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6日14:58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哈爾濱9月26日電 在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代表黨中央向大慶油田廣大干部職工、離退休老同志及家屬表示熱烈的祝賀,并致以誠摯的慰問。
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60年前,黨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戰略東移的重大決策,廣大石油、地質工作者歷盡艱辛發現大慶油田,翻開了中國石油開發史上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一頁。60年來,幾代大慶人艱苦創業、接力奮斗,在亙古荒原上建成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的卓越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希望大慶油田全體干部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不斷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肩負起當好標桿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重大責任,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國務院發來賀電,希望大慶油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深化改革、降本增效,堅持穩油增氣、內外并舉,積極培育新動能,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保障我國油氣安全穩定供應、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慶祝大會26日在黑龍江大慶舉行。會上宣讀了習近平的賀信和國務院的賀電。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噴工業油流,勘探發現了大慶油田,隨后掀起了氣吞山河、波瀾壯闊的石油大會戰。60年來,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近23.9億噸,為建立我國現代石油工業體系作出了重大貢獻,孕育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相關新聞:
習近平致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的賀信
從黑龍江省大慶火車站始發的K5191次列車,日前抵達呼倫貝爾市的嵯崗站,來自大慶油田呼倫貝爾分公司等油田企業的700余名職工搭乘這趟定制專列,順利抵達采油區返崗復工。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肩負天然氣生產保供的重大責任,采氣分公司緊盯生產任務,狠抓安全管理,全力保障黑龍江省安全平穩供氣。在大慶油田采油四廠附近的杏4-4-斜P925井場,鐵人王進喜帶過的隊伍——1205鉆井隊正在進行復工以來第4口定向井的施工。
題:“關鍵時刻,鐵人隊伍沖在前”——大慶油田1205鉆井隊復工小記 隨著復工復產在全國啟動,大慶油田提前做足預案,確保疫情防控與油氣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一桶石油可以生產出: 一輛重型汽車行駛450公里的汽油,一輛卡車行駛80公里的燃料,電廠70千瓦每小時的發電,0.95升的石油瀝青和潤滑油,170根生日蠟燭,39件襯衫,750把梳子,135個皮球……
在大慶油田,中國石油第三代鐵人——“大慶新鐵人”李新民,被譽為“鐵人精神的傳人”。在海外作業的十幾年里,李新民帶領鉆井隊先后刷新了當地42項新紀錄,兩度獲得鉆井施工隊伍的最高榮譽“PDOC”杯。
2019年10月30日8:00:劉某某在丈夫閆某陪同下到大慶油田總醫院門診就診,醫生對劉某某進行檢查后開具患者入院通知單。針對此事,大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科相關負責人11月7日表示,目前相關部門已經介入調查此事,調查結果有待進一步公布。
連續27年保持5000萬噸以上原油高產穩產,大慶油田為新中國經濟巨輪提供了澎湃持久的前進動力,創造了中國石油乃至整個工業戰線的多個第一:原油產量第一、上繳利稅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
《紐約時報》1999年頭版刊登文章《美國進口中國產品大幅增加,貿易逆差飆升》;2001年撰文《中國在亞洲貿易中逐漸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1961年至197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為1.1%;1979年至2012年,年均貢獻率升至15.9%,僅次于美國;2013年至2018年,年均貢獻率升至28.1%,居世界第一。
日前,大慶油田進入四川流轉區塊的首口探井潼探1井獲工業氣流,展現了川中地區勘探的良好前景,拉開了大慶油田在川渝天然氣勘探的序幕。在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科研人員在進行三元復合驅油實驗(6月26日攝)。
60年前,黨中央作出石油勘探戰略東移的重大決策,廣大石油、地質工作者歷盡艱辛發現大慶油田,翻開了中國石油開發史上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一頁。大慶油田的卓越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