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今年秋糧生產形勢總體較好:稻菽飄香 豐收在望

2019年09月22日10:42  來源:經濟日報

5034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我國農業生產再傳捷報。農業農村部9月21日在北京宣布,今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目前,全國秋糧已陸續開始收獲,今年秋糧生產形勢總體較好,除局部遭受旱澇災害外,大部地區作物長勢好、呈增產趨勢,再加上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如果后期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又將是一個豐收年。

  歷經春種、夏管,廣大農民正迎來一年中最重要的時刻。從南到北,五谷豐登、稻菽飄香,田野里是隆隆的農機聲。南方金燦燦的稻田、華北平原的玉米、西北的馬鈴薯、東北黑土地的水稻和大豆,各地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成熟期,合理安排進度,確保顆粒歸倉。

  政策興糧 穩定豐產基本盤

  “區里搞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旱能灌、澇能排。農業部門還無償提供了一定量的葉面肥,現場指導使用,我對增產有信心。”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曲瀨鎮沙丘村,望著豐收在望的稻谷,種糧大戶邱華武很是高興。

  今年以來,各地加強政策引導,鼓勵農民種糧。國家對玉米、大豆種植戶實施生產者補貼,小麥、水稻最低收購價保持穩定。財政部提前預撥農業社會化服務、有機肥替代化肥等農業項目資金,支持地方開展春耕。糧食面積基本穩定,為奪取豐收奠定了基礎。不過,糧食穩產還要闖過蟲口奪糧和“龍口”奪糧兩關。

  蟲口奪糧的關鍵是應對病蟲草害。草地貪夜蛾是今年首次入侵我國的遷飛性害蟲,對糧食生產構成直接威脅。有關部門及時啟動突發性病蟲害臨時用藥措施,緊急下撥5億元防控資金。“據統計,全國見蟲面積1500多萬畝,實際危害面積246萬畝。”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司長潘文博說,危害主要集中在西南等地,產量損失控制在5%以內,黃淮海等玉米主產區沒有造成損失,實現了防蟲害穩秋糧的目標。

  “龍口”奪糧的關鍵是應對自然災害。入汛后,我國多地出現強降雨,同時黃淮部分地區旱情持續,抗災奪豐收任務艱巨。農業農村部根據災害情況,組織專家制定分區域、分作物技術指導意見。8月中旬的東北地區,內澇和陰雨寡照給局部農作物生長發育帶來不利影響。為減輕災害影響,農業農村部派出3個工作組赴東北,幫助落實抗災救災和恢復生產關鍵措施。

  科技興糧 有效提高單產

  最近一個月,山東省高青縣花溝鎮岳家村農民岳玉海有事沒事就往玉米地里跑。眼瞅著結出牛角般的玉米棒,鮮嫩的細毛須漸漸變紅,岳玉海這才安了心。中秋節剛過完,經驗豐富的他已經迫不及待地預估起產量,“每畝增產100斤不成問題”。

  糧食生產能屢獲豐收,科技力量功不可沒。高青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苗光勇介紹,現在耕地由傳統的旋耕、淺翻變為深耕,上虛下實無根茬、地面平整無坷垃,既保墑又好種;同時,為了讓土地更“有勁兒”,積極引導農民不亂施肥,而是通過測土配方靶向用力,減少了種地成本,提高了地力。除此之外,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地頭一摁按鈕,就能精準澆灌追肥,省工高效。

  “天津啟動了小站稻標準提升行動,圍繞小站稻全產業鏈生產技術需求,制定了小站稻基質育秧技術、栽培技術、品種標準、收獲儲藏標準、食味標準、加工標準等6項地方標準。”天津市農業農村委主任沈欣告訴記者,小站稻品種品質在不斷提升,優質良種覆蓋率達100%。今年,小站稻種植面積擴大到67.3萬畝,是近20年來最大規模。

  如今,農民們越來越感受到科技對糧食生產的貢獻。通過科學施肥、節水灌溉、地膜覆蓋、綠色防控等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水肥藥利用率明顯提高,病蟲草害損失率大幅降低,促進了農業效益提升。在東北地區,黑龍江探索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內蒙古三級聯創控肥增效示范區、抗旱節水示范區;在黃淮海地區,山東實施病蟲“一防雙減”行動,河北通過水肥一體化節水增糧;在南方稻區,四川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江西實施糧食高產高效創建……各地推進糧食綠色高質高效行動,不斷落實增產增效關鍵技術,充分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效益興糧 調優種植結構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負責人介紹,今年糧食生產有三個特點:一是結構更優。實施大豆振興計劃,預計大豆面積增加1000萬畝,非優勢區水稻、玉米面積繼續調減。二是生產更綠。今年輪作休耕3000萬畝,調優農業投入品結構,有機肥使用量增加,化肥農藥使用量持續減少。三是質量更高。小麥、稻谷等口糧品種優質率進一步提升。

