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1日10:56 來源:國資小新
"
他們是奮不顧身的逆行者
他們也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
他們是醫生、是護士、是工匠、是建設者……
他們也是妻子、是丈夫是父母、是兒女……
一篇篇戰疫日記
有溫情、有心酸、有勝利、有失落
不變的是戰勝疫情的信念
這個春天 平安就是幸福 堅守就是勝利
致敬,這些堅守戰疫一線的央企人!
"
凌晨,我確診了一例新冠肺炎患者
講述人:廖欽文 航天科技一院北京航天總醫院
時間:2月1日
地點:北京
“外邊還有3個病人。”護士辛賀靖一邊跟我說,一邊拉開診室門,安排下一位患者進來。我下意識地抬頭看了一眼掛鐘,23點 22分。熟練地往手上擠了快速手消毒液,一邊揉搓著,我一邊想著看完這3個患者,我一定得抓住機會,站起來好好活動活動早已僵直的腰背和肩膀,還得擦拭一下被霧氣覆蓋到視野模糊的護目鏡。
于珊珊漫畫《萬里長城永不倒》 張欣作
“大夫,我發燒了。”患者 30 來歲,神情堅毅,衣著整潔,話語簡練。從發熱門診醫生的專業角度來看,患者狀態還不錯,神志清楚,狀態良好,呼吸平穩,無急性病面容。
“低燒6天了。”“有咳嗽,沒痰。”“我老婆昨天也開始發燒了。”“家里還有個發燒的老人。”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這應該是病毒感染。
“你最近14天有去過湖北或者接觸過去過湖北的人嗎?”這是此次疫情出現后,每一位發熱患者都會聽見的一句問話。
“我1月19號開車回湖北天門老家,24號開車返回,第二天就燒了,在老家沒接觸過發燒的病人。”
我一激靈,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新型冠狀病毒”幾個字像過電一樣,刺激著我的每個神經細胞,防治指南里的診斷標準一遍一遍在我腦海里閃過。
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嗎?我會不會過度敏感了?短暫的思想斗爭后,“湖北+發燒+傳染性”3個特點堅定了我的判斷:一是必須盡快完成血常規和肺CT檢查。高度疑似患者,醫護人員一定要做好防護!我必須立刻、馬上、盡一切可能把醫護檢人員和其他患者的感染機會降至最低,等到確診再防護,一切都晚了。
有了方向,我加快手上開單的速度,嘴也沒閑著,用比平常快一倍的語速跟患者及家屬交代他們倆人必須同時做檢查,告訴他們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繳費、采手指血,怎樣少走彎路到達放射科。再三叮囑他們在醫院就診期間全程戴好口罩,去做檢查,不要在其他地方逗留。夫婦二人情緒穩定,接受信息能力很強,這讓我對處理好這個突發事件多了一份信心。
安排完這一切,我長出了一口氣,快速回憶了一遍有沒有什么遺漏,患者前腳離開診室,我“噌”一下站了起來,往診室門走去,這一刻似乎也感覺不到腰酸背痛了。
“打開窗戶,開紫燈,盡快退到診室外來。”我跟護士交代著,堵住了下一個患者進來的腳步。
“怎么了,大夫?”
“診室每天例行消毒時間到了,我在外邊跟您了解病情吧。”我撒了個善意的謊。
就這樣,我以最快的速度詢問完剩下兩個發熱患者的情況,獨自返回診室開出化驗單及CT申請單,引導他們盡快離開了。緊接著,之前幾個患者陸續回來找我看結果,還好都是普通感冒,交代好注意事項,他們也很快離開了。
時鐘指針很快走到了2月1日零點,那對夫婦還沒有回來,我和護士辛賀靖、檢驗員常曉鵬坐在沒開紫外線燈的大廳里。大門開著,凜冽的空氣撲面而來,很冷。空空的大廳有一種不真實的寧靜,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嗎?
