片區在上海全市率先實現億元以上產值企業、規上企業100%復工;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干部聶永平始終關心村里無房戶老陶一家的生活困難,梳理閑置宅基地,多方籌集資金為老陶蓋起3間新房;

  • 互利村的互利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互利村的一些村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村黨支部書記付永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過去種玉米趕上好年景一畝最多也就300元,現在一畝甘薯加工成粉條能掙3000元,又打工又分紅,日子越過越好。

  • 辦事不出村 議事解糾紛(建設好村為民服務中心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據了解,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致力于打造功能齊全、服務規范、便捷高效的村民滿意窗口。

  • 焦點訪談丨如何避免“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這些做法,管用!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