  大豆是重要的糧油作物。近年來,我國大豆需求量增加較快,存在產需缺口。對此,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大豆振興計劃。記者在全國多地采訪中發現,今年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面積都有所增加,特別是東北地區春播大豆面積增加較多。據統計,全國大豆播種面積超過1.3億畝,比上年增加1000萬畝。今年大豆面積增加,是連續第四年恢復性增加,提升了國產大豆供給水平。

  種地也要養地,生產方式調綠,是糧食產業發展的關鍵。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創業農場,稻田已經連續15年實施秸稈還田,土壤有機質含量逐年提升。同時,通過應用側深施肥技術,實現了節肥增產。在黑龍江農墾七星農場,連片大豆長得“齊刷刷”,足有半人多高。據介紹,這里的大豆可以長到14層,且基本沒有病蟲害,地里也沒有雜草,這主要得益于米豆輪作,可以均衡利用土壤養分,減少化肥用量。前茬玉米粉碎還田,還能培肥地力改善土壤。

  秋收時節的華夏大地,笑容洋溢在農民臉上,幸福留在農民心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喬金亮)

文章關鍵詞:秋糧生產 農業農村 遷飛性害蟲 中央一號文件 形勢總體 育秧技術 測土配方 病蟲草害 飄香 龍口 責編:安文靖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2020年三季度中經農業經濟景氣指數報告顯示——農業經濟持續向好 農民收入增長穩定

    2020年三季度,在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積極作用下,我國農業經濟持續向好,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種植結構持續優化,生豬產能持續恢復,農業投資快速增長,農產品貿易持續改善,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 特殊之年,夏糧十七連豐、秋糧豐收在望……背后什么在起作用?

    從地區來看,2019年,黑龍江、河南、山東三省糧食產量最高,“全國糧食的大頭在秋糧,秋糧的大頭在東北”,“國人每9碗米飯,就有一碗來自黑龍江”。

  • 數據帶你賞“豐”光 | 思客數理話

    從地區來看,2019年,黑龍江、河南、山東三省糧食產量最高,“全國糧食的大頭在秋糧,秋糧的大頭在東北”,“國人每9碗米飯,就有一碗來自黑龍江”。《夏糧再獲豐收,糧食儲備充裕——我國有能力保障“米袋子”安全》,經濟日報,2020年8月11日  3.

  • 全國秋糧播種面積增勢明顯 豐收有基礎

    今年,她種下了優質新品種,專家還手把手教她配套技術,雖然遭遇了水旱等自然災害,可仍實現了增產。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今年秋糧生產形勢總體較好,除局部遭受旱澇等災害外,大部分地區作物長勢好,呈增產趨勢,豐收有基礎。

  • 全國秋糧生產形勢較好 西南地區開始收獲

    眼下,秋分將至,全國秋糧逐漸成熟,主產區陸續進入收獲期。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今年,國家在東北地區推廣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面積4600多萬畝。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今年秋糧生產形勢總體較好,除局部遭受旱澇等災害外,大部分地區作物長勢好、呈增產趨勢,豐收有基礎。

  • 8月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生產需求繼續回升

    國家統計局9月15日公布,8月份,我國生產、消費、投資、出口等主要指標都呈現出積極變化。民航局近日也下發通知,對部分國內航線航班的準入政策進行了調整放寬,放開核準航段的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放寬涉及“北上廣”三大機場支線航線準入限制。

  •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8部門印發通知安排部署秋糧收購工作

    在11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秋糧占全年糧食比重的四分之三,是全年糧食收購的重中之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針對秋糧收購工作提前謀劃、準備充分,強化秋糧收購重點舉措,千方百計擴大收儲能力,確保“有倉收糧”。

  • 牢牢端穩飯碗 確保顆粒歸倉(秋糧探行)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說,“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如果后期不發生大的災害,今年還將是一個豐收年。”  今年秋糧豐收的預測基于兩點:一是面積,全年秋糧播種面積12.84億畝,比上年增加了500多萬畝;二是長勢。

  • 今年全國新建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 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今年,我國提出新建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據了解,當地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內糧食畝產可提高230斤,全年累計增產2.2億斤,帶動農民增收2.3億元。

  • 中央財政下達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8億元

    9月2日,中央財政下達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8億元,用于支持安徽、四川、重慶等11省份受災地區水毀水利設施修復,農作物改種補種,畜牧、漁業災后恢復生產等,為盡快開展災后重建,減少農業農民因災損失,保障秋糧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