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01日09:56 來源:海南日報
記者手記
找準特色產品 促進文化消費
■ 海南日報記者 鄧海寧
“來海南好幾次,大海沙灘、椰風海韻都感受過了,這次想看看‘真正的海南’,今天在海口非遺文化展示館算是實現了。”來自廣西的游客沈文博10月3日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在采訪過程中,值得來、喜歡來、下次還要來,是很多市民游客對海口騎樓老街推出文化大餐的評價。近年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已成為海口旅游的亮點之一,游客出游的觀念也從緊鑼密鼓地走馬觀花轉移到了注重身心放松的休閑體驗,以博物館、展覽館為目的地的文化旅游也越來越受歡迎。騎樓老街以國慶假期為契機,將海口非遺文化展示館、騎樓劇院、非遺展演等一起打包推出,找準了特色產品,成功地促進了文化消費。
推動文化消費離不開文化元素特別是地方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只要在這上面做足文章,推出令人耳目一新和值得回味的“文化大餐”,注定會贏得市場的青睞。
一系列優秀的文化產品噴涌而出,一批規模化、實力強的文化企業逐漸成長,市場結構不斷優化,產業發展迎來了一個個新的增長點。奮進“十四五”,必須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滿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得到弘揚,文化自信是否更加彰顯,不僅關系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也關系到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
鄭州市城外城博物館推出《中原陶瓷精品展》、《仰韶文化藝術展》、《宮廷樂器腰鼓展 》、《青瓷靈韻再現展》《酒器文化藝術展》5個展覽;聯合鄭州大信廚房博物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鄭州瞻世客家文化博物館開展“洋洋河水,文明之旅——講述黃河文明故事”在線社會教育活動;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如期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必須做好文化扶貧“大文章”,闖出以特色文化造血的脫貧之路,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讓“軟實力”成為“硬支撐”。
馮驥才先生說過,“假日和節日不同,假日是一種公民的福利,沒有文化內涵,隨便怎么過都行,但節日是有意義的,是有文化內涵的。”我們要讓過文化年成為主旋律,在文化中堅定文化自信,在文化中守望親情,慰藉鄉愁,放松身心,為新一年奮斗積蓄精神力量。
13日上午10點半,交匯點記者嘗試電話聯系故宮角樓餐廳,但是訂餐熱線一直處于占線狀態,反復撥打多次后,電話終于接通。記者在采訪中還注意到,在夫子廟景區內提供年夜飯預訂的飯店,多主打“老南京特色土菜”“秦淮小吃”。
13日上午10點半,交匯點記者嘗試電話聯系故宮角樓餐廳,但是訂餐熱線一直處于占線狀態,反復撥打多次后,電話終于接通。記者在采訪中還注意到,在夫子廟景區內提供年夜飯預訂的飯店,多主打“老南京特色土菜”“秦淮小吃”。
2020年春節日益臨近,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文聯等中央和國家部委聯合開展的“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正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與此同時,各級地方黨委政府舉辦的各類文化下鄉活動也精彩紛呈,為廣大老百姓送去了一道道春節文化大餐。
昨天(24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召開2019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就全年文旅產業發展和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向媒體介紹情況。2019年,全國共建設旅游廁所2.23萬座,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7%,與此同時,開展旅游廁所電子地圖上線工作,努力實現精準定位和動態監控。
光明圖片 國慶期間,全國文化消費市場迎來旺季,各類主題游和展覽精彩紛呈,百姓樂享文化假期。除了北京外,上海、南昌、延安等有革命歷史文化的城市也受到游客青睞,各地烈士陵園、紀念館、紅色革命舊址都迎來了大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