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5日11:50 來源:經濟日報
疫情影響下破解企業復工難有路可循
——訪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雙聘教授趙來軍
新冠肺炎疫情突襲之下,一些企業遭遇短期困難。連日來,從中央到地方已出臺多項措施支持相關企業渡過難關。當前,全國各地正逐步復工復產,有必要結合企業復工后可能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指導企業進一步細化疫情防控下恢復生產的相關制度,同時鼓勵企業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為此,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雙聘教授趙來軍。
記者:目前,在疫情影響下我國企業復工難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趙來軍:疫情已對我國各行各業造成影響。隨著春節延長假期的結束,不少企業正面臨復工難問題,這既有政府管理方面原因,也有企業自身原因。
先來談談政府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一些地方采取過激的防疫措施,存在“只顧死守,不顧發展”的現象。二是一些地方尚未轉變“一刀切”的防疫思路。三是一些地方設置的企業復工條件過于嚴苛。四是不同地方間的復工政策缺乏銜接。
此外,企業自身方面也存在問題。近期企業復工復產后或面臨勞資關系緊張、產能報復性反彈、成本壓力上升等多方面的問題。具體來看,一是整體市場需求萎縮,造成開工動力不足。二是嚴格的防疫措施造成企業用工、用料困難。三是產業鏈尚未完全恢復,節點企業復工困難。四是一些企業員工的復工意愿不高。
記者:如何妥善處理疫情影響下一些企業復工難的現實問題?
趙來軍:當前,復工復產迫在眉睫。從對各地和企業調研的情況看,目前,我國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企業,尤其是非疫情嚴重地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轉變工作思路,統一思想和行動到中央的最新決策部署上。按照科學、合理、適度、管用的原則,要干實事、敢作為、敢擔當,杜絕采取過激、無效、走形式的防疫措施,盡早制定實施有針對性的邊防疫、邊生產措施,及時主動解決企業復工中的問題,盡快恢復正常生產。
具體來說,省、市、縣應根據本地疫情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鼓勵企業復工的措施和方案,不要搞全省、全市、全縣“一刀切”政策。各地區應統籌制定分類分批復工方案,加強省之間、市之間、縣之間的協調,并加強與上級交通部門、發展改革委、工信委、商務委等職能部門溝通,從全局出發,做好人員、物資有序、安全流動。
應推動各類企業有序復工,除疫情防控、能源供應、交通物流、城鄉運行、醫用物資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生產、飼料生產、市場流通銷售等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企業立即復工外,也應支持其他符合防疫條件的企業有序復工。
政策制定上,應加大對企業的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減輕疫情對企業的沖擊,尤其重點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受疫情影響嚴重企業的支持。除國家層面的普惠支持政策外,各地區應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出臺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
另外,各級政府的公共服務機構除加大通過電子政務提供服務外,應加強現場辦公,及時響應企業需求,加快解決企業復工中遇到的問題。各地區各部門還應加大科學防疫宣傳,消除民眾恐慌對企業復工尤為重要。
對企業自身來說,首先,非常時期企業應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溝通協調,推動產業鏈正常運行,釋放市場需求。其次,此次疫情對我國國內市場需求或將造成一定影響,企業應更加重視拓展國際市場,緩解國內市場需求萎縮的影響,繼續鞏固中國“世界制造中心”地位。最后,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企業也應進一步增強疫情的防控能力,防止產生聚集性疫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署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提出,要持續擴大國內需求,克服疫情影響,擴大最終消費,為居民消費升級創造條件。引導流通企業構建新商業流通模式,提升“新消費”供需匹配效率。
時間制作穩崗技能培訓補貼申請流程圖,匯編政策指南,由“三員”送到企業手上,提升企業培訓規范化水平。以點帶面,選取浙江森宇有限公司、華鴻畫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樣板”企業,在人社局“手把手”指導下完成培訓“規定動作”,在全市推廣,提升企業培訓可操作化水平。
近日,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里·庫德洛,公開呼吁美國企業撤離中國,并表示,疫情后期,將會采取措施改變美國對中國過度依賴的關系。】 我們從宏觀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在出口競爭力方面,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拉開了差距,和發達國家縮小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