“白細胞不高,淋巴比例降低,不太像普通病毒感染的血常規表現,甲流、乙流、支原體均陰性。”常曉鵬打破了平靜,這結果預示著患者離疑似病例又近了一步,我忽然有點慶幸自己“絕不放過一個”的想法。
“鈴鈴鈴……”電話鈴聲在寂靜的夜空中很是刺耳。我沖過去接起電話,是放射科值班大夫。經過放射科鄭曉風主任緊急閱片,確定病人“雙肺多發感染、呈磨玻璃灶、病變多位于胸膜下”。至此,最后一條診斷標準的符合,啟動了航天科技一院北京航天總醫院門急診新冠肺炎的應急預案。
作為接診的第一環,我立刻通知了感染科主任方蕾,然后加入了護士布置隔離觀察室的工作。與此同時,方主任提請專家組會診等后續工作也有序展開了。
等患者和家屬回到診室,專家組研判結果也出來了:確定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我們立即安排患者進入收拾妥當的隔離觀察室。由于患者家屬肺CT目前為陰性,不符合疑似病例診斷標準,隨后她駕車回家隔離。在診室外處理完最后兩名患者,我也徹底消除了所有的后顧之憂,發熱門診暫停接診,消毒。
穿好“猴服”,加戴上護目鏡、面屏、雙層手套后,我需要蘸取患者咽部分泌物送檢CDC進行核酸檢測,這是整個診療過程中傳染可能性最大的環節。
從剛接診的猶豫,到后來一步步肯定了我的判斷,這個時候的我已經沒有恐懼了,只怕操作不當辜負了領導和同事們的期望。
“加油!小心!”護士辛賀靖兩句簡單的話打消了我最后的顧慮,我精準快速地完成了曾經重復過千百回的操作。
然后,就進入了漫長而煎熬的守護和等待。為了減少人員感染的機會,我們3個人待命,通知了下一批值班人員暫不接班,把危險留給了自己。
最終,經過焦急而漫長的等待,患者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反饋回來,陽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戰役打響以來,這是北京航天總醫院第一例確診患者。護送患者進入隔離病房后,我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門診完成終末消毒。聞著滿屋的消毒水味兒,看著悠悠紫光籠罩下空無一人的診室,我們仨關上了門,退出了發熱門診。3小時后,這里將再次迎來發熱的患者。
這就是我,一名航天醫生與新型冠狀病毒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很欣慰自己不辱使命,做好了一名醫務人員的職業堅守,說實話,身處其中沒有過多的時間去感受恐懼。新的一天是我居家隔離的開始,也許那個時候我會后怕?但不管怎么樣,這一班崗我站好了。
盡最大努力,不辜負“逆行者”這個名字
講述人:周海燕 核工業總醫院護師
2月28日
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
小雨
2月28日,小雨,春天將至,萬物吐新,本該美好的一切因這場疫情,似乎將人們的生活按了暫停鍵。然而無論何時我們核工業總醫院的伙伴,永遠都是精力充沛,臉上都是充滿了自信和堅強。
孫亦暉副院長是我們蘇州醫療一隊的隊長,提出病房心愿墻上可以寫下患者的心愿。在注重患者疾病治療的基礎上,同時也關心著患者的心理健康。是的,我們隔離的是病毒,但絕不隔離愛。
和我來自同一個科室的趙旭明副主任醫師,第一次出艙后列出了穿脫防護服的很多注意事項,為我們還沒進去過的隊友們做好了更充分的準備。作為聯絡員的方晨副主任醫師,事無巨細幫我們每個人落實好各項事宜,我總是聽到他說手機又沒電了......
護士長王英每天她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不僅需要安排好一百多個護士的排班,協調好來自蘇州不同醫院的我們,讓護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還要協調物資、培訓等。
我們醫院的十位護理人員雖來自不同科室,可大家工作中磨合得相當順利,分工協作,相互幫助,所以當我們面對所在病區首例氣管插管,放置深靜脈導管時沒有慌張、沒有害怕,順利配合醫生完成這一系列的操作。
“逆行者”的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辜負這美麗的名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們會更加努力,不讓美好困在這個春天里。
“快遞”一張寶寶照片 一場跨越兩市三地的愛心接力
講述人:施曉松 核工業總醫院感染管理處處長
2月23日
武漢協和江南醫院
晴
今天下午16點,我和市立醫院北區的王瀅主任懷著愉悅的心情前往武漢協和江南醫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進行當天的督查工作。
是什么事情讓我們如此高興,這還要從前兩天說起:當天我們在江蘇醫療隊在慰問過程中發現在呼吸與重癥七病區住著幾位特殊的患者,她們是剛剛生完孩子的新媽媽。通過交談我們了解到其中15床的李女士是十多天前住院的,剛剛生完孩子還沒來得及看自己的孩子一眼,就住進了隔離病房,陪伴她的是同樣患有病毒性肺炎的婆婆,而她剛剛生下來的孩子,一出生就轉院到了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病房隔離觀察,她說現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夠看見自己孩子的照片,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健康! 她說:很想看孩子一眼,不知道孩子現在怎么樣了?說的時候眼睛里噙著淚水。
聽到年輕媽媽的請求,我們沒有立刻答應下來,因為我們在武漢也是人生地不熟,而且也不能隨便外出。我們只是安慰她說我們來想辦法!回到賓館,我們商量了好幾個方案,但都沒有實現的可能。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我們蘇州兒童醫院也有醫療隊來湖北,他們在黃石對口支援,幾經周折,我聯系上了江蘇赴黃石醫療隊的張新星醫生,當時他剛剛下班,聽到這個請求,二話不說馬上聯系他在武漢兒童醫院呼吸科的同學張李瓊醫生,愛心接力由此展開。
她聯系上了武漢兒童醫院新生兒病房醫生,拍到了孩子的照片!然后通過微信傳到了黃石的張新星手中,他立刻發到了我的手機上!就是這樣我們通過手機微信從江夏—黃石—武漢兒童醫院—黃石—江夏,終于把拿到了孩子的照片,今天下午,我們帶了一些水果到病房看望這位母親,她的床邊還有蘇州市立醫院欒誠送來的一些營養品,我們在床邊把孩子的照片發給了她。一開始她也不敢確認,后來當看到孩子腕帶上的名字時,她確定那就是她的孩子,她的婆婆也激動的把孩子出生的照片(這是他們唯一的一張孩子照片)找出來,放在一起看了又看,一直都舍不得放下。
這個特殊的時期,新冠病毒分開的是母子,分不開的是血濃于水的親情。醫者仁心,我想我們不僅僅是治愈患者,更重要的是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這也是每一個醫務工作者應該做的事情!
感謝蘇州兒童醫院援黃石醫療隊的張新星戰友,感謝武漢兒童醫院的張李瓊戰友,還有許多不知道姓名的好心戰友!我們一起完成了一次微不足道的愛心接力,希望所有的家庭都能早日團聚!
