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10:06 來源:映象網
文化和旅游部官網消息,為加強游戲游藝設備管理,規范娛樂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文化和旅游部制定了《游戲游藝設備管理辦法》并于近日印發執行。
《游戲游藝設備管理辦法》共五章節三十四條,包括總則、內容審核、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
文件表明,電子游戲設備(機)是指通過音視頻系統和內容集成方式,主要為娛樂場所或者其他經營場所提供游戲內容服務,且游戲內容、形式等方面不適宜未成年人獨立或者長時間使用的專用設備,如格斗類游戲游藝設備等。游藝娛樂設備是指除電子游戲設備(機)以外的其他游戲游藝設備。
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娛樂場所以及其他經營場所設置的電子游戲設備(機)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此外,文件還要求建立健全內容審核標準,除了對法規禁止內容、安全等作出規定外,還將具有賭博機特征的設備認定為含有宣揚賭博內容,進一步明確市場準入和執法監管認定標準。
在進口游戲游藝設備管理方面,文件提出,面向國內市場銷售進口游戲游藝設備前,進口單位應當向其所在地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提出內容審核申請,提交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申請材料和進口該游戲游藝設備的獨占性授權經營協議。
文件指出,游戲游藝設備內容或者機型機種等發生實質性變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重新向原審核機關提出內容審核申請:
(一)因升級或者改版等導致內容發生明顯變化的;
(二)增加游戲項目的;
(三)改變主要功能鍵的;
(四)外觀明顯改變的;
(五)發生其他實質性變更的。
未成年人只有法定假日能去經營場所玩網游,新規能否切中防沉迷痛點?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發《游戲游藝設備管理辦法》。《辦法》明確,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娛樂場所及其他經營場所設置的電子游戲設備、游戲機等,不得向未成年人開放或者提供服務。本辦法自2020年1月1號起施行。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再度升級,從線上到線下,進一步對未成年人接觸游戲的時間段、時長和游戲類型等,做出了詳細的規范。除了文旅部的新規之外,本月初,國家新聞出版署也出臺了《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提出六方面舉措,包括每天22點到次日8點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游戲服務、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游戲付費服務等嚴格要求。
其實,這些年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的各種手段和規定并不少,但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其中的痛點在哪里?對保護未成年人學習成長環境,各方面還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娛樂場所電子游戲設備非法定節假日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對于未成年人使用游戲機的時間限制,《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和《娛樂場所管理辦法》此前都有明確規定,要求這些娛樂場所的電子游戲機,平日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今年春節期間,山東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局就對濟南市泉城路附近的娛樂場所進行了一次巡查,巡查范圍包括網吧、KTV以及電玩城等等。在一家網吧中,執法人員隨機詢問了上網者的年齡:
消費者:“1999年?!?/p>
檢查者:“好的謝謝。他年齡夠了。”
檢查者:“一個是上網許可證。再就是營業執照,是不是證照都全?!?/p>
根據相關規定,網吧、KTV嚴禁未成年人入內。而在電玩城內,有不少未成年人在玩游戲。文化執法局執法人員解釋說:
“電子游戲經營場所,根據《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是允許未成年人在法定節假日內的,就說春節的法定節假日,年三十到年初六,也就是到今天晚上的12時就結束了。明天未成年人就不能入內了?!?/p>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發《游戲游藝設備管理辦法》,對相關規定進行了重申。《辦法》明確,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娛樂場所以及其他經營場所設置的電子游戲設備、游戲機等,不得向未成年人開放或者提供服務。
此外,《辦法》還鼓勵企業,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研發生產體現民族精神、內容健康向上,具有運動體驗、技能訓練、益智教育等功能的游戲設備。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對于未成年人玩游戲,沒有必要進行“一刀切”的限制。關鍵要看游戲內容是否健康,游戲時長是否合適:
“孩子在游戲中消遣調劑、勞逸結合這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游戲本身內容健康、適合未成年。但如果長時間沉溺其中,可能會影響學習,影響身心健康,離開了游戲后,會覺得沒有其他的樂趣,甚至出現游戲沉迷。線下的游戲機房、活動室,也要制定相關的政策。這是從未成年人的健康發展,制定的規則?!?/p>
