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17:22 來源:大象新聞
12月16日,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一案。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派員出庭支持公訴。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束昱輝等12名被告人及辯護人到庭參加訴訟。
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高額獎勵為誘餌,引誘他人高價購買產品,以發展會員的人數作為返利依據,誘使會員繼續發展他人參加,收取傳銷資金,情節嚴重。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認為,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束昱輝等12名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庭審中,公訴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被告單位的訴訟代表人、各被告人及其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充分發表了意見。各被告人進行了最后陳述,均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部分被告人的親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新聞記者和各界群眾180余人旁聽了庭審。
庭審結束后法庭宣布休庭,擇期宣判。
“權健傳銷門事件”回顧
2018年12月25日,丁香醫生發表文章《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將天津權健公司再次推上風口。12月26日凌晨,權健回應“百億保健帝國權健”文章,稱丁香醫生誹謗中傷,要求撤稿并道歉。但其回應稱:不會刪稿,對每一個字負責,歡迎來告。
2018年12月27日,天津市委、市政府責成市市場監管委、市衛健委和武清區等相關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對網民關注的諸多問題展開調查核實,已進駐權健集團展開核查。京東、天貓已下架權健相關店鋪商品。
2018年12月28日,人民日報記者從聯合調查組獲悉,權健涉嫌夸大宣傳。同時,天津市武清區市場監管局已對其涉嫌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
2019年1月1日,經前期工作發現,權健公司在經營活動中,涉嫌傳銷犯罪和涉嫌虛假廣告犯罪,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其涉嫌犯罪行為立案偵查 。
1月6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正式發出對權健公司的處理通報,權健廣東分公司已處于停業整頓狀態。
1月7日,對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對另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取保候審。
1月13日,權健公司束某某等16人被依法批準逮捕。
1月30日,市場監管總局披露“權健事件”調查過程,要求9省市同步。
7月22日,權健案已經進入到司法程序。
2019年11月,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被告人束昱輝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罪案,由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向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權健集團董事長束昱輝
“權健傳銷門事件”媒體評論
2019年1月7日
人民日報:保健品,別隨便"忽悠"成藥
一石激起千層浪,更多保健品銷售的套路不斷被揭開。該事件已經成為一場了解和認識保健品功效的公開課,給消費者、行業企業乃至監管部門以思考。
從媒體現有報道來看,一個售價千元的鞋墊,據稱是對羅圈腿、心臟病、前列腺炎都有奇效;負離子磁衛生巾,則可以治療各種男女生理疾病;有效成分和果汁無異的“本草清液”,卻被標榜可以“排毒”、售價千元……這些聽起來匪夷所思、無所不能的療效,遍布在產品銷售的各種話術之中。但這一切,都不能掩蓋一個事實,在保健品銷售中,無中生有、夸大功效,乃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套路”。
保健品不是藥品,更不是“萬能神藥”,這應是一個共識和常識。但有的神化保健品功效、進行虛假宣傳,讓患者產生誤解甚至放棄正常治療;有的以免費體檢、旅游、講座等為幌子,打親情牌推銷產品;有的許以高額返現、多買多賺等承諾,設置消費陷阱騙取錢財……在不少案例中,一些保健品已經從專注健康、有益身心的產品,變成了弄虛作假、坑蒙拐騙的工具,給病人乃至家庭帶來難以抹去的陰影。改善健康,決不能成為一門只顧賺錢的生意。
我們需要提倡求真務實、能辨真偽的科學素養。從魏則西一家所相信的“高科技療法”,到周洋一家所購買的“抗癌產品”,利用的都是人們對科學力量的信任。這種樸素的情懷,決不能成為不法之徒的可乘之機。任何故弄玄虛、虛無縹緲的“神秘力量”,都是對科學的曲解;任何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代理神話”,都是對成功的歪曲。
我們必須強調誠實守信、依法經營的市場法則。無論是廣告法還是食品安全法,都規定保健食品不能宣傳可以治病,嚴禁虛假宣傳。事實上,公安機關也一直在對此行為進行打擊,去年以來就已破獲保健品詐騙犯罪案件3000多起,追贓挽損超過1.4億元。對企業而言,無論多大的規模、多響的牌子,只要觸犯了法律、傷害了消費者,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給公眾一個交代。
健康中國建設,任重道遠。對任何企業和任何人來說,都需要繃緊心中的弦,珍視人民群眾對健康的渴求,決不能拿生命當兒戲。
權健官網
2019年1月8日
新華社:以權健案為藥引 根治保健品傳銷亂象
