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5日16:17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經濟社會是一個動態循環系統,不能長時間停擺。正是在這樣的前提和背景下,各地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分區分級精準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一項項真金白銀的政策和措施,既在特殊時期溫暖了企業的心,更堅定了企業戰勝疫情開拓發展的信心。
復工復產,其實并非易事。一方面面臨著疫情防控的壓力,一方面要應對用工、運輸等難題,企業要想早一點步入“正軌”,相關部門的政策既要對癥更必須給力。企業復工復產的難點和堵點在哪里,各地就堅持從哪里抓起和做起,這樣瞄著問題去的精準“滴灌”,無疑讓企業的復工復產之路更為順暢。
哪些企業需要盡快復工復產,哪些企業可以暫緩復工復產,如果沒有科學的依據和判斷,不同地方可能就會“花樣百出”,既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風險,也勢必影響經濟發展大局。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堅持分區分級的防控策略,科學劃分低、中、高等級,對于符合政策的地區和企業,不以設置審批條件、提高開工門檻等方式限制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這就讓迫切需要以運轉保生存的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人的要素是恢復生產最基本且不可缺少的要素,交通運輸秩序是連接上下游產業的關鍵環節,如果只是強調企業要復工復產,這些必要的條件卻達不到,復工復產就容易成為“鏡花水月”。多地紛紛以包機、專列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用工荒”難題;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企業,充分利用現代科技,遠程開啟“云復工”,;各地按照分區分級確定的風險等級,或是全面恢復正常交通運輸秩序,或是優化細化交通管控措施……精細精準的分類施策和用心助力,是困難時期企業復工復產的十足底氣。
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不可避免地在短期內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把這些困難挺過去企業會繼續向前發展,反之,如果對這些困難應對不力,企業就會“傷筋動骨”,甚至是“無可救藥”。關鍵時刻“幫一把”,通過緩交企業用能費用、減免房屋租金等措施降低企業成本,通過減免企業增值稅、實施稅前扣除等措施減輕企業負擔,通過壓降貸款費率、給予貸款貼息等措施對企業實施金融幫扶……這些“雪中送炭”的舉措,幫到了企業的關鍵處,暖到了企業的心坎里,共渡難關的強大合力,映照著企業發展向前的曙光。
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充滿信心,就一定能夠大獲全勝。全力以“復”,讓企業在助力和自強中步入“正軌”,疫情防控將獲得更有力的支撐,人民群眾的生活將有條不紊,中國經濟將繼續全速前進!
高永維
“比你更懂你”——在許多生產生活場景中,“聰慧”的大數據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據介紹,疫情發生后,稅務部門利用增值稅發票大數據開發了“全國納稅人供應鏈查詢系統”,便利企業實現“購產銷”對接。
支持政策舉措早研究、早出臺、早落實,將有力地消除市場擔憂情緒,穩住、鞏固、增強企業抗擊疫情沖擊和影響的信心。支持政策舉措早出臺、早落實,將有力地消除市場擔憂情緒,穩住、鞏固、增強企業抗擊疫情沖擊和影響的信心。
支持政策舉措早研究、早出臺、早落實,將有力地消除市場擔憂情緒,穩住、鞏固、增強企業抗擊疫情沖擊和影響的信心。支持政策舉措早出臺、早落實,將有力地消除市場擔憂情緒,穩住、鞏固、增強企業抗擊疫情沖擊和影響的信心。
國家稅務總局昨天(4月1日)發布了今年前兩個月減稅數據,減稅效應逐步顯現。隨著今年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對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