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6日15:5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一人受閱,全家光榮,在受閱官兵隊伍中,有很多官兵成長在紅色家庭、革命老區。在老一輩的革命精神鼓舞下參軍報國,以昂揚姿態闊步閱兵場,展現新時代中國軍人風采。
國慶閱兵式上,火箭軍東風31甲改核導彈方隊16輛戰略核導彈戰車駛過長安街。該型核導彈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二代固體洲際戰略核導彈,機動性能好、生存能力強、部署轉換快、打擊精度高。這是此型核導彈第二次在閱兵中亮相。
方隊受閱戰士黃皓,2017年曾參加建軍90周年沙場閱兵。他的從軍夢,始于小時候從太爺爺徐世友那里聽到的抗美援朝戰斗故事。
東風31甲改核導彈方隊隊員 黃皓:太爺爺在抗美援朝的時候,在當時的工程部隊第十一師。因為前線正在打仗,在路上他們的補給也不夠,就一口饃饃一口雪,為咱們這個后期后勤以及裝備物資的輸送修建鐵路。所以我從小他就告訴我,這個當兵有多么重要有多么神圣。
如今,太爺爺年事已高、行動不便,黃皓又因為任務在身無法回家探望。為了讓太爺爺了解黃皓近況,報道團隊派出記者來到黃皓安徽老家,把黃皓參加訓練的視頻帶給太爺爺看。
東風31甲改核導彈方隊隊員黃皓的太爺爺 徐世友:黃浩啊。
東風31甲改核導彈方隊隊員 黃皓:人雖然老了,但我感覺他這個老革命的意志還在,包括他現在99歲了,但是出行的時候他都會把他那個軍大衣或者老式軍裝穿上,把他那個三等功勛章和他的和平鴿紀念章佩戴在胸前。
老人對軍功章的珍視讓黃皓從小銘記在心。沙場受閱后,黃皓也給太爺爺捧回了一枚閱兵紀念章,也是從那一刻起,他立下了再次受閱的決心。
記者:當這兩枚章擺在一塊的時候,你當時有什么心情?
東風31甲改核導彈方隊隊員 黃皓:我感覺沒有可比性,站在我的角度來說,我的這個章和他的那個章,其實差很遠。因為他那是從生死線上面拿回來的。所以我決定下次閱兵我還要來。
第77集團軍副軍長 田越:我覺得你坐的位置跟直接標齊,這個是主要的,你現在坐好看看,高低你從這來確定。
土家族戰士黃鉦中,是特戰裝備方隊的基準引導車駕駛員,他出身于革命老區湖北省咸豐縣。1933年,賀龍、關向應曾在這里召開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大村會議。黃鉦中的老舅公李益孟,也是在那一年加入紅軍,多次參加戰斗,后隨紅二方面軍參加萬里長征。
特戰裝備方隊隊員黃鉦中的二爺爺 柳太猛:70年前,他(黃鉦中)的老舅公(李益孟)參加了北平入城式。70年后,我們的孫輩(黃鉦中),他是代表了我們老區的人民,代表了我們一家作為紅軍后代。
當兵11年來,黃鉦中多次因參與大項活動保障工作而與閱兵活動失之交臂,終于在今年圓了自己的夢想。
特戰裝備方隊隊員 黃鉦中:有參加閱兵這個任務名額選拔的時候,當時閱兵申請名額已經選拔完畢了。回去我坐在自己房間想,軍旅中很難遇到閱兵,前幾次我都沒有趕上,因為我們單位沒有這個任務。剛好今年趕上了,我就必須要去爭取。
黃鉦中堅持參加閱兵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實現自己的軍人理想,更是為了自己的家鄉。
特戰裝備方隊隊員 黃鉦中:現在習主席跟我們說的“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我們又是革命老區,作為一個大山里面走出來的農民的孩子,有這個機會來帶著我們家里的期望走過天安門,我感覺是自己的榮幸。
國慶節前幾天,維和部隊方隊受閱戰士宋杰的家人,通過部隊給他發來了太姥爺董成森的一段視頻。
維和部隊方隊隊員宋杰的太姥爺 董成森:我聽說你又去閱兵去了,你成了閱兵的老兵了。你知道閱兵這事吃力,尤其你在那個地方,應該得起帶頭作用,各方面給他們好好照顧。
宋杰的太姥爺董成森,是一名戰功卓著的老紅軍,曾為新中國誕生立下汗馬功勞。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董成森作為抗戰老兵代表乘車經過天安門,而那時候,宋杰也是一名受閱隊員。
維和部隊方隊隊員 宋杰:我是在英模部隊方隊百團大戰白刃格斗英雄連。在一次和老姥爺通電話,聽說他也要來北京參加“9·3”閱兵的時候,我的心情無比激動,很自豪。我想,我不但能夠完成我們一家13位軍人的參閱夢,我的老姥爺也可以把他自己的夢想給完成了。
1949年,董成森參加開國大典,卻因為打靶兩環之差沒能入選走閱兵分列式,這成了老人多年來的一個遺憾。帶著太姥爺的期盼,宋杰兩次報名成為受閱隊員,圓了家族的閱兵夢。在閱兵訓練中,宋杰付出了相當的努力。
