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17:27 來源:重慶晚報
日前,重慶市六十六中學校(簡稱重慶66中)一位老師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發表了一篇《別讓手機偷走我們的夢想》的文章,講述了手機對孩子的危害以及自己班級管理學生手機的方法,也給家長提出了一些幫助孩子戒手機癮的建議。
昨日,記者采訪了這位老師。
重慶晚報-上游新聞記者 張春蓮
班級統一保管手機
他叫劉強,重慶66中高二年級一班班主任。
“2012年,我大學畢業進校當老師,那時就深知手機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劉強告訴記者,自制力差的學生,往往玩手機到深夜,上課就打瞌睡,學習成績下降,對視力也有影響。而且,智能手機給孩子在網上搜索習題答案提供方便,但網絡答案解題方式,往往比較單一,容易固化學生思維,學生也容易產生依賴,不主動鉆研,依賴手機搜答案。為此,從2012年開始,他要求班里學生帶手機到學校后,統一上交班級保管。
去年,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聯合發文,嚴禁學生將個人手機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劉強信心更足了,還買了一部老年手機放在教室里,當公用電話,方便學生和家長聯系。
劉強表示,如今,該校學生把手機帶到學校,都是統一保管,走讀生放學或者住讀生回家時才發放。不回家的學生,在周日上午自習之后才發放手機,學生每周有一半天時間使用手機。
人情+制度約束
盡管將學生的手機統一保管,然而少部分手機癮比較大的孩子也有辦法。
劉強回憶,他帶的2015屆一位學生,稱自己身體不舒服,請假在寢室休息。當他拿著早餐送去時,卻看到學生躺在床上玩手機。“后來學生承認,他是用節約的生活費,買了一部備用手機。”
“還有一次,我晚上12點半查寢,發現有個男同學還在玩游戲。他的床對著門,因為玩得太入神,竟然沒發現我已經站在寢室里。”劉強說,后來這名學生承認,是他在借口拿手機查看快遞驗證碼時,偷偷用一部模型機換出了統一保管的手機。
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劉強的辦法是先讓手機癮比較大的學生冷靜,然后想辦法彌補。后來,班級手機管理辦法規定,使用獎懲結合方式:一學期下來,給最規范使用手機的同學頒發“最自律的人”獎勵稱號;不配合手機實名登記,不配合統一保管的,一經發現要批評,還會通報家長。“現在,學生們都很自覺了。”劉強說。
家長要以身作則
為何阻止不了孩子在家玩手機?劉老師分析,絕大多數爸媽都能意識到手機的危害,卻又沒法阻止孩子玩,主要原因有兩個:全家都是手機控,父母態度不堅定。
對此,劉老師給出3點建議,幫助孩子戒掉手機癮。
一、家長以身作則。父母總在一旁玩兒手機,孩子玩手機的意愿往往更強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下班回家后,請家長將手機和iPad等放一邊,好好陪伴孩子游戲玩耍。這是戒掉孩子手機癮的最理想途徑。
二、和孩子約法三章。不少家長為了戒掉孩子的手機癮,采取過于粗魯的方式:沒收手機,砸手機,甚至打過孩子。其實,這些方法都不如事先與孩子約定手機使用時間來得有效。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手機使用守則,比如:家長對孩子的手機密碼每天不定時更新,要求孩子每天完成之前列在表格里的家務或者其他任務之后,才會得到密碼;和家長一起出門時,孩子不帶手機;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吃飯時、睡覺前都不玩手機。如果孩子做不到,那就收走孩子的手機作為懲罰。
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當孩子閑下來時,家長要多聊聊孩子的興趣愛好等話題。或者,在周末組織一些與孩子興趣愛好相關的活動,比如健身、郊游等。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出臺《意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助力中國實現從技術引進向自主創新轉型,為全球創新成果共享牽線搭橋,為人類科技進步輸送動力。
北京作為全國第一批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城市,實施垃圾分類已有17年,但實施效果并不明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硬性制度約束。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每天產出的生活垃圾數量巨大,只有對垃圾分類作出“硬”約束,加上不斷的宣傳教育,才能讓這日益增多的垃圾真正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