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8日08:09 來源:新華網
脫貧前的蘭考縣張莊村一處民居。攝于2014年5月。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 題:風沙窩變成“金銀鋪”——河南蘭考縣張莊村脫貧調查
特約調研組
蘭考縣張莊村,地處九曲黃河之濱最后一道彎,是焦裕祿曾經探索治理風沙良策的地方。由于以糧謀生、資源匱乏,這里長期處于貧困狀態。2014年,全村711戶2963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207戶754人,貧困發生率25%,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201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來到張莊村考察調研。總書記進村入戶、訪貧問苦,為干部群眾脫貧致富指引方向、鼓勁加油,由此推動了張莊村脫貧攻堅加力提速。5年來,張莊的變化日新月異,已在2017年摘掉“貧困帽”。
近日,我們來到黃河邊這個小村莊,一邊走一邊看,一邊聽一邊記,深刻感受了脫貧攻堅戰的火熱與壯觀。
脫貧交出漂亮成績單
習近平總書記到蘭考調研時,蘭考縣委鄭重許下“三年脫貧、七年小康”的承諾。2017年蘭考縣整體脫貧,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張莊村的變化,便是這份成績單中的一個閃光點。
貧窮已成過去時。張莊一帶,曾有過特別貧窮的歲月,“冬春風沙狂,夏秋水汪汪,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攜幼去逃荒”,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改革開放使鄉親們的日子逐步好起來,但仍有部分群眾沒有擺脫貧困。如今在張莊,貧窮已一去不復返了。201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4900元增加到11600元,村集體收入從零增長到40余萬元。5年前,當總書記來到貧困戶閆春光家時,一家5口擠住在幾十年的破土房里,鍋里是剩菜剩饃。那一年,因為遭遇禽流感,閆春光好不容易四處借來1萬多元辦的養雞場賠得“毛都不剩”。后來,借助扶貧政策,閆春光重新建起養雞場,他用心學技術、逐步上規模,2018年養雞上萬只,純收入達到30萬元。像閆春光這樣收入大增的貧困戶,還有好些。村民們無不感嘆:張莊變成了“康莊”,“風沙窩”變成了“金銀鋪”!
鄉村面貌年年新。過去,張莊是“刮風一身灰,雨天一腳泥”,到處亂堆亂放、污水橫流。4年前,水泥路修到村民家門口;3年前,舊房普遍得以修繕;2年前,網絡覆蓋全村;去年,旱廁全部變成水沖廁所,全村711戶實現“零危房”。現在走進張莊,映入眼簾的是干凈的鄉村道、美觀的太陽能路燈,以及一排排富有豫東民居特色的兩三層小樓。進入一戶戶家中,看到的是干凈整潔的小院、綠茵茵的瓜果樹木、漂亮的家具家電。真是舊貌變新顏,環境比城里還好。
農民就地變工人。隨著農業規模化經營的開展和引進企業的入駐,村里用工機會和崗位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張莊人“農民就地變工人,就業增收不離村”,其中僅發展恒溫廠房化褐菇種植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就吸納120多名村民常年就業,人均月收入超過3000元。村里的采摘園、合作社、種養殖大戶,也都季節性雇人。一家企業組織村里的婦女純手工制作布鞋,幫助一些留守婦女實現了“看得住家,守得住娃,照顧了媽,還能掙錢養家”的愿望。
返鄉創業成熱潮。家鄉變美了,增收機會多了,吸引不少外出務工的張莊人返鄉創業,有的發展規模化養殖,有的繼承祖傳工藝制醋,有的做電商銷售土特產,有的改造自家院落辦起農家樂……全村在外務工2014年超過1100人,現在已經減少到700多人,越來越多的張莊人選擇了“往家回”。23歲的大學畢業生雷慧杰,開的電商已有10多名員工,生意越做越紅火,她說“回家鄉創業,比在外打拼踏實多了”。
“張莊產”成了香餑餑。過去,泡桐、花生、大棗被稱為蘭考“三大寶”。如今,蜜瓜、紅薯、花生成為了蘭考的“新三寶”。張莊種的蜜瓜,已經打入北京市場。張莊種的褐蘑菇、白蘑菇,能夠遠銷港澳地區甚至海外。張莊紅薯、張莊香油、張莊花生糕、張莊老布鞋、張莊醋……這些往日的“土玩意”,正在成為城鄉市場的“香餑餑”。66歲的村民李玉娥說,她家世代做紅薯醋,以前只在附近村莊賣,一年賣不了1000斤,最近兩年品牌越來越響,一年能賣2萬斤。
“三根支柱”撐起一片天
我們在調研走訪中感到,張莊這5年的蛻變不是等政策、“堆盆景”,而是在黨的領導下實干、苦干、巧干的成果。總結張莊脫貧攻堅實踐,他們是靠“三根支柱”撐起這一片天:抓住了一種資源,引來了一批企業,鼓起了一股勁頭。
抓住了一種資源。張莊緊鄰黃河,能看到黃河的雄渾和落日的壯美,毛主席曾在這里視察黃河;張莊是焦裕祿精神的發祥地,處處烙印著焦裕祿的為民情懷,村民們隨口都能講上幾段焦書記的故事。他們利用這種自然環境和紅色資源,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突破口,壯人氣,發展鄉村旅游。全村已有30多戶村民參與到鄉村旅游中,開辦民宿19家,游客從過去“看看就走”到現在“吃頓飯、住一宿”,帶來了消費,帶來了人氣,也帶來了信息和資源。有的村民種下竹子、桃樹等把農家院裝扮成小花園,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城里人。
