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15:19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這座島,正聚變未來
北緯31.47度,東經117.18度
這里是科學島——
安徽合肥西郊2.65平方公里的小島
在這座智慧之島上
科學家們正在“聚變”人類的未來
這是世界上最“熱”的島
一個“人造太陽”項目
在這里穩步推進
科學家通過可控核聚變
追逐安全、清潔的終極能源之夢
上億攝氏度超高溫
零下269度超低溫
超大電流、超強磁場、超高真空
冰與火的碰撞
東方超環EAST正吸引世界目光
這是一座為絕望者增添希望的島
穩態強磁場
科學島的另一大裝置
如同一臺高精“放大鏡”
透射出物質的本質特性
它讓靶向藥物更“個性”
腫瘤細胞生長可以被抑制
在未來,癌癥
將不再是“死亡”的代名詞
這是一座正在破譯環境危機密碼的島
毒害人類健康的霧霾
從何而來、怎樣漂移、如何消散
科學島上站著一排
監測PM2.5和臭氧的“激光哨兵”
實時監測、區域組網
大氣污染實現精確溯源
激光雷達
讓頭頂的天空更藍
這里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
有的人放棄優渥的一線科研資源
成為第一代“墾荒人”
有的人古稀之年開始創業
畢其一生要“在中國建世界一流的強磁場”
有的人長時間站著做實驗
木地板上已經磨出了一雙腳印
有的人一年三分之二時間吃住在實驗室
睡的沙發都磨破了打著補丁
......
科學島上
他們追求人類美好幸福生活
他們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奮斗
他們
正青春
近日,我國核聚變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核聚變實際上是整個宇宙的能源,建造“人造太陽”也是為了通過核聚變反應持續穩定地輸出能量,最終解決人類的能源問題,從而造福人類。
(記者蔣建科、馮華)12月4日,我國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在成都正式建成放電,標志我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HL—2M將進一步加快人類探索未來能源的步伐。
這標志著我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托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將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其等離子體體積達到國內現有裝置2倍以上,等離子體電流能力提高到2.5兆安培以上,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度,能實現高密度、高比壓、高自舉電流運行。
記者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實現首次放電,標志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托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項目于2009年由國家原子能機構批復立項,由中國核工業集團西南物理研究院(以下簡稱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設計建造。
2019年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占GDP比重為2.19%;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十三五”時期,我國深入推進人才管理體制改革,持續完善科技人才計劃體系,高等院校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提升。
題:胸懷祖國服務人民 淡泊名利敢于創造——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科技工作者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大家表示,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胸懷祖國、服務人民,不計名利、敢于創造,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
走進寧波雅戈爾集團的智能工廠,只見剪裁好的布料通過全球首條西服吊掛流水線,在機器和人工的配合下拼接成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寧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竣工智能化項目5450個,生產效率平均提高31.4%,企業運營成本平均降低9.8%,上云企業累計突破7萬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近年來,我國加快落實改革舉措,進一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速成果轉移轉化,為科技創新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熱解讀8月19日,在安徽省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安徽創新館,了解安徽省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情況。重大科技成果發布,致信勉勵研發人員……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在用實際行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中國“智”造。
8月19日,在安徽省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安徽創新館,了解安徽省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情況。重大科技成果發布,致信勉勵研發人員……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在用實際行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中國“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