維和部隊方隊隊員 宋杰:我每次上訓練場都是全身濕透下去,我感覺只有用力去干這件事,你才能在這里面體會到更多的東西。畢竟是心中有夢想,腳下才會有力量。
閱兵訓練期間,宋杰自己的小家庭添了新成員。雖然至今沒能親手抱一抱自己的孩子,但宋杰相信,自己現在好好閱兵,就是在給孩子留下一筆精神財富。
維和部隊方隊隊員 宋杰:我感覺還是要給他一種無聲的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他上的這一課。等他長大了能理解我,我這么做是為什么。我也想告訴他,有國才有家。
特戰裝備方隊政委 成軍平:習主席多次強調,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受閱群體是部隊的優秀代表,每一支都是紅色基因的火種。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實踐者、守護者,讓紅色基因在閱兵場綻放時代光芒。
(編輯 劉亞男)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歷經艱苦卓絕的奮斗,通過革命、建設和改革,讓中華民族邁開自信而堅實的步伐走上復興之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歷史進程,也是中華文化守正創新的過程。
12月7日,上海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稱,11月20日至23日,浦東新區累計報告了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溯源結果如下:病例4在浦東機場另一物流公司工作,發病前14天內曾在工作時接觸過境外貨運航班機組人員。
追夢新時代,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必須做好“傳承”“創新”“交流”三篇文章。“互聯網+”時代,借助網絡、手機等載體對鄉賢文化、村規校訓、優秀家風、傳統民俗等進行創造性轉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動能將更加強勁。
”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情謳歌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立足更深入地認識中國歷史、中華文明發展史、人類發展史,深刻闡明考古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認識歷史離不開考古學。
黃圃飄色、賽龍舟習俗、麒麟舞、臘味傳統制作工藝,中山市黃圃鎮一個鄉鎮就擁有4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山臘味傳統制作工藝是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為工人們在晾曬臘味食品。
據央視新聞11月27日消息,11月26日晚,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指揮部發布通告,尋找流入當地涉事進口冷凍肉制品相關接觸人員。近期“物傳人”引發的病例接連發生,有專家提醒,除了堅持戴口罩,從公共場所回家后,做手部消毒同樣重要。
“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權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繼續發展壯大。近年來,改革紅利的不斷釋放、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推動著民營經濟穩步發展—— 銳意開拓,民營經濟體量更大。
發布會上通報,滿洲里市此次疫情確診病例11例(重癥1例、危重癥1例、普通型5例、輕型4例),疑似病例2例,無癥狀感染病例1例。下一步,內蒙古綜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要對本起疫情進行溯源,對其他確診病例也要進行基因測序和比對。
疫苗是克敵利器和終極大招。產業界合作成為重要推進器。至少11種進入III期臨床試驗。中國以實打實的行動 為全球疫苗研發注入信心和能量。“唯一的希望是科學、找到解決辦法和團結”。團結合作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