引進了一批企業。張莊人在實踐中認識到,沒有產業的發展就不會有穩定的脫貧,而產業的發展又必須依靠企業來帶動。為了讓貧困戶提高“造血”能力,實現可持續增收,他們立足農業資源優勢,積極招商引資,引進一批產值高、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現代農業企業入駐,不斷發展壯大高效農業。除依托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發展高效菌菇種植外,還通過“公司+村集體+農戶”模式,建設179座蜜瓜大棚,村民不僅可以務工、分紅,還可以承包瓜棚。通過“農民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現代蓮藕種植350畝,打造休閑觀光魚塘,建起260畝的生態采摘園。在企業組織下,種養殖大戶充分利用小額貼息貸款和產業發展信用貸等普惠性金融政策投資興業,將農業與金融結合起來,借助農產品價格保險和農產品期貨,既讓聯動的農戶規避了市場風險,又解除了銀行向他們授信的后顧之憂。
鼓起了一股勁頭。脫貧致富根本靠內生動力。5年來,張莊村干部群眾的奮斗激情一直很高昂。村黨支部發展了4名新黨員,充實了有學歷、有見識、有能力的年輕黨員進班子,形成了堅強的戰斗堡壘。黨員干部走進村民家,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說的是家長里短,嘮的是收入發展。去年,村民董仙竹家的梨滯銷,村干部到她家里發現一屋子的梨,趕忙幫助聯系銷售,很快以較好的價格全部賣了出去。董仙竹雖然60多歲,但除了種地外,還承包兩個蜜瓜大棚,每天在大棚里超過6小時。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去年種出“蘭考瓜王”,得了2000元獎勵。如今,她家新蓋的二層小樓年底就能搬進去,做事更有拼勁了。她說:“干部天天為我們的事發愁,咱咋好意思不加油干?實現小康,俺家不能拖后腿。”談起勁頭,東壩頭鄉黨委書記宋鵬很有感慨:“看著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感覺自己就有使不完的勁。”這股勁,就是對群眾的親勁、抓工作的韌勁、干事業的拼勁。
讓焦裕祿精神永遠閃光
精神在,力量就在,希望就在。
50多年前,蘭考縣的老書記焦裕祿在張莊探流沙、查風口,率領群眾植樹治沙,譜寫了一曲戰天斗地、改變命運的壯麗凱歌。“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決不離開這里。”風沙中焦裕祿斬釘截鐵的話語至今仍在中原大地回響。睹物思人,56年前焦裕祿親手種下的那棵“焦桐”,如今偉岸挺拔,儼然一座豐碑,無聲地激勵和鞭策著蘭考和張莊的干部群眾。如今,張莊人不信邪、不認命、不服輸,黨員干部帶領群眾再向貧窮宣戰,展現了新時代的焦裕祿精神。
我們在走訪中,感受最深的是當地干部的務實作風和群眾對黨組織、對扶貧干部的信任。
脫貧攻堅期間,蘭考縣領導每周到村里住一晚,了解群眾困難,指導脫貧工作;鄉鎮干部包村駐點,幫助設計脫貧方案,想方設法引領發展;村干部更是成了群眾的家里人,大到貸款、辦廠、租門面房,小到看病、出行、處理垃圾,一一為群眾排憂解難。他們常掛嘴邊的話是:“老百姓有怨氣,說明咱工作沒到位。”“交流多了,矛盾少了,氣就順了,勁就足了。”
看到黨員干部一個個掏心窩子幫助群眾,群眾的回報則是:黨叫干啥咱就干啥,齊心跟著干部走,肯定沒有錯!
如今,張莊村干群和諧,鄰里和睦,民風淳樸,好幾年沒有發生過治安案件。每周五晚上的“幸福家園”大講堂場場爆滿,群眾自發成立的“夢里張莊”藝術團演出也很有吸引力。盡管脫貧走向富裕、日子好起來了,但張莊人的奮斗精神沒有減,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他們已經勾勒出未來的生活美景:“家家住洋樓,吃穿都講究;銀行有存款,兜里花零頭;孩子讀書好,養老不用愁;村美產業旺,福氣享不夠。”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考察調研時曾提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焦裕祿在蘭考工作時間并不長,但給我們留下這么多精神財富,我們應該給后人留下什么樣的精神財富?回眸崢嶸歲月,展望美好前景,張莊人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決心用脫貧致富的成效實績和群眾的認可滿意,將焦裕祿精神這塊“金字招牌”在新時代擦得金光閃閃、熠熠生輝。
春節越來越近,看著院內掛起的大紅燈籠,聽著院外年俗表演的歡聲雷動,苦了大半輩子的尤文超老人卻覺得“年味”淡了。連續兩年春節前夕,馮杰都在張莊舉辦非遺文化節,和縣里舉辦的年俗活動湊在一起,張莊鑼鼓喧天,人流如潮,熱鬧極了。
煌煌華夏,歲月悠悠 這里留存了數不盡的故事 也賦予了她敦厚雋永的人格 從60萬米的高空俯瞰 四大古都沿黃而列 奔騰的黃河串聯起文化明珠 華夏文明在這里孕育生發
50多年前,蘭考縣的老書記焦裕祿在張莊探流沙、查風口,率領群眾植樹治沙,譜寫了一曲戰天斗地、改變命運的壯麗凱歌。睹物思人,56年前焦裕祿親手種下的那棵“焦桐”,如今偉岸挺拔,儼然一座豐碑,無聲地激勵和鞭策著蘭考和張莊的干部群眾。
現在的蘭考縣張莊村村貌和種植大棚。攝于2019年9月。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蘭考縣張莊村村民在自家養雞場內收雞蛋。攝于2019年9月。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蘭考縣張莊村村民在自家店鋪里整理紅薯醋產品。攝于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