只要戰疫需要,任何時候我都會沖上去
講述人:張虹萍 國家電網湖北武漢供電公司物資部的應急物資負責人
前方沖鋒陷陣,后方彈藥補給。自火神山、雷神山電力建設工程啟動以來,張虹萍每天只休息4小時,兩個手機、一臺電腦,電話微信多方協調,白天黑夜不休不息,爭分奪秒地落實物資保障,促進了武漢供電公司“兩山”項目的快速推進。今天刊發張虹萍的“戰疫日志”,從中能深刻體會到,為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無論前方后方,每一位員工、每一個崗位都在英勇奮戰。
1月23日
今天是武漢宣布“封城”的第一天。由于疫情,湖北武漢供電公司宣布我們今日不用到崗,但我在家中一直關注著疫情情況。晚上八點多,我接到了鄭主任打來的電話,他說武漢要建“小湯山”醫院,公司的任務是3天內送電,必須立刻做好物資應急準備。放下電話,我內心中突然有一種氣血在上升。隨即我們立刻成立了“防疫電力應急物資小組”,由我來負責此次應急物資的統籌,朱亞靜負責公司倉庫內物資的調撥,樂軍花負責供應商尋源,杜方超負責落實公司倉庫物資情況,建了微信群方便聯絡。
晚上9點43分,我們收到了蔡甸公司發來的武漢小湯山醫院建設的需求計劃清單,大家絲毫沒有猶豫,立刻開始行動起來。大家心里都明白,武漢小湯山醫院電力建設工程是與新型肺炎病毒的賽跑,電力應急物資迅速到位是此次電力工程建設的基礎,我們必須要爭分奪秒地落實物資來源,為在建設前線的同事們備好這次“戰役”的“糧草”,才能保證入場后三天內送電,取得這次建設“戰役”的勝利。
到了凌晨1點58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摸清了應急物資的庫存和供應商存貨情況,還收到通知明天要去武漢小湯山醫院開會,匆匆洗漱完,但我卻睡不著了……
1月24日
一大早,我戴好了口罩,帶上了資料,就趕緊開車出門,街上人很少,有些冷清。但是越往蔡甸走,車越多,到達火神山項目現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番從沒見過的景象,這才知道什么叫熱火朝天。
我找到了湖北武漢供電公司搭建的臨時指揮部,會議持續了將近四個小時。會后,我理了理會議筆記,坐下來開始跟樂軍花、杜方超、朱亞靜打電話,由于現場情況條件限制,有些物資的需求計劃發生了變化,得趕緊聯系上他們才行。這時已是傍晚五點多,天色有些暗了下來,現場開始燈火通明。
回去的路上,道路兩旁萬家燈火閃爍,我想起了遠在襄陽的父母。將車停到了路邊,我給父母打了個視頻電話。電話接通了,屏幕里映出爸爸媽媽和姐姐的臉龐,“虹萍,還在忙呢?要注意身體。”媽媽說道。我的鼻頭一酸,媽媽長年被無緣由的神經性疼痛折磨,平日里我工作忙,無暇照顧,在本該一家團聚的時刻,自己卻不能守在母親的身邊。“知道了,爸媽,您二老照顧好自己,呆在家里,別出門,今年我沒法回家過年了,今天是三十,我給您拜個早年。”我對爸媽說。“虹萍,你放心忙你的吧,我會照顧好爸媽的,你記得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火神山建設需要你,我們會一直在背后支持你。”姐姐微笑著說道。沒時間說太久,我不舍地掛斷了視頻電話,但心中一酸,眼淚還是不爭氣地流了出來。
到了家里,我趕緊看了看微信群里的信息:第一批物資的來源,基本上落實了!我心里一陣激動,接下來,就是按時到貨了,我趕緊囑咐朱亞靜做好物資配送安排。“湖北紫電已裝車完畢,馬上出發,預計3點到現場。”“漢南周轉庫8臺箱變、4臺環網箱和架空絕緣線已全部送到。”大家在微信群里直播著出入庫情況和物資到貨情況。我一直瞪大了眼睛,生怕錯過一條消息。直到快凌晨3點,物資都到的差不多了,我才躺上床。但我眼前浮現的還是火神山的場面:一面面鮮艷的黨旗高高飄揚,一個個黨員服務隊隊員忘我工作。自己作為公司物資戰線的一名老黨員,只要戰疫需要我,任何時候我都會沖上去。
1月25日
上午,我接到了蔡甸供電公司小江的通知,他說火神山醫院現場需要增補一批物資,我趕緊又給大家打了電話,自己也趕緊在臺賬里查找了起來,為了物資能夠早點到位,大伙飯都顧不上吃。
終于尋源完成,這一天電話打下來,我是胳膊發酸、腦袋發麻,忙完歇下來,再抬頭,發現已是深夜1點多,我跟樂軍花互道了晚安,洗漱完剛準備休息,聽見手機震動,點開一看,發現是江夏公司人員發來了雷神山的物資需求計劃。我趕緊披起了外衣,爬了起來,又坐到了電腦跟前忙碌起來,直到這一批物資來源基本確定了,發到了微信群里,我才敢又躺下。
1月26日
“鈴鈴鈴……”我睜開了眼,看了眼手機,已經七點了,盡管從3點多到7點,只睡了不到4小時,我也趕緊爬了起來,物資還有一部分需要尋找貨源。
前期火神山已使用了一部分武漢供電公司庫存物資,雷神山的一些物資需要從外地的供應商處配送到武漢來。由于武漢地區“封城”交通管制的緣故,物流運輸成了一個大問題。眼下只有宜昌東明有合適的箱變貨源,而宜昌的物流車輛和司機都已放假,我只有趕緊聯系朱亞靜,讓他從武漢派車到宜昌,又給江夏公司負責人匯報具體情況,這才拿到了出城和進城的通行說明。
到了晚上8點,雷神山的物資基本到位,看著微信群里的消息,我才慢慢地舒了口氣,今晚,總算可以略微放松地睡一覺了。回想這幾天,自己就像上了一次真正的戰場,只要看到新聞上不斷更新疫情,不管有多累,內心中就不斷催促自己堅持、堅持、再堅持。接到任務時,我最擔心的是怕因為物資而耽誤了前線的施工進度,所以時刻自我要求現場需要幾點鐘到貨就必須幾點到。
