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6日17:56 來源:映象網
王德恩生前工作照(右)
“我將成為一名扶貧干部,奔赴基層農村,踏上新的征程”——王德恩工作日記
“郝莊扶貧,將成為我人生中不可磨滅的一頁”——王德恩工作日記
映象網訊 (記者 陳偉然)1月29日,農歷正月初五。這天,51歲的黨員、河南省民權縣第一初級中學駐王橋鎮郝莊村第一書記王德恩騎上電動車,匆匆與家人告別,準備去派駐村王橋鎮郝莊村開展工作——他響應組織號召,從大年初二開始便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誰料,這一別,竟是永別。
“連續九日沒有回家”
王德恩家離所駐村村委會大約十多公里。上午9時30分左右,王德恩騎駛電動車行至民菏公路(S211省道)與鯤鵬路交叉口附近時,不幸遭遇車禍。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這一刻,定格在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路途中。
2月5日,記者走進王德恩生前所在的民權縣第一初級中學和蹲點扶貧的王橋鎮郝莊村深入采訪,循著兩本不完整的《駐村日記》,一位勇于擔當、沖鋒在前、任勞任怨的優秀共產黨員形象,更加清晰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我是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王德恩1969年7月出生在民權縣程莊鎮,1992年從商丘師范學院(原商丘師專)政治系畢業。后在民權縣程莊四中任教,2008年,從程莊四中調入民權縣第一初級中學任教。
民權縣第一初中教導處主任盧鳳勇向記者介紹:“王老師人特別實在,人品好,業務能力強,調到我們學校前已是中學高級教師。到我們學校后,工作更是任勞任怨,凡是他教過的學生,都很喜歡他的課。他還特別服從學校安排,對工作從來不挑不揀、不講條件。他常說,我是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哪個老師有急事調不開課,他總會主動把課擔起來;學校缺生物老師了,他毫不猶豫補上,雖然改學科對于一個當時已40多歲的他來說是個不小的跨越。”就這樣,政治專業畢業的王德恩先后在一初中擔了4年英語課、1年生物課,后來在做理化生實驗室管理負責人時還擔了一年政治課。
2017年5月初,民權縣把駐村工作由貧困村擴大到所有行政村后,民權縣第一初中作為副科級單位要派2名行管人員作為駐村工作隊員。“駐村下鄉扶貧是個苦累活,一定要找工作認真負責、有擔當、政治素質過硬的人選。校領導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德恩。”學校黨支部副書記高彥起回憶道。
這次,王德恩又毫不猶豫答應了。
記者在翻看王德恩留下的兩本《駐村日記》時注意到,第一篇是:2017年5月9日,晴。今天下午兩點半,民權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動員大會。會議結束走出會場,我感到身上格外沉重。從今日起,我就成了為一名扶貧干部,即將奔赴基層農村,踏上新的征程。
一開始只說是駐村工作隊員,到了以后,工作能力突出的王德恩就被分配到民權縣王橋鎮郝莊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2017年5月11日上午,民權縣王橋鎮如何規范建檔立卡工作推進會在王橋鎮小學召開。會議部署完相關工作后,特別安排駐村第一書記與蹲點村村干部見面,一起商量具體工作。
“會后,我與村支部書記劉孝義握手言歡,暢談郝莊美好發展前景,細說貧困人口存在狀況。郝莊扶貧,將成為我人生中不可磨滅的一頁!”當天,王德恩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駐村以后,王德恩便踏踏實實、一絲不茍地迅速投入到駐村各項工作中。
“5月12日,多云。今天上午,我們一行三人又走訪查看了9戶人家。其中,有一戶名叫高運德,大女兒二級肢體殘疾,二女兒又患脊椎性直腸炎,真是雪上加霜。提起黨的惠民政策,高運德激動得熱淚盈眶。
有一戶楊金學家,妻子早逝,本人患精神病,家無院墻,一個兒子正讀初中。還有李玉真雙目失明,兒子又有智障……
這一個個不幸的家庭,讓我的心異常沉重。我會用我的努力,讓黨的政策陽光溫暖到每一個家庭。”
