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16:46 來源:交匯點
交匯點訊 11月9日上午,“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文明行”江蘇段的主題活動走進最后一站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景區,采訪團現場體驗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完美蛻變。
眼前的潘安湖水波蕩漾,景色優美。乘船在湖中穿梭,清風徐來,一片片大面積的蘆葦、蘆竹、香蒲等水生植物孕育著廣袤無垠的綠海,仿佛使人置身于畫中,令人陶醉。
你可想象的出這兒曾經是采煤塌陷區,坑洼破敗、灰頭土臉,和美麗一點關系都沒有,“黑、臟、亂”是它的真實面孔;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是當時周邊居民的真實生活寫照。
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賈汪分局副局長石冬躍介紹說:“1882年,賈汪掘井建礦,由此揭開賈汪百年煤炭開采歷史。2001年7月22日,賈汪區崗子村五副井發生特大瓦斯煤塵爆炸事故,隨之境內所有小煤礦全部關閉。曾經的賈汪區只能用天灰、房裂、地陷、水黑、路斷來形容。”
為改善潘安湖的生態面貌與老百姓的生活環境,2010年3月,賈汪區正式對潘安湖采煤塌陷區實施改造,并提出改造不僅要有決心,更要有智慧,通過“挖深填淺、分層剝離、交錯回填”為核心的土壤重構技術,對采煤塌陷破壞的土壤進行重構,恢復土地生態調節功能。
同時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堅定走“生態+”發展路子,推進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實現了騰籠換鳥、鳳凰涅槃。2014年6月,經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潘安湖濕地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厲慧卿現在是馬莊村第一村民小組村民,也是馬莊香包的負責人,2008年她嫁到馬莊村,她告訴記者從外地嫁到此地,是非常好的選擇。“剛來馬莊村天空是灰蒙蒙的,路很窄,這片是采煤塌陷地。2011年,馬莊村依托潘安湖濕地公園的生態環境,做起了香包產業。一開始,生產規模小,收入也少。到了2016年馬莊村成為特色小鎮后,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全年總收入達到800多萬,平均每人月收入達到3000多元,帶動了馬莊村300名村民的就業,同時當地村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如今,馬莊香包也開始利用年輕人喜歡的網絡平臺做起了線上銷售。”從背井離鄉到讓人向往,賈汪區用生動的實踐做到了現在“真旺”了。
交匯點見習記者 呂鑫/文 滕升智/視頻
河南廣電全媒體“飛閱三山一灘”系列報道,今天播出《山藥鋪就致富路》,為您講述發生在黃河灘區的脫貧致富故事。溫縣張羌辦事處馬莊村 村民 馬紅峰:種植的積極性很強,種植在溫縣的壚土地山藥,每年在三萬畝左右,帶動農戶將近有兩萬人。
河南廣電全媒體“飛閱三山一灘”系列報道,今天播出《山藥鋪就致富路》,為您講述發生在黃河灘區的脫貧致富故事。溫縣張羌辦事處馬莊村 村民 馬紅峰:種植的積極性很強,種植在溫縣的壚土地山藥,每年在三萬畝左右,帶動農戶將近有兩萬人。
在陽泉友愛醫院,梅學良(前)和患者、患者家屬練習每日必做的八段錦。在文中,艾瑞克用一個個細節記錄下他眼中鄉土中國的變遷,也清晰呈現出中國邁向小康社會的步伐。”艾瑞克說,他想一輩子和妻子扎根在陽泉這座城市,繼續探索適合中國小城市的臨終關懷模式。
2017年12月12日下午,在徐州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參觀了村民王秀英的香包制作室,對老人帶動村民發展香包產業致富的行為大加贊賞,還自己花錢買下一個寓意“真棒”的香包,給老人“捧捧場”。
7月25日,“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來到焦作市溫縣,先后在該縣馬莊村、陳家溝村、西南王村、覺世頭村、古賢村進行實地探訪,親身感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基層村莊的切實變化。
7月25日,“鄉村振興看河南”采訪團來到焦作市溫縣,先后在該縣馬莊村、陳家溝村、西南王村、覺世頭村、古賢村進行實地探訪,親身感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基層村莊的切實變化。
古賢村碾饌節使用的石磨 溫縣古賢村原稱大廟村,據傳,因孔子72弟子之一卜子夏生于村東古廟內,后改名為古賢村。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古賢村碾饌節使用的石磨 溫縣古賢村原稱大廟村,據傳,因孔子72弟子之一卜子夏生于村東古廟內,后改名為古賢村。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在基礎設施方面,該村內集體資產資源目前均在使用中,馬莊小學占地2000平米,馬莊幼兒園占地500平米,為方便群眾休閑娛樂,投資8萬元修建文化廣場1個,投資40余萬元,修建休閑娛樂游園1個。
月25日上午,“決勝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焦作市溫縣張羌街道馬莊村,只見寬敞整潔的街道,路邊悠閑的村民和著街邊時不時的叫賣聲,構勒出了一幅靜雅安居美圖。據馬莊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馬保利介紹,馬莊村從開磨房、開油坊到彈軋花、鑄鐵鍋,從小作坊到年產值超億元的鳳凰實業,馬莊村走出了一條不平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