外賣小哥送我們一包水煮花生
講述人:劉晉豫、楊雯麗、蘇閃閃、王飛紅、王閣(中國電建所屬水電十一局黃河三門峽醫院隊員)
時間:2月21日
整理:馮少彬-
地點:武漢
來武漢的幾天,一幕幕歷歷在目。
2月15日,武漢天河機場,飛機落地,機長的聲音再次響起“英雄的乘客您好,感謝你們挺身而出,馳援武漢疫情防控一線,西部航空會在這里等候大家,接大家回家!”。
“為你們服務是我們莫大的榮幸,保重,等著你們平安歸來!”空哥空姐深躬為我們送行。
命令緊急,行也匆匆,到達酒店,當打開背包的那一刻,禁不住淚濕雙目,這是母親為遠行的女兒準備的行囊,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事無巨細、面面俱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放心吧,我知道我是黃河三門峽醫院的女兒,無論病毒多可怕,無論工作多艱辛,義不容辭奔赴前線就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2月16日,寒冬、頑疾,已經使這座美麗的城市搖搖欲墜,又是一場雨雪,原本就冷清的武漢街頭更多了一絲寒意,下午醫療隊的成員們驅車前往漢江方艙醫院,由武漢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附屬協和醫院老師的帶領我們提前熟悉工作場所及工作流程。
在回程等車的途中,一個外賣小哥的摩托車突然停在了駱瑞、趙萍和蘇閃閃身邊,我們心想是不是擋著小哥給醫院人員送餐的路了,就往旁邊躲了一下,誰成想,小哥從保溫箱拿了一包花生塞給了我們。
“你們是從河南來的急救人員嗎?”“是啊”“我買了一袋花生,送給你們,感謝你們不辭辛苦來武漢幫助我們!”
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小哥就騎著車已經疾馳而過!這是一包水煮花生,沒有漂亮的包裝,只是用簡易的塑料袋裝著、大約有兩斤多。我們知道,小哥肯定不是早早就準備好的,武漢封城之下,是他們夜以繼日的擺渡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為每一家庭、為每一名醫務人員送去必需品。這一包花生也許是你一天的干糧,也許是你給孩子帶回家的一點零嘴,可你卻毫不猶豫地給了我們……,一包花生一片溫暖,這是武漢普通百姓的心聲,謝謝你,小哥,謝謝你給我們滿滿的感動。加油,小哥,加油武漢。我們一起按下武漢的快捷鍵。
武漢地處長江沿岸,很少有集中供暖,由于疫情的影響,所有酒店的中央空調系統全部停止運行,可能是酒店日常被服的備品有限,每人只有一床被子,說實話在北方城市里生活習慣了的我們,晚上在沒有暖氣的房間里住宿還真的有點凍得有點瑟瑟發抖,來武漢的第一夜大家都是和衣而眠。
當信息反饋給酒店,城市便捷酒店的鐘經理立馬回復:“已經給匯報上去了”“區管委會后勤今天會再給大家準備一床被子和換洗的床單,今天會到位的。”
送來的不僅僅是被褥,還有臉盆、內衣,還有蘋果,他們說“蘋果代表著平安!”。
同氣連枝是央企,千里異鄉有親人。2月17日下午,中國電建所屬湖北工程公司相關負責人驅車來到三門峽醫療隊駐地,看望黃河三門峽醫院隊員。為我們送來了消毒噴壺、洗漱用品、水果等等一大批生活物資,2月18日晚,又為部分隊員送來了羽絨服等御寒衣物。
放心吧,家鄉的親人,我們在這里生活得很好,也為盡全力完成這次光榮的任務,病毒不退,我們不退。
“方艙醫院”上班第一天 提前體驗白內障的感覺
講述人:石磊,黃河三門峽醫院呼吸與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黨員、臨時黨支部書記
2月15日晚,中國電建水電十一局黃河三門峽醫院23名醫務工作者,作為河南省第八批援鄂醫療隊成員順利到達武漢。經過一天的緊張培訓,2月17日,大家進入武漢江漢方艙醫院工作,石磊就是其中的一員,2月18日上午,石磊發出在方艙醫院工作的第一天日志。
時間:2月17日
地點:武漢
到武漢后,經過1天的培訓,初步熟悉了方艙醫院的工作流程和電子病歷系統的使用,今天我與程小憲主任在醫療組第一批入住江漢方艙醫院工作,因為經驗總是需要嘗試才能積累。
八點接班,要到兩點下班,期間是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廁所。我在六點多就起床,洗漱完畢,泡了一包泡面,連湯也沒敢喝。也是今天,平生第一次穿上了紙尿褲,為了今天的工作,盡管我相信自己的腸胃,但在前一天就沒有進食生冷,因為關鍵時刻紙尿褲是兜不住粑粑的,穿上紙尿褲始終感覺怪怪的,家里的孩子已經六歲了,盡管當年經常給孩子換紙尿褲,可今天拿起紙尿褲,對于前后依然讓我遲疑了半天,最終還是試對了,遺憾的是直到下班也沒讓它發揮作用。
七點鐘,我們準時出發,我們住的地方離江漢方艙醫院有半小時的車程。到了之后,實際情況與我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江漢方艙醫院建在武漢會展中心,我們進入員工通道,在院子里搭了很多帳篷,這就是我們的更衣區域,周圍有各種工作人員在穿梭,也有警察在執勤。在各個帳篷里,有許多已經到達的醫務人員在穿防護服。我們也排隊領到了隔離服,找了個帳篷開始穿防護服,盡管在之前已經培訓過好多次,可穿起來依然不是很順利。今天沒有配備高腰的靴套,我們將防護服的包裝袋套在鞋上,作為鞋套。在穿的過程中,市中心醫院喬瑞云老師一直在看著,一遍遍地檢查,我們再互相檢查完畢后,通過通道進入方艙。就這樣我們進入方艙還是遲到了二十多分鐘。
