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6日14:04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內容樸實接地氣 形式多樣聚人氣
扶貧類節目正成為脫貧攻堅的“輕騎兵”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
中央電視臺的《決不掉隊》《扶貧周記》、東方衛視的《我們在行動》、河南衛視的《脫貧大決戰》、廣西衛視的《第一書記》、海南衛視的《脫貧致富電視夜校》……近年來,各種扶貧類電視節目紛紛涌現,為電視熒屏增添了一抹亮色,成為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輕騎兵”——
若干年后,當人們回望今天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時,電視媒體留下的那些影像,注定會成為珍貴的歷史記憶。畫面切換間,人們需要銘記的,除了電視記錄者的角色,還應該有參與者的身份。過去幾年,很多電視節目深度參與脫貧攻堅戰,在不同的場景中扮演著扶貧故事講述者、扶貧政策“翻譯官”、扶貧資源“連接器”的角色,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用攝像機寫下了屬于自己的詩行。
東方衛視的扶貧節目《我們在行動》(第三季)中,童謠、李宗翰身穿彝繡服飾為推介會助力。資料圖片
做好扶貧政策的“翻譯官”
貧窮不僅會限制人的想象力,也會限制人的認知力和理解力。
位于燕山北麓的河北豐寧是國家級貧困縣。該縣的十七道溝村,隱藏在大山深處,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民們曾經居住在破舊的房子中,幾十年如一日地忍受著貧困的煎熬。
這里曾是扶貧政策無法到達的“最后一公里”。就拿土地流轉來說,不少村民對于把祖祖輩輩視為命根子的土地流轉給企業和種糧大戶總是不放心。“萬一企業經營失敗了怎么辦?”“萬一人家將來不愿意把土地交還給我怎么辦?”“土地租出去,萬一遇上歉年糧食不夠吃了怎么辦?”……徘徊在村民心頭的那么多個“萬一”,反映出鄉親們對國家的政策不了解。
東方衛視的《我們在行動》(第四季)中陳蓉、張藝興走訪翁丁村茶社。資料圖片
要治窮病,先治“心病”。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節目組帶著演員王寶強、郭碧婷和企業家潘石屹等名人走進十七道溝村,他們所做的,不是給貧困群眾送點糧、油、米、面,而是耐心地為他們宣講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勸說他們加入村民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和分紅的形式發展養豬場。
看到平時只能在電視上見到的名人出現在村里,并親自為大伙兒的脫貧致富出謀劃策,村民們的臉上漾滿了笑容。
就這樣,《我們在行動》利用名人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為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進行了成功的“翻譯”,化解了群眾心頭的疑慮,幫助當地搞起了跑山黑豬養殖,還幫他們打造了一個極具鄉土特色的跑山黑豬旅游文化節。節目播出后,當地的跑山黑豬肉銷售額達220多萬元,數十個加入了合作社、投身黑豬養殖的貧困戶迅速脫貧。不僅如此,很多十七道溝村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被節目中展現的黑豬養殖業吸引,紛紛回鄉參與黑豬養殖,形成了本土人才回流的好現象。
目前,利用名人來助力扶貧已成為扶貧類電視節目的“標準動作”。《決不掉隊》中,劉媛媛、黃薇、韓磊等社會知名人士相繼成為節目的體驗嘉賓,實地體驗貧困,為幫助貧困戶脫貧奔走呼吁。《脫貧大決戰》中,知名主持人阿丘擔任脫貧觀察員,還邀請了海霞、剛強、水均益、鄧亞萍、任魯豫等觀眾耳熟能詳的名人擔任“特約記者”。名人和脫貧掛起了鉤,“特約記者”和農村連上了線,名人形象的情境置換帶來巨大的陌生化效果,產生了諸多的“不確定性”,從而擴大了貧困地區的知名度,也為節目吸引觀眾創造了條件。
甘為扶貧資源的“連接器”
電視節目參與扶貧,是作秀還是動真格?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認為,扶貧類電視節目要想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必須把宣傳的“形”與脫貧的“實”結合起來,甚至“實”比“形”更重要,不僅要做脫貧攻堅的記錄者,更要做脫貧攻堅的參與者。如果貧困群眾不能通過節目獲益脫貧,節目的形式再花哨,內容再好看,收視率再高都算不上成功。
一無資金,二無技術,扶貧類電視節目如何才能鼓起貧困群眾的錢袋子?“攢局,當好各類扶貧資源的‘連接器’。”《我們在行動》節目制片人陳蓉這樣回答。
在她看來,明星有影響力,企業家有資金、項目且懂市場,科研人員掌握技術,這些人在脫貧攻堅中,單打獨斗效果可能不明顯,可一旦將他們“嫁接”到一起,幫他們找到相匹配的社會資源,便會發生奇妙的化學變化,產生扶貧的巨大能量,而扶貧節目應該承擔起組局者的角色。
扶貧節目的主創人員更像產品經理,在他們的組織和策劃下,《我們在行動》中的企業家、明星、科研人員,每到一地都在深入了解、體驗和思考的基礎上,為當地選擇一款有特色、有潛力的農產品,幫他們做品牌包裝、產品宣傳、技術支持、市場對接,為貧困群眾提供“一條龍”式的脫貧方案。比如,在云南楚雄,節目組發現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彝繡別具民族風情,但繡娘水平參差不齊、繡品銷售渠道單一、設計不足,于是節目組主動聯系致力于推廣彝繡的服飾龍頭企業整合資源。
無獨有偶,《脫貧大決戰》也將整合社會資源作為節目的重要發力點。在節目的牽線搭橋下,河南濮陽范縣聯合知名烹飪學校,為當地的韓莊村打造荷花宴食譜,助力鄉村旅游;河南方城縣聯合視頻客戶端,教授村民通過直播售賣農產品;三門峽盧氏縣聯合鄭州師范學院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幫助當地打造蘭花工程實驗室,助力產業升級。
