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12:25 來源:河南經濟廣播
收費就取消廣告,交的錢少就看30秒廣告,這不是“提供服務”,而是逼迫用戶花錢購買一個“不被打擾”的權利。互聯網行業(yè)有一個好玩的規(guī)律:行業(yè)初興時,是用戶薅平臺的羊毛,但到行業(yè)大勢已定,往往會變成平臺變著戲法薅用戶的羊毛。為了看一部熱門電視劇,或者只是為了避免動輒三四分鐘的廣告,你可能需要先花上百元買年費會員。等你開通了年費會員,會發(fā)現還需要再額外買個其他會員,才能再多看兩集,或者消滅片頭廣告。等到再從年費升級成鉆石會員,才發(fā)現片中還有廣告……
表面上看,這是極其不合理的收費體系導致的“用戶干擾”。從最近網友爆出的收費體系來看,視頻平臺當下的收費模式并非“花錢買不同服務”,而是“花錢少受罪”。收費就取消廣告,交的錢少就看30秒廣告,交的錢多就完全不看廣告,這種模式本質上并不是“提供服務”,而是通過干擾用戶正常體驗的方式,逼迫用戶花錢購買一個“不被打擾”的權利。
從這一案例來看,視頻平臺以“名不副實”的會員體系和騷擾性的手段來“逼迫”用戶不斷花錢,從而引發(fā)了用戶的普遍反感。更深層的核心矛盾在于,平臺如今所售賣的“會員”,其真實價值并未得到用戶的認可,原本用于服務不同用戶的付費墻,在這一產品體系中變成了“一層一層薅羊毛”,完全背離了契約精神。
【觀點看這里】
相比較傳統(tǒng)行業(yè),互聯網平臺存在明顯的流量集中特征。加之,隨著國人版權意識的上升,越來越多人開始購買視頻平臺會員服務。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視頻網站付費會員超過2億,對于動輒用戶規(guī)模數千萬甚至過億的平臺來說,這意味著:僅此一家(或幾家),別無可選。也正是因為有這個底氣,他們敢過度向會員一層層收費,敢于把盈利模式做到簡單粗暴的地步。
傳統(tǒng)廣電時代,用戶想要看電視劇,可以在至少數十家衛(wèi)視電視臺之間挑選,而如今,三家瓜分掉了過去數十家電視臺和小網站的全部用戶。這也意味著,當某個平臺通過獨家合同對某些內容完成“壟斷”后,其實,用戶的議價權、可選擇權幾乎消失了。互聯網雖然提供了便利,但也造成了壟斷,視頻平臺固然極大豐富了用戶的消費選擇,但也限制了用戶的消費選擇。互聯網曾經是免費的,但當平臺真的收費,也可以翻臉不認用戶。
因此,表面上,這是一個平臺不合理產品過度收費的問題,而從深層來說,這又是一個過度集中的行業(yè)和企業(yè),開始侵犯消費者選擇權的困境。
付費超前點播所遇到的最大非議是“與宣傳不符”,這直接影響了用戶體驗。視頻平臺有責任將會員可享受的各項權利告知用戶,以更好保障用戶知情權
近日,國家網信辦繼續(xù)深入推進青少年網絡防沉迷工作,統(tǒng)籌指導六間房、花椒直播等24家網絡直播平臺,搜狐視頻、百度視頻等9家網絡視頻平臺統(tǒng)一上線“青少年模式”。截至目前,國內共有53家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網絡防沉迷工作基本覆蓋國內主要網絡直播和視頻平臺。
“史上最嚴限古令”解除了?26日,網曝廣電總局網絡司分別召集三家視頻平臺簽署保證書,4月份起各平臺古裝劇可逐步上線,不過要嚴控占比,未拿到上線許可的不準提前排播和宣發(fā)。
1月9日,中國網絡視聽節(jié)目服務協(xié)會發(fā)布了《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和《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guī)范》,加大了對短視頻的審核和監(jiān)管力度。從2018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發(fā)布《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網絡視聽節(jié)目傳播秩序的通知》開始,主管部門對于短視頻行業(yè)的監(jiān)管便已開始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