左一程小憲,中間石磊(手機包裹塑料薄膜拍攝)
出現了很囧的問題,護目鏡上的霧氣影響我們的視線,提前體驗了一把白內障的感覺。進入以后,里邊工作的同仁們告訴我們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在護目鏡上涂上碘伏來解決,雖然精細的東西看得不是很清,但是不影響大體的工作。交完班,我和程小憲主任負責5個艙,共100個病人。接下來開始查房,我們負責的方艙醫院中區是建在會展中心一層大廳,人很多,但井然有序,也特別祥和。在大廳中由擋板隔起來,一個個空間就是方艙,每個艙住著二十個病人,他們的被褥也是嶄新的,有24小時供應的熱水,有wifi,也有專門的圖書架。
雖然在方艙醫院住的病人都是輕癥,這100個病人,足足讓我們花費了兩個半小時,仔細地詢問病人的感受,詢問核酸檢測的情況,解答病人的問題,并把需要處理和查詢結果的都一一記錄,雖然我的字寫得不差,可今天記錄的也只有我自己認識。接下來開始處理醫囑,因為看不清電腦,只能請武漢的老師來幫忙下醫囑,期間還要不斷地來回答病人詢問的化驗結果和一些其他問題,因此效率十分低。下完醫囑,已經到了下午一點多,可以松一口氣,仍不時有病人來詢問,我們都一一解答。在忙碌的時候,也有一絲的汗,當汗落時,卻有一種瑟瑟的冷。因為防護服擋著耳朵,交流的聲音都比較大,也許是話說的多的原因,咽部時而有一些干癢。
水電十一局黃河三門峽醫院援鄂醫療隊在抗疫一線
時間過得很快,很快就到了兩點,到了下班的時間,接班的同事卻遲遲不到,想必也是像我們一樣,第一次來,對于環境的不熟和穿防護服的時間顯得過慢。等到他們來了之后,我們又仔細交代了方艙醫院工作的情況,和需要交班特殊病人和需要追蹤的檢查結果,然后結束今天的工作。
開始脫防護服,對于我們來說脫防護服也極為重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污染。在這里沒有流動水洗手,更不用說洗澡。脫防護服的程序一步也不能少,只能用快速洗手消毒液來做手衛生,每脫一步就洗一次手,前后洗十多次。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走,避免產生氣溶膠,也要避免污染。
脫完防護服以后,又等了一段時間的班車,回到住的快捷酒店,已經將近五點。回去以后,把身上的衣服脫掉,用含氯消毒液泡了起來,然后沖熱水澡。之后,給自己灌了兩大瓶水。一會同事把熱好的午飯端過來放在門外,我接住飯,還沒吃完,晚飯又來了。我一連吃了兩份盒飯。
今天的飯特別香甜!
從清潔區到隔離區 每道門的開合都像撞在心口上
講述人:楊曉雨 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七局集團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副護士長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七局集團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副護士長楊曉雨,成為中國鐵建系統最早馳援武漢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之一。一轉眼,楊曉雨已經在一線戰“疫”十多天了,她的近況一直牽動著企業和員工的心。近日,趁著換班間隙,楊曉雨講述了自己的工作日常。
時間:2月20日
地點:武漢
今天是2月20日,也是我援鄂抗疫的第11天。
上一次來武漢是2010年的春天,記憶中全是明媚的陽光和武大的櫻花,一切是那么美好。一別十年,再次來到武漢,是因為這個城市生了一場“大病”,我要和戰友們一起幫助她恢復到當初美好的樣子。
做好防護準備進艙。(右一為楊曉雨)
我工作的地方是硚口武體方艙醫院,這里分為ABC三個區,每區55張病床,收治著150多名新冠肺炎輕癥患者。每班護士需要進艙工作6個小時,加上穿脫防護服和全身消殺的時間,往往要超過10個小時。我們在艙內的主要負責測量生命體征、發藥、醫療用物清點、評估和書寫護理記錄、發放三餐等,每個班都忙碌且充實。
楊曉雨在酒店為援鄂醫療隊發餐
我們住在距離武體方艙醫院20分鐘車程的一家酒店里,這里住著來自山西省援鄂醫療隊的179名醫護人員,政府給我們配備了生活用品,志愿者也捐贈了很多食物。進艙前,我們就在酒店接受穿脫防護服的培訓,人人必須考核過關才能進艙。另外,我們還需要負責酒店這邊的測量體溫、病毒消殺、發餐和回收垃圾等后勤工作。
陌生人的鼓勵
上夜班的戰友們乘車出發
方艙醫院與酒店之間有專門的通勤車輛,有時候也會安排出租車接送。
2月11日晚第一次上夜班,司機大哥知道我是中國鐵建派來的醫護人員后,一路上忙不迭地感謝。“我媽媽就是得了這個病去世的,真的特別感謝你們大老遠地來幫我們!”司機大哥眼中閃爍著淚光,“我一解除隔離就出來工作,很多人都不敢,但我不怕,因為我要為我的城市貢獻一份力!”
