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21:08 來源:映象網
近日,蘇州一女子遭遇電信詐騙,給對方轉賬78筆,被騙311萬。民警多次電話以及上門,女子堅稱沒有接到詐騙電話,甚至對民警三番四次“打擾”感到不滿。最后民警找到她單位,該女子終于承認被騙,但是不愿報案
單位領導急了:“你這研究生研究的什么東西!”該女子的丈夫對此事毫不知情,趕來后為了安撫她,并未多加責怪,表示人沒事就行,以后努力掙錢,先把房子抵押了貸款給同事還錢。
最終,女子同意報警,經查被騙311萬余元。
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最后再送大家一份“防范電信詐騙”帖,快收藏好
1、QQ冒充好友詐騙。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QQ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熟悉對方情況后,冒充該QQ賬號主人對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急需用錢”等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
2、微信冒充公司老總詐騙財務人員。犯罪分子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公司內部人員架構情況,復制公司老總微信昵稱和頭像圖片,偽裝成公司老總添加財務人員微信實施詐騙。
3、微信偽裝身份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圍朋友情況,偽裝成“高富帥”或“白富美”,加為好友騙取感情和信任后,隨即以資金緊張、家人有難等各種理由騙取錢財。
4、微信發布虛假愛心傳遞詐騙。犯罪分子將虛構的尋人、扶困帖子以“愛心傳遞”方式發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網民轉發,實則帖內所留聯系方式絕大多數為外地號碼,打過去不是吸費電話就是電信詐騙。
5、虛構車禍詐騙。犯罪分子虛構受害人親屬或朋友遭遇車禍,需要緊急處理交通事故為由,要求對方立即轉賬。當事人因情況緊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指定賬戶。
6、娛樂節目中獎詐騙。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國好聲音”等熱播節目組的名義向受害人手機群發短消息,稱其已被抽選為節目幸運觀眾,將獲得巨額獎品,后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借口實施連環詐騙,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賬號匯款。
7、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洗錢等犯罪為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國家賬戶配合調查。
8、電話欠費詐騙。犯罪分子冒充通信運營企業工作人員,向事主撥打電話或直接播放電腦語音,以其電話欠費為由,要求將欠費資金轉到指定賬戶。
9、退款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淘寶等公司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短信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需要退款,要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10、低價購物詐騙。犯罪分子通過互聯網、手機短信發布二手車、二手電腦、海關沒收的物品等轉讓信息,一旦事主與其聯系,即以“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方式騙取錢財。
11、辦理信用卡詐騙。犯罪分子通過報紙、郵件等刊登可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的廣告,一旦事主與其聯系,犯罪分子則以“手續費”、“中介費”、“保證金”等虛假理由要求事主連續轉款。
12、醫保、社保詐騙。犯罪分子冒充社保、醫保中心工作人員,謊稱受害人醫保、社保出現異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錢、制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以公正調查,便于核查為由,誘騙受害人向所謂的“安全賬戶”匯款實施詐騙。
13、補助、救助、助學金詐騙。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殘聯等單位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困難群眾、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短信,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然后以資金到帳查詢為由,指令其在自動取款機上進入英文界面操作,將錢轉走。
14、引誘匯款詐騙。犯罪分子以群發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對方向某個銀行帳戶匯入存款,由于事主正準備匯款,因此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后,往往未經仔細核實,即把錢款打入騙子賬戶。
15、貸款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16、“猜猜我是誰”詐騙。犯罪分子獲取受害者的電話號碼和機主姓名后,打電話給受害者,讓其“猜猜我是誰”,隨后根據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聲稱要來看望受害者。隨后,編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錢,一些受害人沒有仔細核實就把錢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銀行卡內。
17、高薪招聘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群發信息,以月工資數萬元的高薪招聘某類專業人士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點面試,隨后以培訓費、服裝費、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
18、釣魚網站詐騙。犯罪分子以銀行網銀升級為由,要求事主登陸假冒銀行的釣魚網站,進而獲取事主銀行賬戶、網銀密碼及手機交易碼等信息實施詐騙。
19、兌換積分詐騙。犯罪分子撥打電話謊稱受害人手機積分可以兌換智能手機,如果受害人同意兌換,對方就以補足差價等理由要求先匯款到指定帳戶;或者發短信提醒受害人信用卡積分可以兌換現金等,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網址輸入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后,銀行賬戶的資金即被轉走。
20、二維碼詐騙。犯罪分子以降價、獎勵為誘餌,要求受害人掃描二維碼加入會員,實則附帶木馬病毒。一旦掃描安裝,木馬就會盜取受害人的銀行賬號、密碼等個人隱私信息。
如何提高自身防范意識防止掉入陷阱?建議大家做到“六不要”
1.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電話、短信;
2.不要隨意將個人信息透露給他人;
3.不要貪小便宜,受騙子蠱惑;
4.不要輕易轉賬給他人,若有親戚朋友要求轉賬,一定要核實對方的真實身份及賬戶;
5.不要輕信轉接電話,尤其是以“000”開頭的網絡國際電話;
6.遭遇電信詐騙,不要悶不做聲,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請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識,謹防上當受騙。
近日,東方今報記者跑腿熱線(0371-65830000)接到鄭州市民小姚(化名)求助稱,自己在租房時遇到了麻煩,原本與托管公司業務員看房時介紹為女生宿舍,搬進來后發現自己住進了“男生公寓”。” 截至發稿前,小姚與河南智平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雙方仍未達成一致,東方今報·猛犸新聞將持續關注事情后續進展。
近日,東方今報記者跑腿熱線(0371-65830000)接到鄭州市民小姚(化名)求助稱,自己在租房時遇到了麻煩,原本與托管公司業務員看房時介紹為女生宿舍,搬進來后發現自己住進了“男生公寓”。” 截至發稿前,小姚與河南智平房地產營銷策劃有限公司雙方仍未達成一致,東方今報·猛犸新聞將持續關注事情后續進展。
這名支教老師和學生們離別的時候 大家都哭成了一片 四川外國語大學研究生張靜宇 作為學校研究生支教團一員 去年五月來到重慶石柱支教 擔任一年級語文老師兼班主任 教學和生活中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李莎在廣西桂林支教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離世。在整理遺物時,他發現女兒曾為自己規劃“生命線”,最末一行寫著:64歲孤獨終老,捐器官。
最近,女研究生提前要8萬彩禮救父親卻被戀愛5年男友拉黑的新聞,就在網絡上引來各方討論。為了借錢救父親,她向相愛5年的男友提出了結婚,想提前預支8萬元彩禮錢救父親,沒想到卻被男友拉黑了。
近日,90后女研究生琪琪在徐州一家蹦床館玩 “人體炸彈”項目時,摔成“完全性癱瘓”。聽琪琪以及同行的男朋友對事發經過回述。
5月25日18點左右,徐州90后醫學女研究生琪琪,與男友小王、表哥小魯相約到當地一家蹦床館玩耍。在玩一個名叫“人體炸彈”的項目時,琪琪頭朝下猛地摔進了海洋球池內,當場動彈不得。
5月25日,是90后醫學女研究生小甜(化名)再也不愿記起的日子,當天發生的一場意外,讓她至今仍無法動彈,胸部以下均沒有知覺。
5月25日晚上6時許,琪琪和男朋友小王、表哥小魯相約一起到平山路九里山北 “幻影星空”蹦床館去玩。
女研究生在縣級醫院治愈:“我能挺過來,其他人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