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2日08:18 來源:新華網
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在南大洋宇航員海進行綜合科考期間,不時遇到形態各異的冰山,它們是南大洋上的靚麗風景,也是船只的安全風險隱患。
宇航員海上的冰山(12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劉詩平攝
從42歲起,秦大河便只能依靠他的假牙品人間百味。1989年,一支由中、美、蘇、法、英、日6個國家的6名隊員組成的國際橫穿南極考察隊,從南極半島的頂端出發,開始舉世矚目的南極“長征”。1990年3月3日,徒步近6000公里后,考察隊順利抵達終點——東南極洲的前蘇聯和平站,按最長路徑成功橫穿了南極大陸。
2月12日,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在羅斯海阿代爾角執行國際合作項目,協助新西蘭南極遺產信托基金組織在此處建設營地及儲存物資,以保護南極重要歷史文化遺址。據悉,在我國第34次南極考察期間,中方考察隊員就曾協助新西蘭隊員在阿代爾角開展營地建設工作。
海洋微塑料污染廣受國際社會關注。25日,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在南大洋宇航員海的東經45度斷面進行海洋微塑料拖網取樣作業。當天上午,考察隊搭乘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在拖網作業期間將航速降為每小時2海里。
搭載著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的“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考察破冰船19日穿越南極圈,將于北京時間20日傍晚時分抵達南極中山站外圍的陸緣冰區破冰前行。
中國南極長城站首任站長 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原黨委書記 顏其德:我記得到了下午大概6點多鐘的時候,突然海浪逐漸增大。到20世紀80年代,全世界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40多個長年科學考察基地以及100多個夏季站,而中國當時還沒有人踏上過南極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