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4日14:45 來源:求是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科技創新事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式發展。
一、創新型國家建設穩步前進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重大機遇和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密部署,形成了從思想到戰略到行動的完整體系,確立了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近年來,我國科技資源加快匯聚,科技實力顯著增強,向創新型國家行列穩步邁進。
科技創新完成頂層設計,創新驅動成為廣泛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完成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成為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我國科技創新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變革,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增強綜合國力和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
科技投入實現高速增長,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研發資源投入力度的持續加大,為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2012—2019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從1.03萬億元增長到2.17萬億元,年均增速達到11.3%,是世界第二大研發投入國;R&D經費占GDP的比重從1.91%提高到2.19%,已超過歐盟平均水平。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等項目培養出一批頂尖創新人才和領軍人才,2012—2018年間R&D研究人員從140.4萬人年增長到186.6萬人年,已形成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研究人才隊伍。
科學研究能力顯著增強,重大科學成果競相涌現。我國持續加大對科學研究特別是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建設完成中國散裂中子源、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等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2019年正在運行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達515個,在推動重大科學研究、夯實原始創新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等的支持下,科學家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勇攀科學高峰,取得了一批重大科學成果,首次通過實驗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首次發現鐵基超導體中的馬約拉納束縛態,首次人工創建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為推動世界科學前沿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技術創新實力大幅提升,前沿關鍵技術持續發力。2012—2019年,我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從53.5和14.4萬件增長至124.4和36.1萬件,均居世界首位;專利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海外布局日益優化,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我國PCT專利申請量從1.9萬件增至5.9萬件,躍居世界第一。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前沿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超級計算機擁有量位居世界前列,先進激光制造工藝取得突破,高鐵制造技術和運營邁上新臺階,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二、科技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科技體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改變不適應新時期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的體制機制,通過制度調整和重構,激發科技創新主體活力,提高科技創新的效率和水平。近年來,我國加快落實改革舉措,進一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速成果轉移轉化,為科技創新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科技創新治理全面優化,重點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在宏觀管理體制機制方面,我國建立了國家科技決策咨詢制度,科技決策更加科學化、民主化;啟動了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科技計劃布局更加優化。在基礎性制度方面,國家科技報告制度和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全面實行,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制度進一步強化。在評價制度方面,科技評價制度改革、職稱制度改革、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建立起以質量、績效、貢獻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優化了科研環境,大幅減輕了科研人員負擔。初步建立起約束與激勵并重的科研誠信制度體系,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持續增強。
國家創新體系效能不斷優化,創新主體活力競相迸發。企業研發日益活躍,2019年有507家中國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企業名單,在無人機、電子商務、云計算、人工智能、移動通信等領域成長起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高校教育科研實力不斷增強,科研院所研發能力整體提升,新型研發機構大量涌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2019年日均新登記企業2萬戶,各類市場主體達1.2億戶。科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截至2019年底,已建成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177家,國家備案眾創空間1888家。
創新激勵政策接連出臺,成果轉移轉化穩步發展。高效持續運轉的科技創新生態系統離不開良好的市場和政策環境,國家接連出臺政策法規予以保障。稅收支持中小企業研發活動力度不斷加大,2018年有8.4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減免企業所得稅375億元。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更加健全,知識產權侵權查處力度不斷加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完成從修訂法律、制定配套政策到部署具體行動的“三部曲”,極大促進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2019年技術市場成交合同數達48.4萬項,成交額達2.2萬億元。
三、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的最終目標是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使科技成果惠及人民群眾。為此,國家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結構升級和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讓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放心的食品藥品,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貫徹落實。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區域創新高地加快形成。科技創新有效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和新動能培育。高技術產業蓬勃發展,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5.7萬億元,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5.7萬億元。國家高新區不斷壯大并取得巨大經濟效益,2018年,169個國家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34.6萬億元,出口創匯5631.2億美元。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競相涌現,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等產業加快發展,2019年“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6.3%。區域創新引領地方經濟轉型升級,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長三角區域創新共同體建設等重點區域科技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北京、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創新型省份和創新型城市建設成效顯現。