當好貧困群眾的貼心人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多次參加文藝扶貧活動的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精神上的貧困比物質上的貧困更危險。
翁丁村是云南中緬邊境的一個民族村莊,新中國成立后才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了社會主義社會。得知當地25歲的佤族小伙肖光華返鄉助力家鄉脫貧事業時,《我們在行動》節目組邀請千里之外的老藝術家牛犇專門視頻連線,為肖光華和鄉親們加油打氣。歌手張藝興將流行音樂和當地民族音樂巧妙融合,創作一曲《芭蕉樹》,希望用音樂提高鄉親們的心氣兒。“送文化”活動讓當地村民的無奈和憂愁少了,活力和希望多了。
《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經常將脫貧典型人物請到臺前,跟觀眾分享自己的脫貧致富經驗。例如,海南省瓊中養蠶致富帶頭人王國謙等脫貧致富典型,更容易激發貧困群眾的移情心理。《脫貧大決戰》則依托河南衛視品牌欄目《梨園春》的戲曲名家資源,將戲臺搭到了貧困群眾的家門口,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戲曲形式,倡導貧困群眾樹立自強、誠信、感恩意識,激發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內生動力。
專家認為,這些扶貧類電視節目,不再以獵奇的目光而是以平視的角度看待貧困群眾,講述他們的故事,反映他們的呼聲,為他們鼓勁打氣,并組織各種資源發展扶貧產業,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為電視熒屏增添了一抹亮色。
“以前做節目,總怕同行模仿,而現在這個節目的模式,我們希望它在全國開花。”陳蓉說。
《光明日報》( 2020年01月02日 08版)
近日,“百團千場”下基層惠民演出在內蒙古各地開展,一大批優秀節目和綜合服務跟隨烏蘭牧騎隊員的腳步穿過大漠戈壁、跨過林海雪原,來到農牧民的身邊。在包頭市九原區烏蘭牧騎,隊員李文妤正在錄制民族舞的教學視頻,幾百名跳舞愛好者,不用出家門,不用交學費,就有老師教跳舞。
新華社鄭州10月29日電題:從送文化、種文化到創文化———解碼鄉村文化振興的河南探索 2016年以來,河南從9萬名注冊文化志愿者中征招了1.6萬人,組成一支支文化志愿小組,分赴全省貧困鄉村,以志愿幫扶帶動農村開展文化活動,讓鄉村生長出一支永不離開的文化隊伍。
鄉村文化振興,不能只靠送文化,也要種文化,讓農民自己創文化。近年來,河南在鄉村文化振興探索上尤其注重激發內生動力,通過培育一批文化志愿者隊伍、挖掘一批鄉村文化能人,在農村廣闊天地留下一批永不撤離的文化“輕騎兵”。
海關方面全口徑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在線成交進出口總值6044億元,同比增長6.7%。連續下調關稅、積極擴大進口、持續深化自貿試驗區各項改革、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今天的中國,正鍥而不舍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在維護好老客戶的同時,我們根據海外市場需求,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在石家莊市還有不少外貿企業像好利服飾一樣,圍繞市場需求轉型,用“繡花功夫”精耕海外市場。在疫情影響下,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中的“尖子生”,成為穩外貿的“輕騎兵”。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海關跨境電商監管平臺進出口增長26.2%,其中,出口增長28.7%,進口增長24.4%,遠高于外貿整體增速。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司司長李魁文介紹,今年海關全面推廣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監管措施,解決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難”的問題,全力支持跨境電商出口企業“賣全球”。
“鄉村旅游能有效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吸納當地剩余勞動力就業,能大幅度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和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提升。《意見》特別提出促進文化、旅游與現代技術相互融合,發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強現實、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游消費內容。
7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并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圍繞總書記考察期間的重要活動推出系列解讀,今天推出《這支"紅色文藝輕騎兵",習近平再次為他們點贊》。
全國各級宣傳文化部門組織小分隊近1.2萬支,在各地開展慰問演出、文藝輔導、非遺展示、送戲下鄉、書畫展覽等一系列文化文藝活動。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小分隊,更是提前一天冒著雨夾雪,從武漢趕到陽新。
2019年元旦、春節期間,中央宣傳文化部門和全國各地有關部門廣泛開展了“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全國各級宣傳文化部門組織小分隊近1.2萬支,在各地開展慰問演出、文藝輔導、非遺展示、送戲下鄉、書畫展覽等一系列文化文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