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2日20:38 來源:中國日報網
軸承取送機器人、智能識別多地方言、自動規劃最佳回家路線……一系列“黑科技”在春運中的應用,讓無數行在歸途的人們發現,如今的春運變得越來越智能。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1978年,改革開放的大門打開,務工潮讓中國大地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名詞“春運”。自此,每一年的春運,對鐵路部門來說都是一場大考。不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對鐵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春運出行,已從最初單純的“走得了”,轉換成了如今的“走得好”。要寫好這份答卷,需要鐵路部門“軟硬件”上的與時俱進。而“智能春運”,既是時代的需求,也是發展的必然。
春運出行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安全。今年春運,鐵路檢修部門首次用上了軸承取送機器人。軸承取送機器人運轉、碼放軸承的準確率達到了100%,改寫了以往靠人工搬運軸承費時費力、容易發生磕碰損傷和出現判別失誤的歷史。車輛軸承對列車安全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通過機器人取送軸承,不僅使生產作業程序更加規范,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春運安全,為億萬旅客的出行路上了一道保險。
春運出行最希望的是什么?是方便。在發送量超大的上海虹橋站,他們設計投入了“上海虹橋”微信小程序,只要出行的旅客綁定12306,同步電子客票,就能快速查詢檢票口、座位號以及車次信息。更方便的是,它能智能識別多地方言,再也不怕老人家的方言別人聽不懂。除了上海虹橋站以外,上饒站開發的站內VR導航,讓旅客可以實現中轉換乘、購票乘車、安檢進站、檢票候車、公交出租接駁等多項服務,這些舉措大大方便了旅客出行。
春運四十年,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鐵路作為國家經濟大動脈,也在與時俱進。從最初人擠人、腳墊腳的綠皮車,到現如今的電子客票、刷臉進站、智能導航,行在途中的旅客們體驗正變得越來越美好。平安春運、有序春運、溫馨春運,鐵路部門以民眾的需求為主旨,站在旅客的角度上去思考、去完善,正贏得億萬旅客的一致點贊。
春運與時俱變,科技提升品質。再回頭看曾經那艱難的春運之旅,仿佛就在昨天,又仿佛那么遙遠。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鐵路部門一定會繼續推出更多人性化的設計,讓每一位行在歸途的旅客越走越舒心、越走越通暢。(宋媚燕)
不知不覺中,新冠疫情發生快一年了,去年春節里的很多非常防護,如今已經成為日常的防護手段,比如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需要,建議有條件的旅客,盡可能錯峰出行。
2020年12月3日0時-24時,河南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為境外輸入),無新增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例確診病例治愈出院,1例無癥狀感染者解除醫學觀察。12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季疫情防控等有關情況。
9月起,全國多地陸續啟動了本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種工作,國慶假期過后,北京等地的接種點陸續迎來接種高峰。秋冬季節是流感的多發季節,每年這個時候,不少高危人群都會主動接種流感疫苗,以便預防流感,保護自我。
透過細節,看到中國人勇敢奔跑的底氣。坐著高鐵看中國,讓網友們不僅感受到了祖國的廣袤富饒,更了解到了祖國繁榮富強背后從未停止過的拼搏。高鐵代表著中國速度和中國廣度,8天8條高鐵線路的旅程雖然已經結束,但每一個中國人從中收獲的力量與希望卻是無窮的。
今天,是雙節假期的最后一天,利用8天小長假回家或者旅行的人們紛紛踏上返程之旅,回歸生活的常規軌道。如今,中國已多個月未發現本地傳播的有癥狀病例,但人們的假期依然體現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新習慣。
9月30日起 多地車站迎來客流高峰 上海虹橋火車站 旅客摩肩接踵 場面堪比春運 看看熱成像下的人流 武漢漢口火車站
繼東方航空在上周發售“周末隨心飛”機票套餐,火了一把之后,華夏航空這兩天也跟上了節奏。照今年的形勢,各航司后面估計還會絞盡腦汁設計產品和促銷,以此來吸引旅客,讓我們拭目以待。
去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周世虹提交的關于恢復“五一”長假的提案引起廣泛關注。
春運中,交通運輸部全力保障錯峰返程,累計開行“點對點”農民工返崗包車19萬多輛、鐵路專列400多列和包車廂1500多個、民航包機570多架,累計運送農民工超過480多萬人。研究制定運輸保障方案,積極支持民航“客改貨”,發揮中歐班列的戰略性作用,開通國際郵件海運寄遞服務,保障國際道路運輸暢通,緊急協調積壓郵件運送,保障了國際物流暢通。
客運員丁媛媛,河南漯河人,已在孝感成家,女兒8歲,愛人是政府工作人員,每天也忙碌在防疫一線。車站值班員袁曉明是孝感人,孩子在重慶安了家,家人都在那邊過年,只有他一人留在本地,這反而讓他沒有了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