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16:48 來源: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徐鑫)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蘇南是我省經濟社會的先發地區,也是各種模式的創建者和領頭羊。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地處蘇南的常州農村貫徹實施情況如何?11月20日,“鄉村振興在行動——走進江蘇”主題線下活動走進第三站常州,采訪團一行先后在新北區西夏墅鎮梅林村、鐘樓區鄒區鎮殷村村和金壇區薛埠鎮仙姑村,感受到產業興旺帶來的新農村“蝶變”之路。
(攝影:陳暐)
殷村:打造“職教小鎮” 家家蓋起小別墅
走進殷村,道路兩旁一幢幢別墅映入眼簾。據介紹,這里有近300幢別墅,住著近600戶人家,是一座典型的蘇南富裕村。然而,這個地處常州市鐘樓區最西面的村莊,過去卻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殷村人渴望脫貧致富,向往美好生活,從1991年開始,殷村人抓住機遇、敢于奮進,通過三步走戰略,終于摘掉貧困帽,走上致富路。
1991年至2000年,穩定農業,發展村辦工業,實施小康殷村戰略;2001年至2010年,科學規劃,發展教育事業,推動科教興村戰略;2011年至2020年,以民為本,加快轉型升級,促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1996年殷村首次成為“億元村”……看得見的轉變,每一天都在殷村發生。
如今的殷村,正站在特色小鎮發展的風口上,借勢打造職教小鎮,全面升級小鎮生活。以職業教育為核心,融合科技創新、文化體驗、休閑度假、智慧居住于一體,打造成為產業特色鮮明、體制機制靈活、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的“宜學、宜業、宜游、宜居”的特色小鎮。
仙姑村:引進“一號農場”,古村舊貌展新顏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地處常州西北門戶的仙姑村,坐落在道教圣地茅山腳下。這里遠山如黛,近水潺潺,仿佛到了陶淵明筆下的山水田園。仙姑村擁有悠久的歷史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卻由于地處偏僻,丘陵包圍,過去很多年里,村民都過著閉塞艱苦的生活。
近年來,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春風下,仙姑村轉變思路,將劣勢轉化為優勢,于2010年引進“一號農場”,逐漸改變從最初傳統的因地制宜精耕細作為特點的集約型農業發展模式,由傳統農業轉變為以有機農業和休閑農業為導向的,通過規模化經營、新增就業和盤活資產等多種路徑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新模式,建立起“公司+村集體+農戶”的經營格局,從而提升仙姑村農業的發展水平。
同時,仙姑村利用周邊文脈、景區成群組團的獨特資源,以茅山自然山水為依托,以道教養生文化為底蘊,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經濟。隨著金壇茅山旅游開發的蓬勃興盛和一號農場的帶動,仙姑村摒棄了傳統的農家樂,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多元發展模式。村里還舉辦了鄉村過大年、仙姑美食節、鄉野踏春節、 國際山地馬拉松比賽、鄉村音樂節等系列活動,將仙姑村傳統民俗、自然體驗、旅游觀光等內容相結合,推進產業提升,打造成為金壇北部旅游次中心和特色用園鄉村,為全省乃至全國創造了可復制推廣的成功經驗。
被指私挖后,農家樂大門一側仍能看到殘余的少部分土墩墓邊緣部分。當上游新聞記者問及是誰同意私挖土墩墓,后期是否進行追責時,村民們均表示不愿多說。土墩墓被私挖的墓體另一側搭了蔬菜架,私挖的道路直通農家樂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