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4日07:12 來源:大河客戶端
(汪溝遺址發現的5000多年前的四經絞羅織物殘留)
12月3日上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絲綢博物館在滎陽青臺遺址舉行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中國絲綢博物館)鄭州工作站揭牌儀式和仰韶時代絲綢發現新聞發布會。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會議上獲悉,繼上世紀80年代鄭州滎陽青臺遺址發現5000年前中國最早絲織物之后,滎陽汪溝遺址的數個甕棺葬中再次發現同時期絲織物。那么,這些絲織物在當時是用來干嘛的呢?它們的發現又是否能確定鄭州是中國絲綢之源呢?大河報·大河客戶端為您解答。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馴養家蠶、繅絲織綢的國家。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瓦萊麗·漢森(Valerie Hansen)2012年在其新著《絲綢之路新史》中明確認為“中國人確實是世界上第一個制造出絲綢的民族”。
(上世紀80年代青臺遺址曾發現的中國最早絲織物)
但絲綢究竟起源于何時,又起源自中國哪里,之前一直眾說紛紜。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介紹說,中國可能在裴李崗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絲蛋白,仰韶文化遺址內出土尖底瓶及部分罐的外表飾有線紋,個別器物底部發現有布痕,說明原始紡織技術在新石器時代中期甚至更早階段已經比較發達。
“上個世紀河南滎陽青臺遺址(距今5300—5500年)出土的羅織物,被證實是中國發現最早的絲織品,而此次在滎陽汪溝遺址又再次發現同時期的四經絞羅織物,我們可以認為,中國絲綢的起源時間很可能在黃帝時代,絲綢之源在鄭州。這也與古籍文獻中記載的嫘祖始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的傳說的時間地點相互印證。”
(汪溝遺址絲織物殘留實物)
顧萬發說,2015年以來,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中國絲綢博物館聯合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尋找中國絲綢之源”項目,分別在滎陽青臺、汪溝、鞏義雙槐樹等相關黃河流域仰韶文化遺址展開工作。2017年和2019年,中國絲綢博物館科研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酶聯免疫等技術對滎陽汪溝遺址甕棺內提取的炭化織物的纖維材質和組織結構進行鑒定,根據碳化痕跡孔隙和殘留纖維的電鏡觀察,發現絞經織物,紗線較細,是四經絞羅織物碳化后的痕跡。根據酶聯免疫檢測結果,可以確認絞經織物是絲織品的殘存。這與20世紀80年代青臺遺址出土的織物屬于同類絲織物。
“這些在甕棺葬中的絲織物,跟當時的祭祀和崇拜有一定關系。”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介紹說,甕棺葬是當時一種比較普遍的幼兒墓葬形式,將絲織物包裹死去的兒童,再放入形狀如同蠶繭一般的翁棺中,“是人們希望這些夭折的孩子,可以像蠶一樣,剝繭成蝶,重獲新生。”
(汪溝遺址發現絲織物的甕棺葬)
那么,是不是可以認為,當時的絲織品是兒童墓葬的專屬呢?面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的提問,顧萬發說:“我們目前還沒有在遺址其他的區域內去著重尋找絲織物殘留,但這并不能說明絲織物是兒童墓葬的專屬,我相信在當時這種絲織物是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的,這也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此外,12月3日上午,中國絲綢博物館與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滎陽青臺遺址聯合建立了中國絲綢之源研究鄭州工作站并舉行了揭牌儀式,雙方今后將以工作站為平臺,加強考古單位與科研基地的協作,為鄭州地區的紡織品文物保護事業提供技術和人才保障,為探尋絲綢起源探索新的方法。
“中國絲綢博物館設立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重點開展紡織品相關文物分析檢測鑒定、傳統工藝與價值挖掘,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研究等工作。這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義。”鄭州市文物局局長任偉表示。
與此同時,鞏義雙槐樹遺址發現了仰韶文化時期的骨雕蠶,該蠶呈現家蠶造型,并且是吐絲的蠶。據了解,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鄭州工作站是繼新疆、西藏、內蒙古、甘肅、俄羅斯工作站之后,中國絲綢博物館建立的第六個工作站。
“絲綢文化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特質,我們常說,亞麻源自古埃及,羊毛源自古巴比倫,棉花源自印度,絲綢源自中國。鄭州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告訴記者,結合仰韶時代的最新考古發現,我們可以認為,中國絲綢的起源時間很可能在黃帝時代,絲綢之源在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