很快,全村400多戶家庭人員的基本情況,他都摸清了,哪家貧困,原因是啥,都一一記在本子上。一本厚厚的駐村工作日志詳細記錄著全村幾十戶貧困家庭的基本情況,記錄著郝莊村的社情民意。他把貧困戶檔案進行系統整理一一擺在桌上,經常翻看。由于經常深入貧困戶家中,對每戶貧困群眾所想、所愿、所盼,他都了如指掌,對貧困戶的現實困難總是想法設法解決。
日記中提到的高運德家,后來成了王德恩分包幫扶的8戶貧困戶之一。家里因走南闖北給女兒治病花去幾十萬元,房屋破舊沒錢翻修,王德恩便主動和村干部結合反映上報給鎮政府、反映給縣有關部門,終于,把破舊房屋改建成了新瓦房。
村民高群領常年重病在身,家中生活困難。王德恩走訪發現后,按政策給他家辦了低保;看到他孫子有聽力障礙,王德恩又多次奔波求助協調,給孩子安上了耳蝸助聽器,這下,孩子又能聽到聲音了。
走訪中,王德恩還了解到村小的課桌凳破損,影響學生學習,憂心忡忡下主動跑回學校,陳述情況,在學校領導大力支持下,很快為郝莊村小學解決了50套新的課桌凳。
在駐村工作中,雖然郝莊村是非貧困村,但王德恩堅持以貧困村第一書記為標準,堅持“五天四夜”工作制,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參與黨建、脫貧攻堅、大氣污染防治、土地流轉等工作,有時一忙起來,甚至多日回不了家。
“5月25日,陰轉多云。連續九天沒回家,回家的路變得陌生了,孩子的面孔變得局促了。家就是根,就是歸宿,一個溫馨的港灣,一處獨特的風景。中國夢,是大家夢、國家夢。脫貧攻堅,任重道遠。”
在王德恩和村委一班人共同努力下,目前,郝莊村已流轉土地310畝,流轉土地種植的蘋果樹已初具規模。通過近幾年的努力,他分包的8戶貧困戶,也已全部實現脫貧。全村40戶貧困戶,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如今已脫貧37戶。
目前,王德恩分包的8戶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
墻壁上掛著的統計表上名單,是兩年多來王德恩最牽掛的人
“到啥時候也不會忘了王書記的恩情!”
走進王德恩生前的村委會辦公室,辦公桌上有兩本《駐村日記》:一本是2017年的,一本是2019年的。其實說是辦公室,更準確地說是辦公室、廚房、宿舍三合一。
王德恩駐村辦公室、廚房、宿舍三合一
兩張辦公桌,一張上面放著電腦和打印機,另一張上面堆放著一些材料,桌下放著簡單的幾件炊具;兩張床,一張住人,一張閑置的床上還放著剛拆開不久的一箱方便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后,王德恩積極響應黨委號召,自正月初二開始,便回到村里,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這箱方便面應該是在事故發生前一兩天剛被打開。
他堅持每天早上在鎮政府點完名后入村開展工作,與村委干部攜手排查疫情,向村民宣傳安全防護知識,在村口卡點執勤站崗,沖鋒在鄉村防疫第一線,盡自己所能推動疫情防控工作。“老王真是好樣的!啥事都是帶頭靠前站!”郝莊村支部書記劉孝義說。
“俺到啥時候也不會忘了王書記的恩情!多好的一個人啊!怎么說走就走了?我多想再看看他不緊不慢走進我家,不緊不慢跟我拉呱……”聽說王德恩去世的噩耗,高群領泣不成聲。
郝莊村的貧困戶楊金學聽到王德恩因車禍去世的消息,有精神疾病的他默默流下眼淚:兒女遠在外地,他孤苦伶仃一人在家,是王書記常到他家里來噓寒問暖,是王書記給他辦了低保、辦了二級殘疾證,是王書記把本來陰暗潮濕的舊屋給他改建成了干凈的新房……見到記者,他嘴里反復念叨著三個字:大好人。
王德恩(中)生前走村入戶訪疾苦
李鳳樂是王德恩的同事,也是王德恩讀商丘師專時的同學。他告訴記者:“王老師比我大兩歲,我總叫他德恩哥。他生活樸素,甚至可謂清貧。他愛人沒有穩定工作,家里還要供應兩個孩子上學,基本上都是依靠他微薄的工資,但是,多年來,他從來沒有向單位和組織提出過任何個人要求。一輛舊電動自行車,就是他的日常通勤工具;一個饅頭一碟青菜,就是他駐村的一頓午餐。我有時會利用周末去他駐村的地方看他,就是想給他改善改善生活。”