“靈醒”的武漢戰友
楊曉雨與夜班戰友在一起
從清潔區到隔離區,每道門的開合,都像是撞在了心口上,讓人卻步。但每當我看到迎面而來的戰友——凝滿汗珠的護目鏡后面全是彎彎的笑眼,就會感受到無比溫暖。
我們看不清彼此的樣子,只能相互揮揮手,勇敢如戰士。前兩天聽說我的同事任志強主任和王瑞敏主任也來武漢了,我們在電話里相互鼓勁加油,現在武漢又多了他們,我感到特別踏實。
與治愈出院的患者合影
11歲的小女孩樂樂,和她的媽媽都收治在我們方艙醫院。原本這里只接收16歲至65歲的病人,可小女孩的爸爸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家里只剩她和媽媽,醫院就破例接收了她們,并專門安排兒科醫生為小樂樂制定用藥方案。
就像她的名字一樣,小樂樂天性樂觀,即使身患新冠肺炎,但小樂樂每天都在醫院按時上網課、寫作業、鍛煉身體,她不光能照顧好自己,還經常給我們唱歌,為我們加油。小樂樂,我們的小公主,我們一定會拼盡全力守護你!
前幾天,武漢下了好大的一場雪,長江兩岸銀裝素裹。這幾天雪后放晴,陽光普照在整座城市。
有人問我,你來武漢后悔嗎?我的回答是絕不后悔!能奮戰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是我無上的榮光!
患者阿姨問我怕不怕 我是學這個專業的,我不來誰來?
講述人:黃菊娜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所屬通用醫療三〇二醫院小兒外科、胸外科護士
1月27日,我和我的隊友們踏上了援鄂的征程,在這里我和戰友們一同培訓考核,一起奮戰在抗疫一線。
但是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我們卻從未一起吃過一頓飯,甚至連戰友莊青的生日也只是群里發祝福,我想等到疫情結束,我們能聚在一起吃飯的日子還有很多很多。
正式進入科室以后我和胡漫、廖春山分在了鄂州二醫院的重癥組,我知道我們肩上的責任有多重,但是肩負多大的責任使命就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我未曾忘記臨行前父親的囑托,我一定努力認真護理好我的每一位患者。
每天我和同事們換好防護服,進入隔離病房后就開始了緊張忙碌的工作。
輸液、加藥、翻身、吸痰、動脈血氣分析、 去掉抽和儀、調試呼吸機,每一樣操作都必須認真規范。
衣服汗濕了我們不知道、汗水同樣模糊了視線,再加上厚厚的手套使我失去了熟練穿刺血管的感覺,只有憑借著多年積累的經驗迅速地完成各項操作。
由于我們所在的鄂州二院不是中心供氧,而上呼吸機的病人氧氣不能斷的,所以氧氣筒用完了需要自己去拖來及時給病人換上。
雖然我一米六的個子,搬氧氣筒、拿起扳手更換氧氣筒都不是事兒,再糟糕的醫療環境也抵擋不住我們想要戰勝新冠肺炎的決心,管它什么輸液打針,管它什么粗活累活,拿起扳手干就對了!
2月5日,因為有個患者要上CRRT做血透,原本應該下午1點下班的,我卻拖到3點半才下班。但也是在這天,讓我深深地覺得所有的堅守都是值得的。
黃菊娜日志
病房里一位阿姨告訴我在此之前聽說貴州來的醫療隊要到鄂州支援,病房的患者們很感動,能夠舍棄自己的小家來支援湖北是多么偉大的一件事。
我說“我們都是自己報名志愿來支援你們的,我們貴州來了137人!”阿姨接著問我有沒有小孩?我告訴她“我有小孩,今年6歲半了,讀1年級了。”
阿姨又問我那你不怕嗎?我告訴她我不怕!
阿姨說她的孩子還小,擔心自己會不會死掉?
我告訴她“放心吧,沒事的,一定都會好起來的!我是學這個專業的,我不來誰來?你們都放心,我們從那么遠的地方來到這里我們都不怕你們怕什么?”
是的,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不要怕,有我們保護你們。
雖然我們很平凡,但是我們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打贏這場仗!
這個春節 我參與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講述人: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礦膠帶維修部副主任張雷
這個春節注定不平凡,在應對突發疫情的重大戰役中,張雷從點到面,從上至下,從制度的落實到文件的傳達,從防毒口罩的發放到各方人員的統計,他事無巨細。他說,一場戰役中,戰爭能否勝利與總指揮息息相關,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他既要打好疫情阻擊戰,又要做好安全生產、保外運工作,他要面對困難,頂住壓力,多年的工作讓他養成了記錄工作日記的習慣。
1月23日
1#2次破碎更換環錘,正值臘月二十九,我帶領檢修人員勠力同心,在下午4點之前完成了環錘更換工作。
1月24日
裝車倉1號溜槽裙子掉,我與機修隊隊長劉福軍在最短的時間內商量了一個較快的檢修方案,電、鉗、焊工通力配合,僅用4個小時就完成了更換溜槽裙子、更換加熱板及重新布線、接線工作。好開心!耶!
