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4日16:24 來源:人民日報
走向世界,憑的是實力,靠的是療效。惟其如此,中醫藥才能行穩致遠
中醫藥走向世界,必須立足解決人類健康難題
中醫藥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我們不能“孤芳自賞”,而要“美美與共”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青蒿素是中醫藥送給世界的禮物,也是中醫藥為人類健康作出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這一要求對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進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藥走向世界,必須增強國際話語權。作為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中醫藥只有成為國際“通用語言”,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目前,中醫藥傳播到世界上183個國家和地區,但在不少地方,中藥不能以藥品的身份進口,只能以保健品食品的名義銷售。可以說,走向世界,面臨的不只是文化的差異,還有難以逾越的標準壁壘。但是,如果中醫藥不去擁抱世界,不去迎接國際化的挑戰,不僅會喪失廣闊的市場,甚至會喪失國際評審、行業標準制訂的參與權、話語權。因此,中醫藥必須主動出擊,迎接挑戰,參與國際標準制訂,這樣才能掌握主動權。走向世界,憑的是實力,靠的是療效。惟其如此,中醫藥才能行穩致遠。
中醫藥走向世界,必須立足解決人類健康難題。中醫藥獨特的整體觀、辯證觀、系統觀等,是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治病防病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中醫藥走出去,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健康難題。中醫藥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只有為更多人解除病痛,才能更好地彰顯“中國智慧”,贏得世界各國人民的信賴。世界衛生組織將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納入國際疾病分類,標志著國際公共衛生系統對中醫藥等傳統醫學價值的認可,此舉對中醫藥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目前,中醫藥正快步融入國際醫藥體系,在全球衛生治理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中醫藥走向世界,必須做好民心相通的大文章。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有利于促進文明互鑒,為加強各國人民心靈溝通、增進傳統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橋梁。近年來,通過共建“一帶一路”,我國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中醫藥海外中心,成為講好中醫藥故事、展示中醫藥魅力的窗口。中醫藥走向世界,必將促進中華文明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交流,讓不同的文明交流融合,共同發展。
當前,中醫藥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我們不能“孤芳自賞”,而要“美美與共”。讓我們共同擦亮中醫藥這張亮麗的中華文化名片,讓“中國處方”為人類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
為加強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規范藥品網絡銷售行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藥監局近日公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短短兩年后,由于主體責任模糊不清、違規銷售處方藥等原因,2016年原國家食藥監總局正式結束相關試點工作。便利和安全的權衡考驗著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智慧,業內人士表示處方藥安全“觸網”還有三道坎需邁過。
國家藥監局12日公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征求意見。藥品零售企業通過網絡銷售藥品,不得以買藥品贈藥品、買商品贈藥品等方式向公眾贈送處方藥和甲類非處方藥。
中日友好醫院發展辦公室主任盧清君說,指導意見的一大亮點是提出統籌地區醫保中心建立處方流轉平臺。“指導意見并非將醫院和第三方平臺區別對待,也明確了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的第三方互聯網醫療平臺的醫保支付實現路徑。
日本一款很受本土和海外市場歡迎的“兒童感冒糖漿”系列產品,近日宣布大規模召回約775萬瓶。這一系列產品共有4種,分別有草莓、蜜桃等幾種口味,小孩子容易服用,因而在同類型產品中受到歡迎。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近日刊發了渣打銀行高管評價中國經濟復蘇的報道指出,中國應該是找到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沖擊的“神奇處方”。渣打銀行首席執行官溫拓思表示,中國似乎已經找到了促進經濟復蘇的“神奇處方”,它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反應使得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出人意料地恢復增長。
目前,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是美國,而美國南邊是墨西哥。卡萊爾的例子只是千千萬萬個美國病人去墨西哥看病的縮影,根據美國媒體報道的數據,大約230萬美國人在境外買處方藥,這里的“境外”包括墨西哥,也包括美國北面的鄰國加拿大。
”在張藝馨看來,民法典將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納入保護范圍,不僅僅是一扇醫務人員人身安全的“保障門”,更是一種尊醫重衛時代新風尚的引領。“醫療損害責任適用于過錯原則,除民法典第1222條規定的推定過錯情形外,患者應當就醫療機構存在過錯、醫療行為與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處于基礎性地位。
這場自行車革命也將騎行與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聯系起來,鼓勵全科醫生為患者開具新“處方”,通過騎行改變生活方式,改善健康狀況。目前,Active Travel England還在研究一個電動自行車計劃,面向老年人和遠距離騎行者,通過多種資助方式,鼓勵人們購買電動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