王德恩犧牲后,組織派人到他家里去慰問,只見家里裝修簡陋,甚至沒有沙發和像樣的桌椅板凳,電視機也是老式電視機……“平時也知道他家里不富裕,但沒想到這么清貧。”盧鳳勇說,“想一想,王老師工作和生活中是一個很平凡的人,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仔細想想,他的很多做法我們一般人又都難以做到。教書時,他心系學生;駐村時,他心系群眾。干工作,他任勞任怨;抗疫情,他沖鋒在前。他身上有很多優質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2月2日下午,商丘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研究決定追授王德恩同志“商丘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并在全市開展向王德恩同志學習活動。“王德恩同志是我市廣大基層干部中涌現出的典型代表,是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的黨員先鋒,是駐村第一書記的學習榜樣!”商丘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上對王德恩這樣評價。
《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上的講話》單行本,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該書收錄了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的講話《勠力戰疫 共創未來》和《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的致辭》。
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道10月29日,北京醫院與意大利多家醫療機構共同舉辦“中歐抗擊疫情線上研討會”,中國一線專家以最大誠意向海外分享一線臨床經驗,為世界攜手“戰疫”增添信心和力量。
?他們是風雨中的逆行者,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戰士。醫生護士、部隊官兵、社區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工程建設者……無論耄耋白發還是青春年少,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戰疫者。
同心戰“疫” 向偉大的中國人民致敬!
2020年8月23日,鄭州市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科技創新成果展在鄭州金水科教園區河南外包產業園啟動。鄭州市政府副市長史占勇、金水區委書記張紅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裴保順、市科技局局長夏揚、市科協副主席李文龍、市衛健委黨組成員王秉貴等相關領導及各縣(市)區科技部門負責人、河南眾誠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事業單位代表近200人出席了活動。
?連日來,我國南方多地出現大范圍強降雨過程,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等地防汛抗洪形勢嚴峻。蘇寧幫客10萬名服務工程師奔赴各地開展公益援助,用專業服務保障民生之需。
導讀:在戰“疫”過程中,用流血、流汗總結出來的科學經驗,能否有效地運用到后續的戰“疫”過程中,社會制度將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從上可知,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憑借獨特而強大的組織優勢,形成了全國一盤棋、基層動員的態勢,社會制度的優勢在心理戰“疫”的第二戰場上同樣熠熠生輝。
一組數字看北京戰疫!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大,信貸投放結構更加優化,有利于助推經濟企穩回升。2天完成全流程審批,為企業注入30萬元信貸資金,年利率4.55%,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酸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戰疫征信貸”的受益者之一。
疫情已經得到控制,但一個個戰“疫”故事帶給世人的感動仍值得銘記。在無數戰“疫”英雄之中,有一個身影似乎有些與眾不同,她叫閆雅君,是一位七旬“老鐵路”,幾個月來她始終堅守在防疫第一線卡點,守護著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