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1日13:28 來源:求是網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關鍵防線,要推動防控資源和力量下沉,把社區這道防線守嚴守牢。作為打贏疫情保衛戰的關鍵之地,湖北省各地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滯留在湖北省十堰市的求是雜志社黨員記者姚瑜坪同志,主動加入所在小區黨員志愿者隊伍,與他們一同承擔防疫任務,并記錄下身邊黨員志愿者、社區黨支部書記、街道工作人員的戰“疫”時刻。這是姚瑜坪同志從湖北十堰發來的第一篇報道。
黨員志愿者:心手相連,站好群眾身邊這道崗
社區作為疫情防控的一線,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陣地。為了牢牢守住這條防線,廣大黨員干部響應黨中央號召,下沉到社區成為黨員志愿者,與社區、街道一同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
一個多月來,廣大黨員志愿者接到任務全力以赴、不分晝夜、不畏繁難,挨家挨戶上門排查登記,摸清底數;嚴格卡口出入管理,每日巡邏勸返居民,監督小區超市閉門營業;開展消殺清潔工作,日常監測上報體溫,發現異常情況上報轉診;為居民配送生活物資,幫病人購買藥品,代充水卡、燃氣卡;上門慰問獨居老人、病人、困難戶、退伍軍人等;做好防控知識普及、心理健康咨詢、信息通報工作,等等。通過這一樁樁、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黨員志愿者們用自己的辛勞和堅守、奉獻和汗水搭起了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橋梁,凝聚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構筑起守衛人民健康的嚴密防線。
“堅持到底,站好崗,守好責”
“監測體溫正常。要進入小區請出示證件。沒有證件?那你們不能進去,有事請電話聯系對方。如果是來送菜,可以把菜放在門口。”在湖北省十堰市某小區門口,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第5黨小組朱組長勸阻了兩位駕私家車給親戚送菜的男子。朱組長其實是十堰市政府部門的一個負責同志,她是積極響應市直機關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主動請纓擔任這個臨時黨小組組長的,她向記者介紹說:“在這個小區居住的公職人員比較多,東風集團部分企業開始復工,每天高峰期進出小區的車輛近百輛,工作量不小。車輛進出越多,越要嚴格排查,既要測量每一個進出人員的體溫,還要嚴格排查車證、人證,無證堅決不能放行,這是原則問題。”
志愿者在小區側門測量進出人員體溫,檢查車證、人證并進行登記。姚瑜坪/攝
朱組長負責的這個小區規模較大,占地面積600畝,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共有24棟、48個單元,疫情期間有1839戶在住,共5720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十堰市直機關工委《關于組織市直機關黨員干部下沉社區(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下發后,家住該小區的黨員迅速行動,主動與所在社區對接,不到1天就成立了140余人的黨員志愿者隊伍,這支隊伍目前已經擴大到230余人。
別看只是臨時黨小組組長,責任可并不簡單,每天要安排110—160余名黨員志愿者分班輪值上崗,要隨時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和突發狀況,定時發布政策信息和防疫工作要點,還要在小區所有關卡道路上巡邏檢查,并及時召開樓棟長、物業協調會協商改進工作。特殊時期,許多工作都依托微信平臺開展。“側門測溫槍測溫不準確,請聯系更換!”“小區中央公園有人定時不戴口罩健身,請安排每天定時勸阻。”“有從河南回來的人員,手續齊全,能否放行?”“20棟1單元有一家四口持通行證從貴州返鄉,請樓棟長注意新增人員。”在黨員志愿者微信工作群里,從早7點到晚12點,朱組長隨時發布、回復工作信息,她說:“有時候不停地發工作微信,在黨員志愿者群、物業群、居民群等各種群里協調解決問題,一天下來兩只胳膊都抬不起來了。”
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第5黨小組在小區側門解決志愿者反映的測溫槍不準的問題。姚瑜坪/攝
為了確保黨員志愿者隊伍工作有序、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第5黨小組設置了1個督導專班,彭女士是督導員之一。只要她在崗,常常半天行走步數都在2萬步以上,點位人員是否到齊、標識是否佩戴整齊、交接是否按時無誤、有什么突發情況需要協調處理,她對待每一個環節都高度認真負責,絕不容許有半點馬虎。有一次,在巡查督導過程中發現有一名志愿者沒有提前到崗交接,得知是由于突發情況臨時不能上崗后,經與組長商量,立即在微信群發布信息臨時征集志愿者,消息發出的第一時間,就有志愿者回復:“我隨時可以頂上!”缺崗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
“一切為了老百姓能安心居家生活”
為了讓居民日常生活得到良好保障,志愿者每天在小區內兩個閉門營業的超市,按照居民訂單幫助分揀商品,1天至少要分揀100多單。志愿者楊女士,在幫助配送胡奶奶的生活物資時,發現超市沒有老人訂單上的饅頭,她給老人發信息說:“奶奶,你們想吃饅頭,超市沒有賣的,我已經幫你們發面了,下午蒸饅頭。” 晚上,熱乎乎的一兜饅頭送到了老人家里。一戶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又不會在網上下單買東西,志愿者陳女士就主動幫助老人購買生活物品,并送上門,老人的子女感動地發微信說:“非常感謝你細心耐心暖心的幫助!”
