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1日10:33 來源:光明日報
中秋節有哪些特點?對今天的中華民族有什么紀念意義?中秋節的形成是古代人民的偉大創造,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俗話說“年過中秋月過半,星期就怕禮拜三”。意思是一過中秋就快到“年終算總賬”的日子了,要抓緊時間完成今年該辦的事;“點心,點心”,點到而已,并不求奢華,重在情意。對月餅進行豪華包裝是不符合“點心”之原意的;中秋節是中華民族渴望統一、團結心理路程的見證,是中華民族認同、溝通、凝聚和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智力資源。文章稱,中秋節是人們的情感和自然現象結合得最緊密的節日,也是民族文化展現最豐富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最早來源于古代的祭月,但不是在農歷八月十五,而是在秋分。帝王春分祭月是統治者的專利,老百姓選在八月半慶祝豐收是歡樂之舉,二者相輔相成日久成俗。每到八月中秋,圓圓的月亮,引起詩人們的遐想,也引起沉浸在豐收喜悅中廣大勞動人民對月亮的審美,從而豐富了歡慶內容。在唐朝形成了中秋賞月、玩月的熱潮,由文人影響到民間。到宋朝,把祭月和賞月二者統一,形成了在八月十五月圓之時以祭祖和團圓為內容的民俗節日,正式定名中秋節,但仍有“仲秋節”、“秋節”、“八月節”、“女兒節”等民間稱謂流傳至今。中秋節的形成是古代人民的偉大創造,經過幾千年的文化積淀,節日民俗事象不斷豐富,成為了集拜月、賞月、慶豐收、求科舉成名、祈婚嫁子嗣、密切社交往來、家庭成員團聚為一體的“團圓節”,在中國人民的時間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今年全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前,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端午、七夕、重陽一起被列為保護項目,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歡迎。
擯棄文化粗放式的發展舊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用與時俱進的思想“澆灌”這片“精神原鄉”,才能傳承好、發展好我們的“文化家底”。舌尖上元宵的甜味,燈會上熱鬧的場面,化開了,就是中華文化的刻度。