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7日20:12 來源:新華網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系列網評之三十:
徐 可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中國人的心。
山東日照,一位環衛工人將寫有“急轉武漢防控中心,為白衣天使加一點油,我的一點心意”的信封丟到公安局后轉身離開,里面裝的是12000元錢;
江蘇南京,一位市民將從土耳其“人肉”背回的口罩無償送給高速檢查站民警,留下一句“中國人”便駕車離去;
天山腳下,11歲的欒曉騰委托媽媽將自己今年春節收到的1000元壓歲錢送到了自治區紅十字會;
四川汶川縣的12位村民駕駛6輛卡車日夜兼程,將100噸新鮮蔬菜運送到武漢市的9個醫院和外省醫療隊駐地,每輛卡車上都貼著“汶川感恩您 武漢要雄起”;
吉林一對“志愿者夫妻”,驅車1800公里,將20萬雙醫用手套運抵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協和醫院西院;
還有義務為執勤人員送熱湯面的茶館老板、捐贈儲備防護物資的牙醫、主動照顧獨居老人的年輕媽媽……
一個個平凡的人,用不平凡的舉動,讓我們感受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真情大愛,散發出溫暖人心的閃亮光芒。向他們致敬!為他們點贊!
涓滴細流匯聚,終能成大海。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全國人民行動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攜手與病魔展開搏擊,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我們必勝!
延伸閱讀:
新華網評:做到“三個一”就是對疫情防控戰的支援
新華網評:這絕不是武漢一座城的“戰爭”
新華網評:維護市場秩序也是對抗擊疫情的重要支持
新華網評:非常時期當盡非常之責
新華網評: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責任
新華網評:以四“有”狀態投身疫情防控戰
新華網評:“及時”是阻擊疫情的應有姿態
新華網評: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新華網評:疫情是魔鬼,不能讓魔鬼藏匿
新華網評:為眾人抱薪者,必為人民所銘記
新華網評:農村大喇叭也是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
新華網評:同胞同袍,同迎春暖花開
新華網評:大疫當前,不能傷了“擺渡人”
新華網評:春運返程,別給病毒可乘之機
新華網評:“加油”有大用
新華網評:“不實”是防疫的大敵
新華網評:相信好消息會越來越多
新華網評:且看火神山醫院的“火”與“神”
新華網評:用“三保”守護百姓“菜籃子”
新華網評:同時間賽跑 與病魔較量
新華網評:守護好同一屋檐下的“家人”
新華網評:打撈起曾經被忽視的幸福感
新華網評: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再實些再細些
新華網評: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徑必須嚴懲
新華網評:在“一盤棋”上下功夫
新華網評:“空”與“不空”,都是為了“控”
新華網評: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
新華網評:防控與生產要“兩手抓”
新華網評:深深悼念!深深致敬!
連日來,總臺央廣多名記者,溯流而上,再訪沿江各地,感受到長江經濟帶各地高質量發展的勃勃生機。2017年以來,南通市投入140億元,在五山及沿江地區關停“散亂污”企業203家,騰出并修復岸線5.5公里。
《讀賣新聞》民調顯示,50%的日本國民不同意“核污水排放入海”的方案,當地環保人士和漁業界代表更是極力反對。針對近期福島核污水入海的計劃,《韓國時報》以“便宜卻危險”為題,批評日本政府這一計劃,指出這是一場“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環境的災難”。
水資源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有效支撐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歷經70年建設,淮河流域建成6300余座水庫、約40萬座塘壩、約8.2萬處引提水工程、規模以上機電井約144萬眼。水生態保障能力持續提升,流域生態環境進入良性發展軌道——積極開展水土保持、重要河湖保護修復、地下水保護和河湖生態流量(水位)保障等工作。
“鯤龍”成功實現海上試飛,后續將開展海上科研試飛,測試更多工作特性。各方力量同心協力托舉起了AG600飛機飛天入海的夢想,后續AG600飛機將開展海上科研試飛,測試飛機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結構與系統等工作特性。
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26日,生態環境部召開視頻會議,啟動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試點工作。治,就是分類整治,在監測、溯源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系統治理,有序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有效規范和管控入河排污口。
當前,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要在疫情防控中注重人文關懷。打造牢固心理健康堡壘,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我們才能更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早在1984年第二屆春晚,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就征服了全球華人觀眾,“長江長城黃山黃河……”的鏗鏘旋律一直傳唱至今。而表現黃河文化源遠流長的《黃河頌》,不僅曾登上央視春晚,更是地方春晚的熱門節目。
早在1984年第二屆春晚,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就征服了全球華人觀眾,“長江長城黃山黃河……”的鏘鏗旋律一直傳唱至今。
屆進博會有很多好看好吃好玩的地方,但如果想“上天入海”,不如來國家展中國館走一走瞧一瞧。11月2日下午,探營媒體在中國館參觀中國商飛的國產大飛機體驗區。中國館展區內的深海勇士載人潛水器模型,觀眾可以走進去一探究竟。
從現場救援視頻中看到,當天嵊泗海邊風浪比較大,不時有大浪沖向岸邊,落水人員被救起時已經比較無力。受訪者供圖 趙偉向記者表示,事發時通往河邊的小路并無安全警示標志,事發兩小時后,景區安置了“嚴禁涉水過河”的標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