為便利小區居民生活的同時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小區內有兩家超市在疫情期間閉門營業。圖為志愿者在超市內按照居民下的訂單分揀生活物資。姚瑜坪/攝
這樣的志愿者在居民小區隨處可見。為了讓病人能夠及時就醫,志愿者隨時幫助居民聯系統一調度的應急出租車。志愿者向老師在物業值守時,有老人帶著發燒的小女孩來尋求幫助。她先給他們提供了口罩,又詳細詢問是否有武漢接觸史,幫助小女孩測量體溫,立即電話聯系應急車輛送醫檢查。向老師還發揮專長,應用美篇、抖音等不斷制作小區抗疫紀實,用心用情記錄黨員志愿者、居民、物業參與防疫工作的感動瞬間,凝聚小區居民同心抗疫的正能量。
在小區物業辦公室,志愿者在與病人一起等候應急出租車期間,指導病人及其家屬正確佩戴口罩,使防護更加有效。姚瑜坪/攝
志愿者高女士主動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幫助疫情期間獨居老人疏導焦慮煩悶情緒。有一位老人說:“不讓出門不方便,什么時候能出去?在家待久了,有時候容易發脾氣。”高女士給予耐心勸導,講疫情防控的道理,為老人調整好心態出主意、想辦法。一次一位老人的電話無人接聽,她擔心有意外,立即與另一名志愿者李先生一同上門查看,看到老人一切無恙,才放心離去。
特殊群體是小區志愿者的重點關注對象。圖為志愿者上門看望小區內的獨居老人,關心她的生活情況和健康狀況。李開奎/攝
“風里雨里,不停歇、不懈怠,站好每班崗、守住每道門”,是這些黨員志愿者用實際行動對人民群眾許下的承諾。當問起工作成績,志愿者們都說:“有一分光,發一份熱,我們做的都是小事,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的。”疫情雖然大有好轉,但他們對防控工作卻絲毫不放松,堅持值守、勸導、排查、服務,繼續為小區的疫情防控作貢獻。
閆瑞穎告訴記者,有許多考生在長期的高壓過后,會出現強烈的補償心理,要去狂吃、狂玩、狂睡,甚至天天熬夜打游戲。” 此外,家長也要學會接受孩子高考失利的事實,不要沉浸在失望、憤怒的情緒中,更不要因此打罵、責備孩子。
高考落下帷幕,精神心理科專家提醒,針對高考結束后容易出現心理波動的節點,家長和考生應重視心理調試,以良好心態面對。” 考試成績公布后,一些考生會因為結果不盡如人意而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出現焦慮抑郁癥狀,甚至出現拒絕交流、自傷自殺等嚴重問題。
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日常防護必須常掛心頭,同時調整好心態也是必不可少的。
好身體離不開好心態。面對新冠肺炎,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十分重要。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唐登華主任為你解答。
也是輕癥患者的臨時社區 那就錯了 項目一·跳廣場舞 近日 在方艙醫院內 部分患者跳起了廣場舞
在經濟學中,“稀缺”用來描述資源的有限可獲得性。《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一書里提到,稀缺能夠讓人專注,讓人把注意力放在所稀缺的事物上。我們平時應該克服“短視”的毛病,盡量不要讓“稀缺”影響到你的心態,更不要拆東墻補西墻,最后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奔跑在草原,繁花遍野;奔跑在戈壁,驕陽似火;奔跑在古城,數千年的歲月如過眼云煙……在新疆奔跑,是對身心的挑戰,更是對新疆文化、歷史、風景的一次別樣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