1月25日
110膠帶機偷停,我剛為妻子和孩子做完紅燒肉,接到電話用了22分鐘趕到現場,經檢查是1號AACM執行器故障,用時5小時完成更換執行器并調試。
1月26日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有些頭昏,不想起床,電修隊副隊長王曉剛說103膠帶機2號減速機溫度高,“一、二、三,我為自己喊起了口號,我強撐起身體,我必須去現場看看!電工配合鉗工檢查減速機潤滑油泵用時2小時。
1月27日
昨晚,我突然想起來消毒液已經發放了好幾天了,各隊應該用得差不多了,我要馬上在群里喊一聲,問問什么情況。又來電話了……兒子,爸爸答應你下五子棋只能再推到明天了!直接開路4號倉——4號倉406北側溜槽插板75%位置限位開關故障,更換限位開關用時1.5小時。
今天我又連續加班了!1月27日晚,裝車倉液壓缸損壞,我與機修隊聯系好,立即組織人員更換油缸,因現場多重因素導致不好更換,我又出了個好主意,和裝車調度聯系好,利用裝高的煤炭,站在高處處理故障又省時、又省力, 1小時后順利裝車。好開森呀!
1月28日
7點,裝車站啟機流程故障,影響裝車外運,集控隊長安烏云帶領孫磊迅速趕到現場,讓我遙控指揮,我還是不放心趕了過去,我到時,他們已經開始更換交換機和網線、網線接頭、核心交換機的檢查等工作。用時不長檢修完畢,調度馬上聯系鐵路人員進行裝車試機,維修人員在裝車過程中緊盯裝車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各種信號均顯示正常,故障排除,可以繼續裝車。
1月30日
我繼續值班,裝車倉1#溜槽緊急提升開關故障,電修更換磁開關用時1.5小時。
1月31日
今天我本應休息,但趙總和紅旺書記還在隔離,我必須堅持到底。媳婦說我瘦了很多,看看多日不照的鏡子里,我圓圓的下巴確實顯尖了,偷偷地上秤一量,天啊,我比年前瘦了7斤多!
記完1月31日的日記 ,張雷發現自己除了年三十在家吃了一頓團圓飯,基本都是在單位參加搶修和做疫情防控工作中度過。此時,踏著漸黑的夜色,他戴好手套,打算巡視一遍現場,回家補上失約,陪兒子下場五子棋,吃一頓團圓飯。新的一天,再戰斗。
一名河南“小湯山”建設者的10天10夜
講述人:劉東平,中建七局總承包公司中原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執行總經理
鄭州岐伯山醫院也被稱作河南“小湯山”,于2月6日正式驗收移交,圓滿完成任務的背后是廣大一線建設者的拼搏和奮戰,劉東平是這些建設者中的一員,他講述了自己在河南“小湯山”十天十夜的征戰之旅。
1月26日
1月26日,大年初二,早上9點,我接到公司領導電話,問有沒有回老家,是否在鄭州。我說沒有,一直在鄭州。 其實,我是準備回的,大年三十因為公司臨時有事給耽擱了。晚上看春晚,看到白巖松等朗誦的那個節目,我才知道新型冠狀病毒已經這么嚴重了。我老家在甘肅,車程差不多1600多公里,因為我回去給父母帶去風險就得不償失,何況還有孩子。和遠方的父母說明情況后,他們都表示理解,只是特別擔心孫子,一再囑咐讓照顧好他們的小孫子。當時,我想,要是父母在身邊該多好啊。 既然不能回家了,既然能為抗擊疫情做些貢獻,我就毫不猶豫地說,我在鄭州。尤其是聽到工程局接受了鄭州市委市政府安排的任務,我頓時感到很光榮,很興奮。堅定地回復道:“我30分鐘內趕到公司。” 家里就老婆孩子,他們原本不同意,我跟愛人說照顧好家里,我先過去看看……現在想來,這一出去,連續十多天一直沒回去過了。
到了現場,我才知道局里已經成立項目建設指揮中心,下午4點,局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丁建民召集各單位開會。晚上六點鐘,丁書記、局副總經理陳勝文再次召開部署分工會。因為時間非常緊,當天晚上就要所有施工圖紙設計完畢。會上,給總承包公司也分配了任務,聽到這個消息,我感到太激動了,終于要參戰了。
1月26日晚,近百名項目管理者火速赴鄭,數十臺大型土方設備連夜進場,構筑物拆除工作開始進行
連夜,總承包公司就召開了內部動員部署會,要求中原分公司作為主力部隊要全力完成任務。我感覺責任重大,立即就組建了方案組、施工組、人員調配組、材料調配組、安全組、商務組、資金組、應急組、宣傳組、后勤保障組等10個工作小組。當晚就明確了每個小組的責任人,成員及具體分工,任務和時間。
1月27日
現在分公司已經有60多名管理人員到現場了。上午11點30分左右,我們四工區就率先開始平整場地。
工人也開始幾十幾十人到了現場。這讓我很感動,昨晚跟分包分供負責人打電話,說我們要建設河南“小湯山”,他們都沒有推脫。
后勤保障組全力以赴保障建設者食宿工作
下午1點30分,我們才顧得上吃中午飯,這是在“小湯山”施工現場吃的第一頓午飯。我開始很擔心,春節加疫情,很多飯店都關門,這么多人能不能吃口飯,能不能吃上放心的飯?后勤保障組的同志非常用心,動員附近項目辦公人員,召集幾個項目廚師,全部在附近項目做好飯送到現場,讓大家吃飽吃好。來了一波又一波工人,后勤保障部不僅安排好吃,還安排好住,讓農民工兄弟也住上酒店,這是后勤人員的用心所在。戰場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后勤,是不會打勝仗的。
……
2月5日
