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07:51 來源:工人日報
辣條曾是許多80后90后兒時味道,也是網紅零食界的“扛把子”——近日,它再次登上熱搜。
12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加強調味面制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從統一“辣條”類食品分類、加強原輔料和生產過程管控、倡導減鹽減油減糖等6個方面對加強調味面制品質量安全監管提出要求。
長久以來,由于缺乏統一標準、監管體系不完善,網紅食品一直都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重災區”,威脅著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此次辣條“國標”的出臺,不僅終結了辣條標準的“南北之爭”,也讓人們對以辣條為代表的網紅食品的“轉正”之路有了更多期待。
終結辣條“南北之爭”
南派辣條偏辣,北派辣條偏甜——此前由于各地對辣條食品中使用添加劑的要求各不相同,這一度被消費者稱之為辣條標準的“南北之爭”。
記者了解到,南派辣條以湖南平江的玉峰食品為代表,依照湖南省《擠壓糕點地方標準》,添加劑遵循糕點標準;北派辣條以河南鄭州的衛龍食品為代表,依照河南省《調味面制食品地方標準》,添加劑參照糕點、膨化食品類執行。
在食品添加劑使用上的“標準打架”,產生的直接后果就是辣條食品安全的異地監管問題。
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8月30日,原湖北省食藥監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結果顯示多款辣條產品被檢出不合格,問題主要是違規使用“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脫氫乙酸”兩種防腐劑,涉事的河南地區企業認為是各地執行標準不一致。
媒體報道稱,早在2015年至2017年6月,全國有15個省份共計131家辣條生產企業的195批次辣條上了原各地食藥監局的“黑名單”,在通報的180起食品安全問題中,食品添加劑不合格都是主因,這些通報多存在于異地抽檢中。
此次發布的公告中明確,今后,辣條統一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生產許可類別進行管理,生產企業要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的相關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還要求辣條生產企業改善產品配方,減鹽減油減糖。
記者查詢發現,根據“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辣條生產企業將不得使用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和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甜蜜素的使用量也將有嚴格限制。這也意味著,不僅辣條可能會“變味”,南北標準不統一帶來的異地監管困境也有望得到破解。
“五毛食品”能否告別不健康
鮮為人知的是,一袋辣條已經撐起了一個龐大的產業帝國。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有面筋食品、辣條廠家一千余家,產值至少達580多億元。
事實上,以辣條為代表的“五毛食品”已經走紅多年。
口紅糖、香煙糖、無花果絲……這些單價“五毛”左右的豆制品、肉制品、水產制品、膨化食品等小食品,因價格低廉、色澤艷麗、口感辛辣刺激,尤其受到兒童、青少年的青睞,成為學校周邊的暢銷食品。
與此同時,一些“五毛食品”假以“8090后懷舊食品”的名義出現在各大網紅打卡地和旅游景點,讓消費者為懷舊情懷買單。
然而,這些食品往往因為存在高油高糖高鹽或甜味劑、防腐劑超標等食品安全問題飽受詬病,有的甚至是“三無產品”。而在城鄉結合部、農村食品市場的食品小超市、食雜店、食品流動攤販,除了辣條之外,價格在“五毛”左右的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糖果、果味飲料等各種小零食更是不計其數。
2018年4月,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曾專門發布《關于開展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整頓校園食品安全亂象。
那么,這些承載80后90后童年記憶的網紅零食是不是也應該有統一的生產標準?從“地標”到“國標”,辣條的“轉正”之路又能否帶動其他網紅食品走上健康養生之路?
