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09:11 來源:人民網
由南極論壇舉辦的“我們想要的世界——2019南極低碳行活動”22日在阿根廷城市烏斯懷亞正式啟航并拉開序幕,來自全球各地近200位各行業、各領域領軍人物和多個國際組織代表將一起登上南極大陸,開啟這場在南極舉辦的人文盛會。
南極被稱為“地球最后的凈土”。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我們想要的世界——如何全面構建并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接下來10天行程中,與會者將秉持低碳環保理念,零距離感受南極環境與風物,并圍繞“南極和人類生存狀態的關系”“南極和人類科學發展的關系”“南極探索和人類精神的關系”“南極和人類發展哲學的關系”“南極和人類環境及可持續發展關系”等重大議題,展開對話與交流討論。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前主任趙啟正認為,當今世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必須集中人類的智慧去思考應對,在南極舉辦這樣的論壇本身會產生很好的效果,“這里的環境能夠給人們帶來心靈的震撼和心智的啟迪,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探討這些涉及長遠、關乎未來的宏大主題。”
南極是個極好的地方,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極高的自然和自然資源價值,也有極高的生態和環境價值,還有極高的美學價值。”世界自然環境保護聯盟主席章新勝說,他希望南極論壇能充分利用這個公用的世界平臺,探討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和未來。
據主辦方介紹,活動期間將舉辦多場主題音樂會、主題論壇、國際視訊會議、主題報告會、高端對話會等,并將從南極視頻連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機構,力求打造一個全球性高端講壇,尋求高效國際交流,以特別方式提醒人類社會更多關注地球環境與人類未來。
上海市公共關系協會會長胡煒表示,南極是我們的一個夢,這個夢關乎人類、地球、環境、未來,關乎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理念和共同的責任,南極行將是一次精神共享之旅。
南極論壇創立于2012年,由多個國際組織和機構聯合發起,南極論壇的宗旨是“思考人類文明,關注地球環境,推進均衡發展,實現共同價值”,南極論壇致力于打造一個促進國際交流互融的公共外交平臺,探討人類共同利益、終極價值的人文思想平臺。致力于打造一個全面構建并推進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踐行平臺。
劉維濤 高石
今天(27號),中國社科院、國家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以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發布了第十二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副所長 莊貴陽:疫情的發生,對氣候變化減排有一個短時的效果,但是從長期來看,它對氣候變化的大趨勢應該是沒有改變的。
如何在減緩碳排放量增長的同時,保證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是中國邁向綠色低碳發展新征程的艱巨挑戰。面對如此艱巨的挑戰,中國仍然做出了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政治承諾。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互聯網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
這一“綠色低碳發展”既體現了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綠色”,也指明了實現美麗中國的主要路徑——“低碳”,將成為我國“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的指揮棒。在筆者看來,綠色低碳發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自然觀,也體現中國共產黨的人民立場。
11月12日下午,一場為在京外國商會和知名跨國企業代表舉辦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場宣介會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舉行。在未來發展中,中國如何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與會嘉賓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屆進博會期間,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在進博會新聞中心召開發布會,介紹英國此次參展情況及中英經貿合作期待。英國駐華貿易使節 吳僑文:綠色經濟復蘇、建立低碳清潔世界,這也是英中可以合作的重點領域,我們對這方面的合作充滿信心。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應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從此刻起每個人都應從“光盤行動”開始,形成少用一滴水、少用一度電的綠色低碳生活的好習慣,讓社會變得更加健康、有序、文明。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十三五”規劃首次將綠色發展理念納入國家的五年規劃,著力補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短板。低碳婚禮、關燈一小時、少開一天車、空調調高一度、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逐漸成為全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