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07:47 來源:映象網-猛犸新聞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宋迎迎/文圖
用兩到三年時間,實現城市建管水平有一個根本性改變,在全國特大城市當中有較好的形象。11月19日,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進一步改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近日正式印發,明確提出對不安全、不規范的隔離樁全部拆除并修復路面,明年年底前建成道路全部正常亮燈等目標和措施。
【目標】
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鄭州特色打造美麗街區
精細化工作如何推進?《通知》明確,要緊盯城市管理的難點、痛點和亂點,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鄭州特色打造美麗街區,對全市地下、地面、立面、空間實施全覆蓋、全方位、立體化、高標準的整治提升,做優市民期盼的“加法”,做好市民詬病的 “減法”,實現 “整潔、有序、舒適、愉悅”城市環境目標。用兩到三年時間,實現城市建管水平有一個根本性改變,在全國特大城市當中有較好的形象,贏得較高的、廣泛的認同度。
【整治】
還路于民 不安全、不規范的隔離樁全部拆除
城市管理水平怎樣,路好不好走是最直觀印象之一。
《通知》提出,要著眼未來1500萬至2000萬人口規模需要,超前謀劃、全面布局、分步實施,用3年的時間實現 “兩個優先、兩個分離、兩個貫通、一個增加”序化目標。
在市政道路管養方面,重點開展人行道無障礙設施精細化,整改緣石坡,清除和規范障礙設施;隔離帶盡可能地用綠化帶,拆除不必要的道路硬隔離設施,對需設置硬隔離的地方要與周邊建筑物設計風格相適應。
非機動車道隔離樁、地釘地鎖及障礙物整治。對需要保留的非機動車隔離樁,按國家安全規定進行整治提升,對不安全、不規范的隔離樁全部拆除并修復路面。將公共區域影響市民安全和出行的地釘、地鎖、殘留線桿等障礙物拆除,修復路面還地于民。
網線入地改方面,具備入地條件的,按照方案全部進行入地改造,不具備入地條件的,實行橋架規范,或瘦身減量,至2021年完成中心城區600公里網線入地目標。
在沿街違法建筑方面,對 “住改商”等違規改變住房性質、違法加建等建筑物、已過期的臨時建筑以及道路兩側的違法建設開展專項整治,利用3年時間將鄭州全市 “住改商”及違法建設全部整治到位。
用半年左右的時間 解決城市交通亂的問題
開展交通秩序治理方面,按照交警部門的交通秩序整治專案,城管與交警聯合發力,用半年左右的時間,解決城市交通亂的問題,并持續鞏固提升。
嚴厲查處電動摩托車、機 (電)動三輪車、觀光電瓶車、老年代步車、搭棚改裝三輪車、摩托車、低速貨車等 “七類車”交通違法行為;
嚴厲查處非機動車及行人交通違法行為。嚴查非機動車和行人闖紅燈、隨意橫穿馬路、逆行、違法載人、隨意翻越道路隔離設施、不按車道行駛、上高架、攔車散發小廣告、攔車乞討等交通亂象。
對于惱人的攔車散發廣告行為,公安部門會將廣告違法通訊信息轉交城管部門,由城管部門采取 “城管語音追呼系統”等科技手段,從源頭上進行遏制。
嚴厲查處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 亂停車、亂變道、亂用燈光、亂鳴笛等交通違法行為。特別要重拳整治亂停亂放。
【提升】
明年年底前 建成道路全部正常亮燈
除了規范城市道路秩序,在城市品質提升方面,《通知》也提出了不少重要措施。比如本報之前報道過多次的路燈問題,《通知》就要求,按一般地區正常亮燈,重點地區亮化出彩的要求,2020年年底以前,建成道路全部正常亮燈,2021年夜景亮化工程實現“中原一流,國內領先”。
同時,按照市政府確定的 “誰建設、誰負責,屬于誰、誰負責”的原則,由各責任單位建立長效管養維護機制,加大對照明基礎設施的管養力度,確保城市照明亮燈率和設施完好率雙達標。
《通知》要求,繼續提升城市重點道路、河渠、公園周邊夜景照明效果,推進建筑樓體夜景亮化工程建設。對金水河、東風渠、賈魯河、龍湖、龍子湖、西流湖等河道湖泊進行夜景亮化,重點對橋梁、兩岸綠地及建筑設置景觀照明設施;對市植物園、人民公園、碧沙崗公園等群眾休閑活動場所建設與其內涵功能相協調的城市夜景;在城市主要干道和重要節點,對文化片區進行夜景亮化,做到照明出色、出彩,打造出集“商業、娛樂、文化、環境”一體的夜游路線,創造出有鄭州特色的夜色經濟。
《通知》還提出,建立夜景亮化智慧控制平臺,對全市夜景照明設施統一控制指揮,提高景觀照明節能減排水平,完善夜景照明設施管養制度,建立長效管養維護機制。
讓鄭州從 “綠城”變為 “綠都”
提起鄭州,大伙第一個冒出的詞匯就是“綠城”,不過這次,鄭州市在綠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目標。《通知》提出,要以市區道路、鐵路、高速路、快速路、河道沿線為重點,高質量推進綠化覆蓋,用3年的時間使鄭州由 “綠城”變為 “綠都”。
