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9日11:48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編者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70年來,在這片有著8000年底蘊的黃土地上,億萬中原兒女團結一致、敢闖敢拼,推動河南大地改革潮涌、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成就,開放的河南越來越“中”!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民網河南頻道聯合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策劃推出《壯麗70年·河南創造的70個第一》融媒體系列報道,對河南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創造的國內或省內多個“第一”進行集中采訪。今天推出第14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從洛陽火車站向東北出發,跨過隴海鐵路,就是洛陽機務段。參差的民房中,一座青磚紅瓦的古樸建筑在綠樹掩映中突然出現。門楣上一排熠熠生輝的大字“河南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透著厚重與滄桑。
耳畔不時傳來陣陣火車轟鳴聲,將我們帶回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
1921年初,畢業于北平交通大學的進步青年游天洋受中共勞動組合書記部李大釗等負責人委派,到洛陽指導工人運動。隨后成立中原地區第一個黨指導下的工人組織——“隴海鐵路洛陽同人俱樂部”,拉開了中原大地工人運動的序幕。
當時隴海鐵路洛陽機車廠(洛陽機務段的前身)總管若里,對工人成立的組織害怕和不滿,變本加厲地對工人進行壓迫剝削。游天洋等人認為,帝國把頭欺人太甚,如不抗爭更無活路,于是組織工人們一方面將傳單散發全路,說明停工原因;一方面提出條件與鄭州總管理處進行交涉,限期三日給予答復,否則將動員全路罷工。
1921年11月20日,鄭州總管理處對洛陽罷工工人的要求置之不理。隴海全路工人隨即發表了《敬告全國各路同胞同業弟兄們懇乞救援》宣言書,莊嚴宣告:“工人不能忍做亡國奴之恥,作無人格之工人”。當天,東起徐州,西至觀音堂,千里隴海鐵路線實行了總罷工,所有客貨車輛全部停駛。
在黨的全面支持下,26日,隴海鐵路當局終于答應了工人的合理要求,隴海鐵路大罷工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大罷工是中國工運史上第一次由中國共產黨參加領導的大規模罷工斗爭。隴海鐵路大罷工勝利之后,李大釗介紹游天洋入黨,并要求他在中原地區發展黨的組織,推動工人運動。
1921年12月24日,游天洋介紹進步人士白眉珊、王福順入黨,河南第一個黨組織——洛陽黨小組應運而生。這是河南乃至中原地區最早的一個共產黨組織,直接歸中國共產黨北平區委領導。
在中共洛陽組的直接領導下,以洛陽為中心,開封、鄭州、徐州等地相繼成立黨的組織。1922年元月,隴海鐵路總工會在開封宣告成立,為以后的“二七”大罷工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由此,中原地區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在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領導下蓬蓬勃勃地向縱深方向發展。
抗日戰爭中,為了在日寇狂轟濫炸中把抗戰物資運到前線,洛陽機務段的司機們臨危不懼,憑著經驗和技術,夜間熄燈行車,闖關戰險。解放戰爭中,為保證解放軍南下物資運輸,工人們動手制作配件,拼裝改造被國民黨破壞的機車,修復出263號機車,牽引列車支援南下解放武漢,被命名為“武漢號”。
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保家衛國,洛陽機務段的67名工人主動報名上前線,運輸軍需,5名同志駕駛719號機車在運輸途中,被朝鮮特務埋藏在山洞的炸藥引爆而壯烈犧牲。
改革開放以來,洛機人迎難而上,從蒸汽機車轉型為電力機車,運輸能力成倍增長。進入新時代,洛機人以昂揚的斗志,駕駛復興號動車組,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中勇當火車頭。
當年的星星之火,如今早已燎原。1949年,新中國成立。當年,洛陽地區就新發展黨員2000余人。70年過去了,截至2018年,洛陽市黨組織發展到15200個,黨員發展到418000人。(慎志遠、徐馳、肖懿木)
秀美的山水,崢嶸的城墻關隘,深厚的歷史文化景觀……娘子關地勢險要,是軍事要沖,也是一處風景勝地。唐代詩仙李白曾寫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此情此景,恰是描繪了娘子關瀑布的壯美。
” 王波所指的方向,是海口市公安局瓊山分局忠介派出所以北的居民區,那里是海口市公安局瓊山分局建國路宿舍區,從忠介派出所到售賣私彩的站點,直線距離不到30米。王波既是私彩玩家,也是售賣預測中獎號碼的“碼師”,雖然他自己已經賭輸了幾十萬。
站在正前方的是游天洋,在他身后的兩位分別是白眉珊和王福順。在洛陽市鐵北西路的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機務段院內,有一座青磚紅瓦建筑,門楣上十分醒目地寫著:河南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
初夏時節,省委黨校安靜的校園涌動著濃厚的學習氛圍。6月10日至16日,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在這里開展為期一周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中學習研討。“我們唯有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勇擔歷史使命,增強干的自覺、鼓起干的斗志,朝著中原更加出彩扎實邁進。
一系列承載研究的主題文化博物館,全面展示天臺山文化:唐詩之路博物館、和合人間文化園、天臺山民俗博物館、一根藤藝術館等十大博物館開辦。今天的天臺人,挖掘唐詩資源,修復詩路古跡,融入時代元素,用詩歌文化浸潤日常生活,打造了一個時尚的“唐詩元素大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