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8日16:01 來源:都市報道
2月28日,浙江大學官方微信號發布《浙大團隊首次發現眼淚及結膜分泌物存在新冠病毒,警惕新的傳播方式》一文指出,2月26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院副院長、眼科學科帶頭人沈曄教授團隊,在《醫學病毒學雜志》(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工作,揭示在研究的新冠肺炎患者樣本中,存在一名結膜炎患者的眼淚和結膜分泌物樣本,在核酸檢測中出現病毒陽性結果。
據悉,該研究第一作者為夏建華,共同通訊作者為沈曄、郭東煜。論文第一單位為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沈曄介紹,研究不同的傳播方式,對于把握新冠病毒傳染規律,改進疾病治療方法和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介紹,浙大科研人員從1月26日至2月9日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確診的30例新冠肺炎患者,對他們的淚液和結膜分泌物混合物開展研究。在第一階段6例樣本研究中,均未發現核酸檢測病毒陽性。團隊果斷認為,已有樣本并不具有代表性與全面性,為此需要延長觀察周期,繼續留在隔離病房開展采樣與研究。
文章表示,沈曄介紹,通過這項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患者左眼結膜炎與新冠病毒有關;
2、存在眼部傳染新冠病毒的風險;
3、呼吸道可能不是新冠病毒傳播的唯一途徑。
10月22日,黃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排查工作中發現武商量販店黃州店嚴重違反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第24號通告有關規定,違規銷售兩批未經疾控部門檢測的冷凍冷藏肉類(海產品)。
10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發布消息稱,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
《耶路撒冷郵報》多家外媒剛剛轉引葡萄牙足協消息,葡萄牙足球運動員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C羅)新冠病毒檢測陽性。
進口食品檢出新冠病毒 中國海關采取緊急措施
又有進口海鮮外包裝檢測出了新冠病毒,這次是魷魚產品,地點在吉林省。
因從印度尼西亞進口1批凍帶魚1個外包裝樣本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根據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印度尼西亞PT.PUTRI INDAH(注冊編號為CR010-02)水產品生產企業產品進口申報1周,期滿后自動恢復。
“武漢大學新冠病毒重癥科主任彭志勇醫生半年多來通過對多起死亡病例解剖、化驗和分析得出結論:新冠病毒是SARS病毒+艾滋病毒的總和。凡是患過新冠肺炎的人,即便核酸檢測成陰性,病毒也沒有完全消除,仍在較長時間內成為無癥狀病毒攜帶者,能夠像瘟疫一樣傳染給別人”。
今年我省出臺了《河南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方案》,強化對全省各地核酸檢測工作的技術指導。那么目前我省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冷鏈食品核酸檢測,以有效防止新冠病毒污染冷凍冷藏食品?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新聞發言人羅樂宣介紹了“8·14”疫情的排查檢測情況,基因組溯源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提示該疫情由香港輸入的可能性大。
8月26日,成都市新增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例,其中1例系既往無癥狀感染者訂正,新增出院2人。新增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6人,1名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