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07:14 來源:中新經緯
31省份發力為農民工討“血汗錢”,欠薪“清零”倒計時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5日電 (張猛)臨近年關,農民工工資能否及時支付備受關注。近期,31省份紛紛開展根治欠薪行動,多措并舉為農民工討“血汗錢”。按照計劃,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還剩下一個月,欠薪“清零”進入倒計時。
人民幣。中新經緯 熊家麗攝
年末中央多場會議密集聚焦農民工工資
1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草案)》,用法治手段治理欠薪頑疾等。會議強調,建設單位未滿足施工所需資金安排的不得開工建設或頒發施工許可證,建立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對拒不支付拖欠工資的可依法申請強制執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12月10日至12日,2019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農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要發展富民鄉村產業,積極鼓勵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創新,穩定農民工就業,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整治力度,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12月13日,全國農民工工作暨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議要求,推動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取得更大成效,著力做好農民工就業創業和公共服務工作。
首都經貿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智新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近期,中央會議多次聚焦農民工工資,體現了中央政府關注民生,關注弱勢群體。
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程指出,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關系到廣大農民工兄弟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穩定。
31省份為農民工討“血汗錢”
11月7日,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知,決定從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春節前,在全國組織開展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近期,31省份紛紛落實開展根治欠薪行動,多措并舉為農民工討“血汗錢”。按照計劃,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還剩下一個月,欠薪“清零”進入倒計時。
中新經緯客戶端梳理發現,多省份要求,對查實的欠薪違法行為將做到“兩清零”。即2019年10月底前發生的政府項目和國企項目工程欠薪案件,在2019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0年春節前及時動態清零。
北京、天津、河南、廣西、山西、江西等多省份通過“黑名單”管理、欠薪入罪等手段,依法打擊欠薪違法行為,構筑“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大格局,以增加欠薪企業和個人的違法違規成本,從源頭形成震懾力。
此外,內蒙古建立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快速調處涉及拖欠農牧民工工資的爭議案件;廣東、江蘇、安徽、貴州等地明確建筑工人采用實名制,發放工資“誰承包誰負責”;上海依托在全國率先建立的欠薪保障金制度,對符合墊付條件的企業勞動者快速先行墊付部分工資;福建、云南、吉林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制度予以明確。
專家支招通過制度建設來解決問題
張智新分析,一些農民工跟用工方沒有簽訂勞動用工合同,造成維權困境;另外,在建筑行業長期存在一些“潛規則”。比如,層層發包轉包,完全是建筑方墊資,各方債務鏈中,包工頭處于相對弱勢低位,包工頭拿不到錢,農民工自然也發不上工資。
張智新建議,整治行業“潛規則”,人社部門要加強監管,積極處理農民工投訴;同時,希望各地積極推廣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認為,農民工是弱勢群體,整治農民工欠薪問題需要有完善的法律體系,讓農民工通過法律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要加強對欠薪企業懲罰和監督力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通過制度建設來解決問題。
據初步調度,2019年度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開展近一個月來,各地共處理欠薪案件6654件,共為8.1萬名農民工追發工資待遇10.75億元;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354件,公安機關立案偵查220件。
王程強調,下一步,將加強溝通協作,健全完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指導各地增強打擊合力,及時有效懲處惡意欠薪犯罪行為,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勞動報酬權益。(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23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分析研判工作形勢,對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進行動員部署。會議提出,要全面排查、及時消除欠薪隱患,暢通農民工舉報投訴渠道,限時解決欠薪問題。
臨近年底,為了讓廣大農民工拿到工資安心過年,11月6日起,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將在全國鋪開。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印發《關于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從2020年11月6日至2021年春節前,在全國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
15日晚,時姓老板表示:認可劉姓老板寫的新欠條,“12月15號付不清萬師傅的錢,我們愿意付法律責任”。據愛心店主孫合理介紹,11月6日至11日,萬師傅在鄭州的6天時間,借住在他的羊肉燒烤店,每天在附近不同的飯店吃飯,“羊肉湯、大盤雞、煎腸、燴面……吃的算是百家飯吶”。
11月12日,記者從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從2020年11月6日至2021年春節前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以確保農民工按時足額拿到工資,兜住基本民生底線,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
近日,“哈爾濱市55名農民工討薪112萬元”一事引發關注。” 黃愛明提供的一份《分包協議》顯示,項目發包人為黑龍江昌和匯龍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分包人為廣州市古藤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11月11日,記者從杭州桐廬縣人民法院獲悉,一名老賴為5800元逃避4年,11月10日,法院發現該老賴更新了雙11收貨地址,“按圖索驥”抓獲該老賴。多次上門無果后,涉及勞動工資“血汗錢”,執行法官不肯放棄,繼續通過其他途徑找尋財產線索及方老板的下落。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國務院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印發《關于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對查實的欠薪違法行為,做到“兩清零”目標,即:2020年發生的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國企項目以及各類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在2020年底前全部清零,其他欠薪案件在2021年春節前動態清零。
今年6月中旬開學以后,學校中層以上干部開會接到通知,教師要獲得上一年拖欠的績效工資,需按應得資金的2.5倍存入烏蒙供銷社一年。而經國辦督查室查明,老師們的工資補貼自2015年起便開始被拖欠,截至今年8月20日,共計拖欠績效工資、生活補貼、五險一金等費用共4.7億多元。
”6月30日,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收到江蘇常州農民工代表李先生的一條微信語音,并給記者轉發一張回款截圖,金額正是“君子協議”里約定的數目。” 6月29日,約定還款的前一天,李先生再次給記者打來電話稱,對方又有新說法,他擔心錢會打水漂,先來跟記者商量商量。
工程建設領域一直是農民工欠薪問題的高發區,也是當前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重點。5月1日《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正式實施,河南作為建筑業大省,又該如何做好根治農民工欠薪工作?4月28日,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鞏魁生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