要為每棵行道樹植入芯片,建立行道樹大數據庫,像保護文物一樣保護好每棵樹木。積極實施拆墻透綠,增加街道景觀綠化,實現社會共享。
要以 “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為目標,圍繞增量、提質、升級,規劃建綠、拆違建綠、見縫插綠、留白增綠,全面實施增綠工程,大幅度增加城市綠量,建設口袋公園、微景觀、街頭游園,對所有公園實施拆墻透綠,全面提升城市綠化景觀品質,打造 “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麗宜居環境。
【保障】
下放行政執法職能 加強考核獎懲
《通知》要求,進一步簡政放權,按照程序依法下放行政執法職能,加快“道路管養、綠化、照明、游園、公園”等事項移交,落實屬地管理,市直委局切實擔負起制定標準、統籌指導、督查督辦、考核獎懲、約談追責的責任,推動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要加緊制定 《鄭州市城市精細化管理白皮書》,形成涵蓋市政設施、市容環衛、園林綠化、道路交通、照明亮化、綜合執法等較為完備的精細化管理標準體系。
《通知》同時要求,加強考核獎懲,對工作中表現優異的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行動遲緩、推諉扯皮、不能按規定時間完成工作任務的,進行通報批評、表態發言、約談問責。
大象新聞·猛犸編輯:彭艷
近日,一條行人通過斑馬線時,因機動車未減速通過,將行人撞傷的視頻被公安部發布。據鄭州交警支隊負責人介紹,人行橫道前不禮讓行人,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條、《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第五十七條第九項之規定,處罰標準為記3分,罰款200元。
古樸雅趣的街邊游園、寬闊平整的柏油路面、百花吐蕊的沿街綠化……仿佛一夜之間,鄭州市區的經三路南段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呈現出來,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有品質、有風景、有溫度的城市道路空間。據了解,金水區以推進老舊小區整治提升為抓手,以“一環十縱十橫”道路改造提升為切入口,推進城區有機更新。
1月21日上午,由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河南社會藍皮書(2020)》出版暨“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研討會在鄭州舉行。會上,河南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發布了2019年河南十大社會熱點問題。
消防員告訴記者,由于小區的私家車停放在消防通道,消防車現在的位置,被私家車堵擋,已經沒有辦法再往前行駛。消防員開著消防車順著小區的路來到小區東門測試時,發現這里的消防通道在消防車實際通過時并沒有完全達到規定要求。
《報告》顯示,近年來,鄭州累計新增停車泊位20734個,完成率為84.94%,新增限時免費停車泊位186個,取締違規停車泊位9106個。 同時,鄭州市開展了地釘地鎖大清理活動,共排查各類公共區域障礙物問題5544件,已整改5156件,整改率93%。
8月21日上午10時46分許,交警五大隊民警在農業路文化路路口執勤時 ,發現橋底下人行道上有一女子躺在地上,路口車輛穿梭不斷,情形十分危急。交警五大隊溫馨提示:孕婦出行時要注意安全,盡量要有家人的陪伴,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意外。
7月30日凌晨,鄭州市農業東路上,一位市民騎電動車撞上隔離樁,摔倒后致鎖骨骨折。
8月2日,記者從鄭州市城管局了解到,目前全市非機動車道隔離樁排查工作已完成,全市非機動車道上共設置隔離樁12403個,已經整治的有2959個。該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各相關單位主要是拆除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共面(在同一水平面——編者注)的隔離樁設施。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見習記者 張莉 實習生 劉晨煜/文視頻 夏雨/剪輯 近日,鄭州頻繁發生因隔離樁造成的意外事故,有電動車車主因車速過快撞上了非機動車道隔離樁,造成了嚴重后果。7月29日,記者來到了鄭州部分拆除隔離樁區域進行探訪。
7月26日下午,鄭州市政府召開城市管理和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新聞通氣會,今后,非機動車道原則上不再設置隔離樁,確需設置的應經專業設計機構設計、專家評審、城管和交警部門會商審核方可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