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4日13:26 來源:東方今報
有句話相信從小到大
你一定聽過很多次
“飯要趁熱吃”、“多喝熱水”.......
漢口的張大媽,57歲。
兩年多前,偶爾會有胃部反酸的習慣,但也沒有太在意。
沒想到,到了近期,這癥狀出現得越來越頻繁。
每次只要吃完飯,胃里就反酸難受,還干嘔、上腹痛得厲害。
發展到最后,甚至吃什么就吐什么,感覺像是要把五臟六腑都吐出來。
趕緊跑到醫院去檢查,做CT,醫生發現她的食道裂孔,撕開了一個直徑6cm的口子,導致她有一部分的胃,竟然通過口子,從腹腔竄到了胸腔,已經在胸腔中和肺、心臟搶地盤,還擠壓了心臟。
醫生說,這種病叫“食道裂孔疝”。
張大媽怎么就患上這種病了呢?
原來,張大媽有個不良習慣:吃東西喜歡“趁熱吃”。
尤其愛吃火鍋,剛從火鍋里涮出來的食物,熱氣騰騰、特別燙嘴,她也不管不顧,馬上就往嘴巴里送。
長期這樣吃過燙的食物,損傷了食道黏膜,引發慢性食管炎。
然后進一步引發頻繁嘔吐,把食道裂孔就生生撕扯大了。
張大媽這個病,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趁熱吃”這個不良習慣。
最近天氣越來越涼,很多人從外面回來都喜歡吃口冒著熱氣的包子、沸騰滾滾的火鍋,喝口熱湯。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飲食過熱,可能導致罹患食道癌。
中國是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
在中國,每 2 分鐘就有一個人被確診為食管癌,每 3 分鐘就有一個人因為食管癌而死亡。
除了遺傳、飲酒、吃腌制食物外,愛吃熱飲熱食,是增加食管癌風險的因素之一。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經過評估后認為:
超過65℃的熱飲是2A類致癌物
一旦長期吃過燙的食物,造成了黏膜損傷,那接下來造成的病癥,可就不是鬧著好玩的了。
·可能導致食道潰瘍、胃糜爛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消化科副主任中醫師滑永志表示,食管癌又稱“食道癌”,是指食管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我國食管癌的發病和死亡人數居世界首位,男性發病率與死亡率高于女性,農村地區發病率高于城市,發病高峰年齡為45-80歲。不良飲食習慣,如食用過燙、粗糙或霉變食物,長期吸煙飲酒,亞硝胺類化合物等與食管癌密切相關,且食管癌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長期過燙飲食造成局部炎癥和熱刺激,是食管癌的誘發因素。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經過評估后認為:超過65℃的熱飲,屬于2A類致癌物,有致癌風險。
食道只能承受50℃左右的溫度
食道是連接喉嚨和胃部的器官,對于溫度很敏感,所以很多人在吃很燙的食物時,只會感覺到嘴燙而不顧及食道和胃的感受。事實上,食道粘膜非常嬌嫩,只能承受50℃左右的溫度,若是長時間進食過熱食物,長期喝滾燙的熱水,經常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大量的吸煙,酗酒等等,均會使破損的食道黏膜不能及時愈合,慢慢的演變成食道癌。
吞咽困難是食管癌早期信號
吞咽困難是食管癌最早的信號。進食粗硬食物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覺,包括咽下食物哽噎感,胸骨后燒灼樣、針刺樣或牽拉摩擦樣疼痛。食物通過時緩慢,并有停滯感或異物感。這種哽噎停滯感常通過吞咽水后緩解消失。癥狀時輕時重,進展緩慢。
進入中晚期的食管癌,典型的癥狀是進行性咽下困難,先是難咽干的食物,繼而是半流質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逐漸消瘦、脫水、無力。持續胸痛或背痛表示為晚期癥狀,癌已侵犯食管外組織。
食管健康需要自己小心呵護
高溫食物會導致我們食道受損,是致癌的高危因素。美食在前,切忌狼吞虎咽,讓剛出鍋的食物涼一涼再入口。此外,想要降低罹患食管癌的風險,注意做好如下4點:
1、溫度過高的食物,不可過快過熱,謹防食道損害。
2、少吃腌制品、燒烤、熏制、油炸食品,他們都含有亞硝胺類化合物。
3、多吃新鮮瓜果蔬菜及粗糧,保證各種微量元素均衡攝入。
4、及時給自己的食管和胃做個內鏡檢查。
心急別貪“燙”
以后“多喝熱水”要改成“多喝溫水”了
記得轉發給你關心的人
來源:揚子晚報 中國新聞周刊 國館
《年報》顯示,河南省腫瘤登記地區發病率為258.17/10萬,死亡率為165.09/10萬,也就是說,在上述腫瘤登記地區,每390個人中就有1個人得癌癥。據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王啟鳴介紹,這幾年肺癌始終高居“榜首”的直接原因就是吸煙。
過燙的食物對食管黏膜來說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據研究,愛吃燙食、高鹽食物的人群患食管癌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兩倍。進食要細嚼慢咽,少吃過硬、粗糙及對消化系統刺激性過強的食物,盡量不要吃隔夜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