沸沸揚揚的“權健事件”,又有了階段性的進展。天津市公安機關已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公眾對保健品亂象早有憤懣。此次“權健事件”被曝光后,相關部門立即介入調查,如今對權健涉嫌傳銷犯罪和涉嫌虛假廣告犯罪立案偵查,并刑拘相關犯罪嫌疑人,標志著對“權健”的清算正式進入司法程序。此舉讓人期待:有關地方和部門能以查處權健公司違法行為為契機,深度治理保健品亂象和傳銷問題。
保健品不是藥品,更不是“神藥”。但是,一些普通的保健品被不法分子吹噓成“神藥”,坑害病人和家屬,為不法分子帶來滾滾財源。有的保健品甚至變成不法分子坑蒙拐騙、違法犯罪的工具,危害社會。據《人民日報》報道,公安機關去年以來就已破獲保健品詐騙犯罪案件3000多起,追贓挽損超過1.4億元。
保健品雖不是藥品,卻關乎民眾生命健康。因此,對保健品市場的監管,不可輕視。對保健品市場的亂象沉疴,必須下猛藥治理。
從此次“權健事件”調查組披露出來的信息來看,對保健品市場的清查必須更進一步,延伸到對傳銷問題的深入查處。保健品市場混亂不堪,固然有多方原因。但是,與傳銷在該領域的盤踞盛行也分不開。
長期以來,一些傳銷組織利用保健品市場打起“擦邊球”,以會議營銷、銷售返利等形式,以銷售保健品為名,干起“拉人頭”傳銷的勾當,使得一些保健品成為傳銷組織上下其手的道具和工具。因此,有關部門在治理保健品市場時,必須依法打擊其中隱藏的各類傳銷勾當。
“良方”不能缺“藥引”。現在,公眾對“權健事件”的關注度非常高。有關部門應該以此次對權健公司的查處為契機,將保健品亂象的根治納入法治軌道,深挖保健品亂象中凸顯的傳銷和虛假廣告等違法犯罪問題。畢竟,長期以來,在保健品市場上以不法手段坑害消費者的,絕非只有權健一家企業,相反,與權健“商業模式”類似甚至一樣,以保健品銷售為名、以傳銷牟利為實的,也不乏余者。
有關地方和執法部門在對保健品市場的清查中,需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及時介入,依法查處涉嫌傳銷的企業,以及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違法犯罪者。依靠法治的常態化治理,包括長效監管和有效懲戒,方有望將各類傳銷活動消除在萌芽狀態。
總之,對保健品市場亂象的清查,既要查處各種虛假宣傳、坑蒙拐騙行為,也要打擊懲處保健品市場背后的各類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既要查處權健公司的違法犯罪行為,還要舉一反三,清查像權健一樣涉嫌從事不法行為的保健品公司。如此,才有望根治保健品亂象,治理綿延多時的傳銷沉疴。
(文章綜合:人民日報,新華社,新浪微博,百度百科等)
1月8日,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對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12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一案依法公開宣判,認定被告單位權健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12人均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權健公司被判罰金人民幣1億元,束昱輝獲刑9年,罰金5000萬元,當庭表示認罪服法。
權健傳銷案一審宣判,認定被告單位權健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12人均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依法判處被告單位權健公司罰金人民幣一億元,判處被告人束昱輝有期徒刑九年。
記者現場看到,權健河南分公司大門上張貼著“正在裝修,閑人免進”幾個字,旁邊一張紙上則留著一個電話號碼。通過企查查進行查詢,記者留意到,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目前仍為存續狀態,企業登記時間為2017年09月14日。
在“權健事件”即將一周年之際,被控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束昱輝今天走上法庭,并表示認罪悔罪。檢方認為,權健公司及束昱輝等12名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今天,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一案。
11月14日,據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官網消息,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權健”)、被告人束昱輝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等罪案,由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依法向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報道播出后,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已經對本元亞谷公司進行查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機關調查處置。推銷員:“我們是國家指定的量子醫學應用試驗中心,我們是重慶本元亞谷醫院管理有限公司,我們純粹是物理療法,就是量子屏,做經絡疏通。
在湖南省安化縣,有一家專門做黑茶的公司-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萊生物)。在網上,很多人稱它為茶葉界的“權健”,喝茶能夠“抗癌”。此外,其獨特的“造夢營銷”策略讓不少人趨之若鶩。
1月15日,位于天津市河西區的天津天海足球俱樂部更新俱樂部標識。中國足協官網14日發布公告稱,天津權健足球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天津天海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
全省39家權健門店已停業30家,在河南未授權開設火療館權健河南分公司 權健河南分公司負責人表示,權健公司負責退換貨的全國統一客服電話4006660002已恢復開通,退換貨事宜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