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6日11:39 來源:河南日報
編者按:
1月6日出版的《河南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刊發重磅文章《高昂“鄭龍頭”做強增長極》。
文章分“動起來,高昂中部崛起開放龍頭”“強起來,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美起來,全面提升城市氣質氣派”三個方面,系統呈現鄭州“這座擁有3600年歷史、GDP過萬億、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城市,從未像現在這般牽動全局、備受矚目。”奮進新時代,高昂“鄭龍頭”,“鄭州正以全新的姿態,向世人講述新的中原故事。”
以下是文章全文: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在《求是》雜志刊發,把鄭州列為10個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城市之一,賦予了新的戰略定位和使命擔當。
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指出要強化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
大河之畔,天地之中。這座擁有3600年歷史、GDP過萬億、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城市,從未像現在這般牽動全局、備受矚目。
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扛起使命、把準方向、交好答卷。鄭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動員全市上下準確把握中央和省委對鄭州的定位、要求和期望,凝心聚力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在推進中原更加出彩、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好戰略支撐作用。
奮進新時代,高昂“鄭龍頭”。鄭州正以全新的姿態,向世人講述新的中原故事。
動起來,高昂中部崛起開放龍頭
過去門戶在沿海,如今越來越多的門戶就在“身邊”。近日,鄭州藥品進口口岸獲批,正式結束了河南“只有進口藥品、沒有藥品進口”的歷史。
口岸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物流通道樞紐建設的關鍵載體。目前,鄭州功能性口岸增至9個,口岸的樞紐和通道優勢進一步鞏固提升,已成為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城市。
居中致遠,在全國經濟地理版圖當中,鄭州最大的比較優勢是交通樞紐。堅定走好“樞紐+開放”的路子,搶先打造國際交通樞紐門戶、對外開放體系高地和參與國際合作高地的“一門戶、兩高地”體系,“鄭州樞紐”在動起來、強起來。
擦亮名片,打造屬于自己的“勢”。2019年12月1日,鄭渝高鐵鄭襄段、鄭阜高鐵和京港高鐵商合段同日運營,米字形高鐵網加速成型。暢通高水平開放通道,“鄭州—盧森堡”雙樞紐做大做強,鄭州機場獲批第五航權、客貨運中部“雙第一”;中歐班列(鄭州)擴量提質,保持每周去程14班回程10班高頻運行,年度開行首次達到1000班;培育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E貿易輻射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空陸網海“四條絲路”拓展延伸、功能融合,一個內通外暢、多式聯運、高效銜接的國際綜合交通和物流樞紐逐步確立。
放大樞紐優勢,打造競爭優勢,轉化出彩勝勢。目前,鄭州在加快形成以航空為主的國際交通、以高鐵為主的國內交通、以軌道為主的大都市交通網絡,提高樞紐通達能力和集疏能力。
開放是國家中心城市最鮮明的特征和亮麗主色。作為全省參與全球競爭、集聚高端資源的門戶樞紐和戰略平臺,鄭州這個龍頭昂得越高,河南發展就舞得越好。
大時代呼喚大開放,大發展需要大開放。處于千載難逢的機遇期,鄭州的開放支撐和開放態勢從來沒有像現在這么強勁。
圍繞打造“一門戶、兩高地”,鄭州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著力統籌“五區聯動”“四路協同”,加快建設成為以自貿試驗區為引領、以航空港實驗區為載體、以綜合性交通樞紐為依托、以開放體系為保障,全面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合作、有力支撐全省乃至整個中部地區崛起的內陸開放高地。
開放的鄭州大有可為,開放的鄭州前景廣闊。
強起來,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冬日的鄭東新區智慧島,升騰著新的發展希望。依托全島覆蓋的5G信號,借助全面協作的智能網聯交通系統,自動駕駛巴士“小宇”每天載著“白領”“創客”們智享出行。
數字“賦能”城市。2019年的最后一天,鄭州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升級,盒馬鮮生等一批項目簽約落地。去年,正是在阿里巴巴、華為、海康威視、新華三、大華、浪潮、中國電子等行業領軍企業的落地帶動下,鄭州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成功躋身全國“數字一線城市”十強。
產業是經濟的根基,是培育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
謀篇布局起好步,狠抓落實見行動。1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鄭州市2020年總投資309億元的第一批5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鳴響了鄭州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的“第一槍”。今年鄭州擬實施省市重點項目823個,總投資2.04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241.6億元。
速度經濟時代,時間效率尤為重要。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代表,發揮“航空+保稅”的優勢,著力打造突出時間效率需求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產業集聚地,逐步匯聚起一大批智能終端的品牌商、制造商、軟件開發商、運營商、物流商,200多家智能終端相關企業簽約入駐。
目前,鄭州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智能終端(手機)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液壓支架和盾構生產制造基地、全球最大的客車研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速凍食品生產研發基地和物流中心,建成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等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保持中部省會城市首位、跨入全國第一方陣。
把握產業演變規律,鄭州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把高質量發展制造業作為主攻方向,推動數字經濟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耦合共生,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讓產業鏈、服務鏈、創新鏈銜接更緊密、支撐更有力,確保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工業中的比重達30%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穩定保持在30%以上。
“城市里的每樣創新,都會影響天空的樣子。”《看不見的城市》一書中這樣寫道。
全力補好科技創新短板,鄭州提出把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最好的區域讓位給科創產業,依托沿黃生態走廊將自主創新示范區、金水科教園區、智慧島、鯤鵬軟件小鎮等串聯起來打造沿黃科創帶;高標準建設鄭州科技大市場,助推科技成果加速轉化。