2月5日,注定是一個被歷史銘記的日子。這天,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現名鄭州岐伯山醫院)綜合樓驗收并交付,作為建設者一員,見證這一時刻,內心著實有幾分激動。隨后,我匆匆來到南院的消毒供應中心,看見苦盼的鋼結構柱子終于開始運進現場了,內心非常高興。上午11點半,當第一根鋼柱吊裝完畢后,我激動得趕快進行了拍照留念。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建設工程綜合樓竣工交付現場移交會
將近36個小時,我都在為鋼結構構件從泰安運至曲阜加工、加工完畢從曲阜運至鄭州的事情協調。這36個小時,我幾乎每20分鐘跟蹤一次鋼結構運輸的進度,在晚上的時候,特別是2月4日晚,到凌晨1點還未確定運構件的車輛能否上高速,凌晨3點還在跟加工廠人員視頻監督進展情況……
南院鋼柱、鋼梁吊裝
時間就是生命,此時,對個人來講,已經沒有疲勞能趕得上焦急的期盼了。
2月6日
今天下午,站在改造的舊樓4層,盯著已經交付的北院項目和正在安裝鋼結構屋面的供應中心,我心中充滿了感慨。想來這幾天的經歷,看著消毒供應中心屋蓋即將施工完畢,我心中突然產生了一種懷念。這里很快就會由建筑的忙碌轉向救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忙碌,開始它新的使命,突然很留戀,很依戀這里。
激動之余,我趕回辦公室,喊了此刻不忙的付曉寧、鄭國勇、張博等同事,一起到在自己曾經奮斗過的地方拍照。想來人生不會有太多這樣的經歷,對我以及所有人來說,這個春節是最特別的。一個春節,雖然多了一些牽掛,多了一些疫情的緊張和街道的冷清,但在建設現場,沒有一刻絲毫的滯緩,大家都在為“鄭州小湯山”努力,希望它盡快實現接納新冠肺炎病人的職能。
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車成功試跑,時速400公里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正式下線……今年,中國中車接連推出一系列行業領先的新產品。”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金碚表示,企業應努力做好做精主責主業,不斷推出更加精良優質的產品,為品牌大廈添磚加瓦。
△《故事里的中國》第二季丨“人民英雄”張伯禮學生黃明講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年過古稀 心如朝陽 2020年2月,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張伯禮院士率領由來自天津、江蘇、湖南等地中醫醫療團隊組成的“中醫國家隊”,進駐武漢市江夏方艙中醫院。
“希望疫情結束,醫院能給我分配個男朋友。黨委書記趙玉蘭和工會主席付云為這對即將結婚的新人送上鮮花和祝福 這個愛情故事還要從踏上武漢的那天開始講起。”被隊員們稱為“申媽媽”的護士長申華坐不住了,隊員們結束抗疫工作返崗上班后,她決定當次紅娘。
在非洲很多地方,“中國建造”赫然可見:加納的國家劇院,疫情期間尼日利亞的方艙醫院,蘇丹的友誼大廳……談及中國援建,非洲六強選手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這些“中國建造”,凝聚了中國建設者的心血,更是中非友誼的見證。
首次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強制要求11月1日至21日曾到過14家指定跳舞場所的人士進行核酸檢測,違反者罰款等。在鄭州入境后進行集中隔離的外地居民,隔離期滿后不逗留,應盡快返回目的地,配合當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在中國中冶承建的斯里蘭卡中部高速公路第一標段項目現場,一條寬闊的路基在椰林掩映中向遠方延伸。斯里蘭卡《每日鏡報》日前報道說,在中國企業修建的中部高速公路完工后,從康提到科倫坡的路程將縮短到兩個小時以內。
” 在中國中冶承建的斯里蘭卡中部高速公路第一標段項目現場,一條寬闊的路基在椰林掩映中向遠方延伸。斯里蘭卡《每日鏡報》日前報道說,在中國企業修建的中部高速公路完工后,從康提到科倫坡的路程將縮短到兩個小時以內。
有了云棚系統根節點,遠在山東壽光的野虎蔬菜合作社的產業園便有了數據支撐,農戶不再依靠經驗種田,而是依靠精確的數據種田。除了云棚系統試驗區,譚家灣云上農業試驗場還布局有智慧網格試驗區、都市農業試驗區,涵蓋多種作業場景。
在觀展的觀眾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或是曾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援鄂醫療隊員,或是解除隔離的留學生,又或是展品提供者、親歷疫情的市民。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醫療隊劉青玲攜三位隊友,從西安來到展覽現場,看到援鄂醫療隊隊員們告別家人奔赴一線,忍不住落下了眼淚。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張伯禮臨危受命,于1月27日飛赴武漢參與新冠肺炎的救治,在抗疫前線奮戰了80多天。除了新冠疫苗,陳薇還率領團隊研發新藥,加緊研制針對特異性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單抗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