科學攻關阻擊新冠疫情,新技術保障精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堅持以科學為先導,綜合運用科技創新成果,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圍繞“可溯、可診、可治、可防、可控”,聚焦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5大主攻方向,全力推進科研攻關,部署了83個應急攻關項目,第一時間分離出病毒毒株,快速完成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試劑研發和上市,迅速篩選出有效治療藥物和療法,疫苗研發的部分技術路線進展處于國際領先,為把握疫情控制主動權提供了強大支撐。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于疫情防控,“疫情地圖”、5G視頻實時對話平臺、“健康碼”等為公眾防范傳染提供方便,實現了分區分級的精準識別、精準施策和精準防控。
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發展,科技扶貧行動成效顯著。農業農村科技工作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攻克了精細耕作、精量播種、高效施肥、精準施藥、節水灌溉、低損收獲、增值加工等關鍵技術,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和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成效彰顯。科技創新助推脫貧攻堅,啟動科技扶貧“百千萬”工程,僅2018年一年,就在貧困地區新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1家,國家級星創天地164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等幫扶結對1240對,新增就業崗位5.4萬個,帶動農民增收12.0億元,帶動貧困村1248個、貧困戶6.7萬戶,為貧困縣增加產值36.3億元。
科技創新改善民生福祉,助力人民生活質量提升。我國聚焦重大民生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科技進步帶來的成果和紅利。在資源環境領域,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治理技術有效提升,氣候變化應對科技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公共安全和防災減災領域,風險評估和安全保障系統、搶險救援技術裝備、地震短臨預測預報技術系統、重大災害性天氣預報技術等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取得顯著成效。在生物醫藥和人口健康領域,合成生物、干細胞、免疫治療等前沿關鍵技術實現突破,重大疾病臨床診療技術、藥品檢測技術等取得新進展,自主創新藥物研發加速,研制出全球首個基因突變型埃博拉疫苗、首個長效HIV融合抑制劑。
四、國際科技合作開創新空間
我國堅持以全球視野規劃和推動創新,不斷深化國際科技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參與全球創新治理,在世界學術共同體和全球創新版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廣泛開展雙邊多邊合作,形成科技創新合作新格局。當前,我國已與世界16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簽訂了110多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與美國、歐盟、俄羅斯等經濟體開啟了十大創新對話機制,與非洲、東盟、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建立了科技伙伴計劃。加入了200多個政府間國際科技合作組織,參與了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大型強子對撞機、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等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推動建立國家層面的國際科技合作平臺,截至2017年底,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承擔各類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近1.5萬項,申請專利22.5萬件,完成國際技術轉移1817項,在推進國際聯合攻關方面做出突出貢獻。
推動“一帶一路”科技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一帶一路”是創新之路。我國積極構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共同體,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科技創新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順利實施,先后啟動中南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聯合研究中心、中國—印尼港口建設與災害防治聯合研究中心等聯合科研平臺建設,建立海外科技園區和海外研發中心。針對沿線國家面臨的重大科技挑戰,我國發起了“第三極環境”“數字絲路”等國際科學計劃,為應對全球性重大挑戰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我國積極推動沿線國家科技人才交流合作,2017—2018年間共支持800余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青年科學家來華開展短期科研,舉辦了146個發展中國家技術培訓班,培訓學員2100余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科技事業闊步前進,科技創新之路越走越穩、越走越寬。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發展,中國科技創新工作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我們將把握世界科技發展大勢,堅持“三個面向”戰略方向,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為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國家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不懈奮斗。
(作者:梁穎達,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
靳超杰攝/光明圖片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47團的工業園內,四連群眾吉米沙汗·買買提正在鴻源潤祥紡織品有限公司寬大的生產車間里忙碌著。” 耕地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疫情防控以來,兵團各師市充分利用互聯網、微信等手段,宣傳出臺的支農惠農政策,引導職工群眾提高生產積極性,加強了對農業生產的有效引導。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設施種植機械化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到2025年,設施種植機械化水平總體達到50%以上,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化肥、農藥及水資源利用率邁上新臺階。
4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在優良品種上,糧食作物良種實現了全覆蓋,自主選育品種達95%以上,品種更新換代了5-6次,推廣了一大批優良品種,儲備了一批優質、高產、抗逆新品種。
4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介紹,農業科技對豐富中國人的“米袋子”“菜籃子”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12月16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所有北斗衛星都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里號稱“北斗港”,也是北斗系統高效組網的堅實后盾。
題:為下一年豐收播種希望——全國加快部署秋冬種工作綜述 今年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保持穩中有進良好勢頭,夏糧、早稻豐收到手,秋糧收獲已過半,增產趨勢明顯,糧食生產有望實現“十六連豐”。
(記者高云才)在河北南和縣大郝村的麥田里,山東省供銷社農業服務公司的農機手李久合從聯合收割機上下來,歇一歇。農機服務組織全程作業能力明顯提升,小麥主產省夏糧機收、秸稈處理和秋糧種肥同播“一條龍”服務面積超過1.7億畝,夏收夏種實現“無縫對接”。
最新農情調度顯示:西南麥區、湖北麥收已基本結束,河南、安徽、山東等地麥收正加快推進。精細化的種植,直接提高了小麥的產量,老莊稼把式于天民告訴記者,他豐收的秘訣就是及時使用國家推廣的高產技術。
這種無人機能帶著30斤的農藥持續飛行20分鐘,噴灑20畝地,在棉花的日常管護當中優勢非常明顯。去年八師石河子棉花耕種面積接近380萬畝,其中300萬畝是用北斗導航完成播種的。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這幅春耕時節最常見的畫面,近些年在新疆的大面積連片農田里卻不復再現。4月正值春耕,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郊外的幾十萬畝農田里,除了一輛大型智能播種機正在播種棉花籽,一望無際的田野里竟然看不見一個農民勞作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