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12:45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編者按:11月1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主辦,光明網、江蘇省委網信辦承辦的“鄉村振興在行動——走進江蘇”主題線下活動啟動。活動走訪南通、泰州、常州、鎮江四地的10余個縣市區,展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新現象、新趨勢、新作為。
在常州有這樣一個村莊,她擁有全國文明村、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范、江蘇省最美鄉村等等榮譽;她擁有草坪、旅游農業等特色產業。這就是梅林村。而就在2010年,這里還是一個人均收入不足萬元的普通村莊。從普通村莊發展為一個“示范村”,關鍵在于梅林緊抓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發展機遇,走出一條特色之路。
梅林的特色在于美麗。在發展過程中,梅林緊抓“美麗”兩個字,不搞大拆大建,保持原汁原味的鄉村風貌。同時,開展村民規約“三字經”、最美庭院、最美菜園等活動,進一步提升鄉村風貌、鄉風文明。現在,頗具韻味的建筑與美麗的村景是梅林的重要特色與顯著優勢,為村民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
梅林的特色在于創新。在發展中,梅林創新發展機制,以“科技興農、產業強村、草坪富農”的理念做強做優草坪產業,促進富民增收。現在,全村草坪種植面積接近6000畝,70%的農戶從事草坪產業,2018年度人均純收入達到28000元。
梅林的特色在于匠心。梅林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民間傳統技藝匠人。堅韌不拔、追求極致的匠心也早已融入梅林的發展中,成為重要精神動力。在梅林,更有“匠心鋪”把這種匠人精神展現、傳承。在匠心鋪,可以看到九十多歲還在做虎頭鞋的阿婆,八十多歲還在帶徒弟的木匠師傅,更有年輕人對傳統產品進行創新,通過網絡走向全國市場。這些,都為梅林的發展增添了更多色彩。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中國農村的情況千差萬別,推進鄉村振興必然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相信隨著鄉村振興的進一步推進,會涌現出更多各美其美的“梅林村”。(光明網記者李澍整理)
”云南省大理州云龍縣諾鄧鎮永安村的楊奶奶,拉著同濟大學校長陳杰的手激動地說。陳杰校長一行在云龍縣人民醫院現場聽取學校對醫院的幫扶情況 江平 攝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和云龍縣委書記段冬梅為同濟夢想教室揭牌江平 攝
腳踏卵石小道,淙淙溪水相伴左右,清冽的山泉繞著一棟棟白墻黑瓦、高低不一的古樸民居,沖刷著青石墻壁,帶動著水車聲聲。” 嶺南鄉老屋改造、民宿建設的成功,讓越來越多的村民認識到鄉土文化的珍貴,眾多農戶開始利用自家閑置老宅發展民宿。
重慶市銅梁區巴川街道玉皇村11社村民黎龍芳的鮮花步道引人注目,路邊撒播的格桑花、木春菊開得正盛,與路邊蔥蘢的林木相映成趣。由銅梁區商務委和文旅委牽頭,玉皇村正在集中連片打造農家樂,預計今年將打造5家農家樂,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他們現場為游客和村民表演了精彩的戲曲節目,美妙的旋律在王府竹海上空飄蕩。這是戲迷擂臺賽在欒川縣連續舉行四場之后,欄目組專程來到王府竹海組織的戲曲名家親民演出活動。此次活動不僅得到了現場觀眾的叫好,還通過直播向全國觀眾們進行展示,更是贏得了網友們的認可。
“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據了解,洪埠鄉龍港村在做好人居環境治理的同時,堅持做好“兩篇文章”:一是讓百姓生活宜居美起來;二是注重發展鄉村產業讓百姓生活富起來。
富川瑤族自治縣富陽鎮茶家村黨支部書記 段志雄:我們就通過成立了一個合作社,把常規的品種改為市場需求(的品種)葡萄的產量是18萬斤,基本上可能也是在260萬左右,葡萄的收入是260萬。
7月30號上午,“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來到商丘市睢縣,走進該縣河南嘉鴻鞋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鴻鞋業)以及城郊鄉保廟村,實體探訪該地在產業振興和生態振興方面取得的有效成果。
7月30號上午,“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來到商丘市睢縣,走進該縣河南嘉鴻鞋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鴻鞋業)以及城郊鄉保廟村,實體探訪該地在產業振興和生態振興方面取得的有效成果。
貴州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92.5%,貧困人口多分布在地處偏遠、交通落后、信息閉塞的自然村寨,交通基礎設施一直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畢節市黔西縣太來彝族苗族鄉的“組組通”硬化路 新華社記者 陶亮/攝 貴州盤州市盤關鎮賈西林場的“組組通”硬化路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攝
如今的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鎮河西畈村水口塆整潔美麗。要解開塆里老輩鄉親們的心結,必須讓塆里的年輕人站出來,因為他們在外面見多識廣,在家里說話有分量。2011年春節期間,利用年輕人回鄉過節的有利時機,朱七一把塆里的年輕人召集在一起,將整治塆落的想法和盤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