需要控制的,不止是線下的游戲機。中國青少年宮協會一項調研發現,近三成學齡前兒童每天使用網絡時間超過30分鐘,14歲青少年這個比例則達到60%。孩子長時間沉迷網絡游戲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北京某小學德育主任何斌深有感觸:
“很多孩子都是一個小時以上,特別是一些自制力比較差的孩子。經常會拖到很晚才開始寫作業?!?/p>
由于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弱,加上游戲內容良莠不齊,對孩子身心健康造成影響。2018年,我國小學生近視比例已達45.7%,近視率仍持續走高;全球青少年過度依賴互聯網的比例達到6%,我國已接近10%。兒童教育專家孫云曉:
“兒童長大的過程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沉迷于網絡游戲變得不能跟別人很好的交流,慢慢淡化這種需求,社會化程度嚴重降低。將來走上社會甚至會變成完全不能適應的人。甚至家庭個人生活都不能正常發展。”
每日22時后未成年禁玩網游 哪些防治沉迷措施最有效?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再度升級,從線上到線下,進一步對未成年人接觸游戲的時間段、時長和游戲類型等,做出了詳細的規范。
本月初,國家新聞出版署就出臺了《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提出六方面舉措,包括每日22時到次日8時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游戲服務、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游戲付費服務等嚴格要求。
不過,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管理,準確判斷游戲用戶是否是未成年人,并且嚴格落實相關限制,才是規則發揮作用的前提。對于線下的娛樂場所,判斷未成年人身份的方式相對容易。熊丙奇認為,強化企業經營者的社會責任,至關重要:
“現在有很多經營性場所,本身就要做這個生意,想方設法繞過監管給孩子提供這些服務??赡茉陂T口立個牌子,說禁止未成年人入內,還像模像樣的說,必須出具身份證。最后我們發現,檢驗未成年人身份的程序基本上都是形同虛設。必須要求嚴格執法,面對未成年人經營的場所,要履行社會責任?!?/p>
而對于線上的游戲,未成年人冒用家長賬號的情況屢見不鮮。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提出,在開始游戲前進行面部識別,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對此,國家新聞出版署出臺的《通知》中強調,所有網絡游戲用戶,都需要使用有效身份信息進行注冊。此外,相關部門正在建設統一的身份識別系統,方便游戲企業準確驗證未成年人的身份。
“整個互聯網平臺中建立防沉迷系統,都跟真實身份認證結合起來的。必須要把人、身份、行為,做一一對應的關系。不然的話隨便拿了別人一個手機注冊一個賬號,后面的這一切制度可能就沒有辦法保障。所以網絡實名制不是注冊的時候實名,而是每一次去玩游戲的時候,要建立起這個人和游戲行為之間的關系。”
此外,還應引導家長、學校等社會各界力量履行未成年人監護責任,幫助孩子培養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興趣愛好:
“他們沒有什么興趣愛好實際上是導致沉迷網絡的重要原因。父母跟孩子一起從事戶外活動、體育鍛煉,拓寬孩子視野,培養興趣。尤其引導孩子理性規劃業余時間,自主管理,即便離開家長的約束也能形成自主上網的習慣。” (記者 何源)
綜合 文化和旅游部官網 中國之聲
2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發布了《關于妥善處理疫情旅游投訴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疫情期間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無法履行或無法繼續履行的,旅游企業應當在扣除實際支出且無法挽回的費用后, 將余款退還旅游者。
文化和旅游部官網10日發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
11月6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的2019年第三期全域旅游培訓班在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大別山干部學院開班,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單位文旅行政部門負責人,河南省、市、縣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參加了培訓。
記者7日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全國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達到198萬人次,7天合計出境游客突破700萬人次,出境旅游市場繁榮,消費更趨理性。
新華社天津9月7日電(記者張宇琪)文化和旅游部于正在天津舉辦的“2019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上發布《自駕游目的地等級劃分》《自駕車旅居車營地質量等級劃分》兩項行業標準。
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文化和旅游部7月31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復核檢查嚴重不達標或存在嚴重問題的7家5A級旅游景區作出處理。其中,我省焦作市云臺山景區給予通報批評責令整改處理,限期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