夯實“硬核”,集聚動能,鄭州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美起來,全面提升城市氣質氣派
“之前小區環境臟亂差,都不想多出門,改造后,燈明、路平、行暢、景美,不由得想多出來轉轉。”金水區化纖廠小區居民崔喜全滿臉洋溢著幸福。
群眾的笑容,是最好的褒獎。人民城市為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遵循城市發展規律,鄭州突出“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城市發展格局,推進城市高品質建設和管理,增強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為人民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鄭州以城市道路綜合改造工程、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城鄉接合部綜合改造工程和改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三項工程一項管理”為抓手,著力改進城市管理與改善人居環境,進而帶動城市形態更新、業態更新、功能更新,加快老城區復興、東西均衡發展,向人們展示一個更加出彩的鄭州。
城市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平臺,是最大的公共產品。鄭州在做“大”的同時,正在經歷一場由外到內的“美麗蝶變”:繡花匠心設計管理城市的角角落落,讓每一個建筑和城市景觀成為一個個“作品”;推動“綠城”向“綠都”跨越,人們在城市道路上開始找到“逛街”的感覺,在家門口收獲公園城市的“詩意生活”。
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必然是一個富有活力、和諧宜居的城市。鄭州以核心板塊建設為帶動,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科學謀劃和集中打造商代王城遺址、二七商圈、龍湖金融島等30個以1—3平方公里為尺度的片區核心板塊,使之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支撐點、城市建設開發的新亮點、城市網絡結構的關鍵點,帶動各個城市片區提升品質,走好多中心、組團式、集約化、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發展路子,讓鄭州成為高“性價比”的城市。
偉大的城市,都是時間的作品。可以想象,未來的二七商圈打造成“鄭州人的精神家園、河南省的消費中心、全國城市復興的典范”,紫荊山路打造成像上海的南京路、杭州的延安路一樣的城市商業大街,中州大道打造成最具現代化城市特質的迎賓大道,鄭汴洛軌道快線沿線文化資源串聯打造成世界級的精品文旅線路……這樣的鄭州一定是一個“強鄭州”,活力迸發、魅力四射。
文化是城市之魂。鄭州因黃河而生,千百年來,滔滔黃河孕育了嵩山文化、黃帝文化、商都文化、河洛文化、姓氏文化、客家文化等,具有深遠影響。
“扮靚”黃河,彰顯內涵。圍繞打造沿黃生態保護示范區、國家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的目標定位,鄭州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建設,高水平規劃建設黃河文明博物館,傾力打造沿黃河文化帶,突出“自然風光+黃河文化+慢生活”,涵養城市“精氣神”,讓鄭州更有特質、更具品位。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行走在時間里,鄭州全力構筑大交通、大開放、大產業、大文化、大生態的“城市之勢”,提升開放包容度、要素集聚度、城市美譽度,增強其競爭力、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力,一個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乘勢而起。
鄭州,一個來了都說“中”的地方。未來之鄭州,更“中”!
12月6日記者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志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出土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微型鳥雕像入選。這是繼2007年、2008年出土8萬至10萬年前的許昌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細石器之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
日前,記者從河南省通信管理局獲悉,為積極支持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推進洛陽濟源深度融合發展,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決定取消洛陽濟源之間固定電話長途通話費,實現兩市固定電話資費同城。自2020年11月30日24時起,洛陽、濟源兩市固定電話互撥免收長途通話費,改按本地網固定電話通話費標準進行計費。
10月26日,義烏的1.57噸貨物乘坐跨境電商出口專線包機從鄭州機場運往歐洲,標志著義烏—鄭州市場采購貿易“物流鏈”打通。投資河南的企業分布在多個行業:物流、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新能源、文化教育、金融、礦產、零售、商業貿易、現代服務業等。
11月18日上午,我省黨政代表團抵達江蘇南京學習考察。
11月16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云上博覽會)在北京舉辦開幕式,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江凌及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省廣電局主要負責同志和各省管國有文化企業主要負責人出席了河南分會場活動,并對正式開館的云上文博會河南館進行了巡館。作為疫情常態化下以全新方式參與的一屆重要文化盛宴,共有124家河南文化企業、新聞出版、優秀文化產業園區參與了文化產業綜合交易展示。
11月17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河南省近日新建一批共3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使河南省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240家,進一步提升了河南省高能級創新平臺的科技實力。比如,依托鄭州大學建設的“河南省晶態分子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由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臧雙全教授擔任。
原標題:《河南社科院專家建議河南優化生育政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孩》今年河南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王建樹提交建議,呼吁“盡快制定河南省人口發展戰略盡快放開生育”。
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根據各省(區、市)醫療保障局自愿申報的情況,確定了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豫劇現代戲《重渡溝》獲得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 “文華大獎”,并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巡演劇目,在全省開展巡演。“劇中的馬海明一身正氣,代表了當下許許多多基層共產黨員的鮮活形象,他始終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即便步步艱難,卻永不言棄。
11月6日,第三屆進博會河南交易團采購需求發布暨現場簽約會在上海舉行,省長尹弘出席。現場簽約儀式上,我省企業與境外客商共達成98個貿易合作合同,總金額373億元,涵蓋了高端裝備制造、原油、礦產品、醫療器械、日用消費品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