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8日14:00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欒姍)2月17日,經省政府同意,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河南省補短板“982”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圍繞九大重點領域,統籌推進8011個重大項目,力爭全年完成投資約2萬億元,有效支撐全省投資穩定增長。
據介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為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突出短板,我省著力保障有效投資的“定海神針”,增創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努力減少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統籌推進的8011個重大項目中,30億元以上項目470個,占比5.9%;10億元以上項目1922個,占比24%。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雄說:“這些項目投資規模較大、引領帶動能力較強、經濟社會效益較好,將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我省補短板“982”工程項目分別是: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等鄉村振興項目538個,2020年計劃投資951億元,占比4.7%;黃河科技集團信息產業有限公司鯤鵬服務器和PC機生產基地(一期)等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項目2273個,2020年計劃投資5267億元,占比26.2%;鄭州商都歷史文化區等現代服務業項目1565個,2020年計劃投資5399億元,占比26.9%;新鄭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北貨運區及飛行區配套等現代綜合交通項目291個,2020年計劃投資1323億元,占比6.6%;青海—河南±800kV特高壓直流工程(河南段)等低碳高效能源項目274個,2020年計劃投資915億元,占比4.5%;小浪底北岸灌區等重大水利工程項目94個,2020年計劃投資330億元,占比1.6%;鄭州市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等新型城鎮化項目1551個,2020年計劃投資3113億元,占比15.5%;南陽市國家儲備林基地(一期)等生態環保項目446個,2020年計劃投資1138億元,占比5.7%;洛陽隋唐大運河文化公園等社會民生項目979個,2020年計劃投資1662億元,占比8.3%。
《方案》提出,省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堅持“一項一策”有序組織復工,統籌協調解決用工、物資、運輸、資金等問題,合理追趕投資進度,確保全面完成既定的年度目標任務。
近日,英國輿觀調查公司和劍橋大學共同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68%的中國受訪者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本國的社會凝聚力提高。這一比例在所有受訪國家民眾中最高,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這顯示出中國民眾在疫情面前表現出了最強的凝聚力。
隨著助企紓困政策及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效果顯現,11月份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進一步改善。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由于內外需求持續回暖,中小企業銷售明顯改善,帶動企業補庫存意愿增強。
據《日本經濟新聞》11月27日報道,被稱作“獨角獸”的大型初創企業數量在全球已增加到500家。報道指出,雖然人們擔心2020年新冠肺炎流行會使初創企業融資環境惡化,但仍有89家公司成為獨角獸企業。
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8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4.6%。王涵指出,海外方面,全球產業鏈恢復難被阻斷,運價數據還在恢復,外需韌性或將保持,進出口韌性還會持續。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了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占比將達到20%左右的新目標。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全球領先,產業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產業生態體系逐步建立,配套環境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五年居全球首位,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之一。
許家印連續16年榮登胡潤慈善榜,在過去一年慈善公益捐款共28億元(若以公司名義捐贈,企業家個人捐贈額將按其在公司的持股比例進行折算,下同)。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許家印已累計為抗擊新冠疫情捐贈超12億元,包括聯合哈佛大學、鐘南山團隊開展新冠病毒科研攻關等,目前已捐贈到位6億元等。
(記者 佘穎)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將于本月舉辦。其中,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將于本月11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開幕式上頒發;第二十一屆中國外觀設計金獎將于本月14日在第十六屆中國(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上頒發。
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常住人口減少相比,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鄭州,常住人口連年大幅凈流入,格外引人關注。報告顯示,鄭州剛需購房者平均年齡約32歲,小于天津、上海、北京、長沙、大連、廈門、南京、武漢等城市。
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中央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李旭紅建議,直達資金要嚴密監控流動全過程,完善監控機制,更精準地涵養地方財力,對最困難、最急需的領域“精準滴灌”。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2020中國不銹鋼及特種合金新材料產業高端論壇最近在江蘇鹽城舉行,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今年1-8月,我國特鋼產量達9557萬噸,特殊質量合金鋼增長11.2%。面對新情況、新困難,專家認為,不銹鋼和特鋼行業接下來要推動高端材料國產化和新材料不斷創新,優化高端品種工藝流程,加強上下游技術研發和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