值得關注的是,12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正式施行,對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定做出了規范。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范圍僅僅局限于地方特色食品,且主要在本地范圍內適用。結合實施條例和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可以推斷,隨著食品標準的清理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的建設和進一步完善,未來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數量將大為減少。
網紅食品安全底線不能放松
事實上,網紅食品一般都主打情懷、文藝等招牌,迎合了人們追求新奇、跟風從眾的心理,但很多網紅食品并非依規而紅,這也導致大多數消費者在選擇網紅食品時,往往會忽視生產廠家、商家的合法資質。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統一辣條生產標準,既解決了標準不同所導致的紛爭,又能促使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改良產品配方,提升食品的營養健康水平,對于數量龐雜的網紅食品走上提質之路也是一種督促。也就是說,不僅僅是辣條,其他網紅食品的標準、管理也應力爭實現全國統一,從源頭保障食品質量和安全。
此外,現場直播、網紅代言已成為各路商家及消費者的新寵。準入門檻不高的“網紅帶貨”不但沖擊著電商行業尋求變新,也給食品質量安全帶去隱患。10月1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楊紅燦表示,將對利用網絡、電商平臺、社交媒體、電視購物欄目等渠道的網紅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重拳出擊,“刷單”“假評論”等違法行為也將受到查處。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認為,對網紅食品要有包容的心態,鼓勵其創新。同時,網紅食品安全的底線不能放松,要加強監管,不能允許網紅食品游離在監管之外。
數據顯示,繼螺螄粉之后,“國民零食”辣條也沖出國門,成為海外饕客們的“網紅”新寵。除了辣條,其他國貨美食也在加速俘獲海外食客的味蕾。四川香腸臘肉增長超200%;即食火鍋、火鍋底料、鴨脖鴨舌、方便米飯和粉絲也加速出海。
中華美食素來備受世界贊譽,近年來,隨著文化、物流等行業地不斷發展,中國零食也成為了海外消費者的新歡。根據相關平臺數據,2020年下半年辣條出口額同比增長超120%,出口至160國,海外購買辣條最多的國家依次為日本、新加坡、韓國、美國。
近日,有消息稱,國民零食辣條品牌“衛龍”計劃上市,從鄉村學校小賣部或將轉身辣條第一股。
”高佑思是以色列人,在中國已經12年了,他的答案和星悅不太一樣。當他聽到星悅介紹美國人會把枸杞放在果汁里時,有些驚訝,這個答案顯然又超出了他的認知范圍。” 這場面向北美用戶的帶貨直播,是他們在海外電商平臺的第一次嘗試,很多冒險,很多探索。
9月15日,湖南平江縣職業技術學校辣條專業班舉行開班儀式。9月16日,辣條專業班學生喻明真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她希望自己能夠踏實地學好這個專業,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
我們要為這一事件中勇于說“不”、敢于曝光的新員工點贊,面對不良風氣他沒有選擇同流合污、沒有選擇忍耐。唯有如此,才能讓職場霸凌成為“過街老鼠”,從根本上革除企業文化中不好的方面。
90后小伙黃河漂流38天,網友:請別帶上狗狗 近日,一則90后小伙一人一狗,黃河漂流38天的消息引發大家的關注 據了解,7月28日,90后小伙步凡順著黃河漂流到濟南。步凡表示,穿上救生衣,搭乘小舟(氣船),帶上心愛的小狗“辣條”,漂流于黃河之間,是他多年來的夢想。
5月7日,成都24歲女孩劉小雪因業績不達標,被領導罰吃“死神辣條”,隨后感到胃部燒灼,冒冷汗,當場暈倒,送醫搶救3小時。19日,她被診斷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竇炎,醫生表示,該病是食用過于辛辣的食物刺激胃部導致。
3月8日,王建榮、孫武、任濤、何民、王永程五人從寧夏銀川出發,他們駕駛大貨車,車上裝著寧夏八寶茶,牛羊肉水餃、枸杞、辣條、羊雜、火鍋底料、醬牛腱、酸辣粉,醫療物資和寧夏援湖北襄陽醫療隊家屬轉帶的生活用品,他們要把這些家鄉人的情誼送到湖北襄陽。
冰糖葫蘆是我們中國的傳統小吃,在我們北方冬天非常的常見。一般的冰糖葫蘆都是山楂,或是別的水果,而東北大街上的冰糖葫蘆種類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一起來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