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2日20:10 來源:南方網
豕去呈豐稔,鼠來報吉祥。農歷庚子年春節,在時間不舍晝夜地流淌中日漸臨近,一個葳蕤勃發、紅紅火火的新年,即將在14億中華兒女的祝福中拉開大幕。
春節無疑是中國人最喜慶、最熱烈的傳統節日,充滿莊重的儀式感。無論你置身何處,無論你所事何業,此時此刻,思念、牽掛之情都會油然而生,歸鄉、團聚之心都會怦然跳動,點燃鄉愁爆發的引信。這是我們民族的集體約定,這是千百年來的歷史傳承,具有難以抗拒的力量。
春節是農耕時代的產物。我們的祖先在春播夏長秋收冬藏之后的農閑時間設立這個節日,可謂是一個智慧的創造。人們趁著節氣更迭的閑暇機會闔家團聚、交流溝通,凝心聚力、謀劃未來,逐漸形成一整套過年習俗,讓春節有了特別的“年味兒”。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兒個個樂淘淘”“小孩小孩你別哭,進了臘月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月就是年”……這些難以忘懷的歌謠,折射了吃、穿、戴在過年中的重要地位。如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稀松平常的日子里就能享受到過去春節才能享受的美味、穿上春節才能穿上的新衣,物質生活每天都像過年一樣,加之一些舊年俗比如繁文縟節、封建迷信的逐年式微,人們覺得年味兒淡了,就與此直接有關。
但是,春節畢竟是百節之首,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春節的底色不會消褪,反而寄寓美好、祈求幸福的愿望更加強烈。一些新年俗應時而生、應運而長,由“新潮”變成“習慣”,由“習慣”變成“傳統”,就像除夕春晚和網絡春晚那樣,成為新的年俗。
增加年味兒,就要匠心打造新年俗。除夕春晚和網絡春晚之所以逐漸成為億萬觀眾的“剛需”,就因為高質量打造節目精品,烹制精美文化大餐,提煉升華現實生活,引起觀眾強烈共鳴,給觀眾奉獻美輪美奐的視覺享受。這就啟示我們,應該多一些以情動人、以言醒人、以聲奪人、以義昭人的活動,推出精神的“滿漢全席”,把歡聲笑語帶給每位觀眾,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推進社會進步、助力經濟發展。
增加年味兒,就要溫情充盈春運路。春運是春節的打開方式,是春節的哨音和預演。今年春運期間,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30億人次。這么多人奔走在春運的路上,如果感受不到周到體貼的服務,就會為春節添堵。相反,回應人民的熱切期盼,滿足人民的出行需求,讓他們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滿意,就能以貼心溫暖春節。增設購票出口,免費接送農民工回家,及時發布道路信息,做好極端天氣應對,等等,都能為春節濃郁韻味。
增加年味兒,就要充分爆燃精氣神。春節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生活水平提高的當下,精氣神的振作更加迫切,否則就會渾渾噩噩、味覺退化。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文聯聯合印發的《關于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廣泛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的通知》中要求,各級宣傳文化部門要動員組織文化文藝小分隊下基層,開展惠民、為民、樂民的文化服務項目,組織開展各類群眾性文化活動,創作生產適合城鄉基層需求的特色文化文藝產品。做好這項工作,就能激發決勝小康的雄心、堅定必勝的信心、一鼓作氣的決心,讓精氣神“嗨”起來,也能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熱烈、文明進步的節日氛圍,讓年味兒越來越濃。
年與時進,節與時新。傳統是昔日的習俗,習俗是未來的傳統,關鍵是要讓習俗具有廣泛認可度、成為最大公約數,這樣才會有生命力。這些年,看春晚、四下鄉、集五福、云拜年、搶紅包、全家游、網絡購……葳蕤勃發,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契合了春節的根本內蘊,是社會經濟、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引領新潮流、形成新風尚,凝結新精華、注入新動力,不斷讓新佐料增加年味兒,春節魅力不但不會減弱,還會以節日文化的獨有推力增強民族自信,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貢獻。(南方網雷鐘哲)
據專家介紹,中國500多個姓氏中,有200多個起源于河南,為加強“尋根”寓意,中秋晚會劇組創作了一首展現中原姓氏文化的歌曲,特意邀請年輕歌手王源來演唱。韓華政一家是匈牙利華僑,已經在國外生活23年,年初回國探親,因為疫情留在洛陽,他們一家作為特殊觀眾,參加了中秋晚會的錄制。
8月10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行2021年春節聯歡晚會啟動會。“春晚是一個國家的舞臺,這個舞臺應該是一個開放的、包容的、多元化的舞臺”,創新求變一直是夏雨導演的創作課題。·2005、2006、2009、2017、2018、2019、2020年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 歌舞、魔雜類節目導演
5月16日,在埃及開羅國際機場,工作人員正在運輸中國援助的抗疫物資。疫情防控期間,許多非洲友好人士積極支持、主動參與到中國疫情防控工作中,以實際行動展現中非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詮釋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意涵
在翻越又一座山坡時,盡管疲憊,官兵們面對鏡頭依舊露出了最可愛的笑容。青春就是要有新的嘗試 在部隊的包包子活動中,兩名對下廚一竅不通的戰士經過努力嘗試,包出了人生中的第一盤包子,頓時臉上笑開了花。
疫情防控初期,車站消毒處置組每天都能接到10多個來自不同車站、不同車次列車長報告“有發熱旅客”的電話。49歲的張志京是北京鐵路醫研中心衛生監督一科的主任,在疫情期間擔任車站消毒處置組組長。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春天里的5個“戰貧”瞬間——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指引攻克最后的深貧堡壘 ” 在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富民新村,李應川在喂羊(無人機照片,3月10日攝)。
自去年12月30日武漢發布針對疫情的首個緊急通知以來,這場突如其來、舉世關注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已持續整整100天。3月20日,武漢火神山醫院重癥醫學一科副主任宋立強(中)護送81歲的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去做CT檢查。
有一個廣西來的醫生叫溫漢春,從登記的身份證號碼發現她那天過生日,我們特地做了蛋糕和長壽面。老家的父母過不來武漢,我一個人照顧母女倆,凌晨四點在給她換尿不濕、兌奶粉。
有一個廣西來的醫生叫溫漢春,從登記的身份證號碼發現她那天過生日,我們特地做了蛋糕和長壽面。老家的父母過不來武漢,我一個人照顧母女倆,凌晨四點在給她換尿不濕、兌奶粉。
講述人:張虹萍 國家電網湖北武漢供電公司物資部的應急物資負責人 前方沖鋒陷陣,后方彈藥補給。講述人:劉晉豫、楊雯麗、蘇閃閃、王飛紅、王閣(中國電建所屬水電十一局黃河三門峽醫院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