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4日20:37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遵義9月23日消息(記者王子衿)激光開料、裁邊、打磨、調音……位于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的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內,一把把吉他經過多道工序后“整裝待發”。
正安縣位于黔渝交界處,占據著中國吉他出口總量的近半數,被稱為“中國吉他制造之鄉”。近日,記者跟隨“新中國從這里走來”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走進產業園時看到,生產線上機器轟鳴,產業園內一片繁忙。這個在大婁山脈中的國家級貧困縣,在吉他聲中,正生機煥發。
圖為正安國際吉他產業園內景(央廣網記者 王子衿 攝)
“我們的產品大部分都是出口巴西、加拿大、日本、美國等國家。”在產業園內,遵義市神曲樂器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傳玖指著車間內的吉他告訴記者。
2013年,鄭傳玖將自己的企業從廣州搬回正安縣,其公司成為了第一家入駐產業園的企業。在優惠政策和“商帶商”的影響下,產業園目前已入駐吉他生產及配套企業56家。
圖為工作人員進行吉他整理工作(央廣網記者 王子衿 攝)
據正安縣經濟開發區綜合股負責人鄭周勇介紹,2018年,產業園產銷吉他602萬把,產值60億元。2019年,截至7月底,該園區產銷吉他386萬把,同比增長8%,預計年底將突破700萬把,產值將達70億元以上。
一把吉他漂洋過海奏響了中國制造的曼妙聲音,也成為了當地脫貧致富的“利器”。
在鄭傳玖的公司,141名貧困戶在這里工作,每月3000元不等的收入讓他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摘掉貧困的帽子。貧困戶家庭有孩子考上大學后,每月500元的教育補貼也極大地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鄭周勇告訴記者,截至目前,產業園已經解決了14178人的就業問題,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戶1374人,人均月收入近4000元,帶動了6726人穩步脫貧。
圖為等待被打包的吉他(央廣網記者 王子衿 攝)
吉他產業的快速發展,搭建起了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彩虹橋,正安吉他產業也成為了當地助推脫貧攻堅的大扶貧產業和精準扶貧示范產業。
“下一步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各項措施構建吉他全產業鏈和現代化生產體系,并能把吉他工業和文化、旅游、大健康等進行深度融合,為遵義市這個革命老區更多的貧困戶提供脫貧致富的機會。”鄭周勇說。
全文摘編如下: 今年早些時候,82歲的斯蒂芬·奧斯汀在TikTok上成為明星,因為他上傳了一段自己在得克薩斯州沃思堡附近老年公寓中自己做飯的視頻。” 德國健身愛好者、現年80歲的埃麗卡·里施科在TikTok上受到追捧,因為她發布了自己做平板支撐以及與81歲的丈夫表演舞蹈動作的視頻。
“十三五”以來,我國互聯網蓬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速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互聯網+” 催生出一個個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激活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十三五”以來,我國互聯網蓬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5年,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在提速,互聯網紅利釋放也在加速,從衣食住行智能化到遠程教育、互聯網診療、在線辦公······曾經遙不可及的生活方式如今近在眼前。
“生活不易,但熱愛生活的心 永遠不會停止跳動。” 生活中的甜不會消失 只會有增無減 這份甜 是不為自己設限 “輕輕地我走了 而朗誦這首詩的 他的甜很簡單 是不為自己設限
四年前拉著行李箱走進校門,我想象過,四年后我會用怎樣的方式和這里告別。攝影:沈伯韓、燕雁、羅曉光、任正來、申宏、張端、鞠煥宗、方喆、姜克紅、彭昭之、魯鵬、季春鵬、秦廷富、劉積舜、劉念海、俞方平、張國俊、張振祥、張文魁、孫鑫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2014年,江西遂川縣13歲的男孩周濤遭遇一場意外火災,臉部和手腳多處被嚴重燒傷,家庭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新華社貴陽4月27日電 題:何以年均減貧逾127萬人——貴州精準扶貧工作法 為確保深度貧困縣沿河縣如期摘帽,銅仁市從全市抽調95人組建督導組,從市直62家單位選派200名干部常駐沿河鄉村,督導并參與脫貧攻堅。
3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鄂倫春旗等20個貧困旗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內蒙古所有貧困旗縣全部脫貧摘帽。其中,河北、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河南、湖南、海南、重慶、西藏、陜西10省區市的貧困縣實現了全部脫貧摘帽。
武漢,我們等你,抱抱你,守護春天。演唱:周峰 &梁竹 吉他:匡冕 編曲 &混音:董逸凡 講述:鄧煌 你放棄 與家人幸福團圓 纖弱的雙手 與死神搏斗 生命的 守護承諾天長地久 愛不會隔離 陰霾散去必見陽光燦爛
9月20日下午,“新中國從這里走來”采訪團來到遵義正安縣吉他產業園。正安瑞濠安置點的幼兒園內的吉他文化角。鄭家兩兄弟和他們的樂器廠就是第一家落戶正安吉他產業園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